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风流探花 > 分节阅读 178

分节阅读 1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男人自尊占据了宋易的身体。

然后,宋易在无奈的一笑之后变得玩味起来,他朝着王苏靠近过去。

倔强大胆如王苏,也羞涩惊慌的下意识后退了一步,但宋易再进一大步,几乎碰到了王苏的鼻尖。

呼吸可闻,近在咫尺。

“你要干什么”王苏慌张的问道,小嘴里一股清香的味道喷在宋易的鼻端,像是淡淡的薄荷清香。

“其实我先前把你想的稚嫩了一些,也把自己想的高尚了一些但刚才我却忽然明白,既然连你都敢做的事情,我为什么要畏惧呢我要好好调教调教你怎样才叫亲嘴”宋易笑着说道,目光深邃的盯着王苏的唇瓣凑了下去

王苏被羞得不由自主的从喉间发出一声嘤咛声,惊慌的想要逃脱,但是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双脚像是扎根在了原地一般

一低头,她才发现自己的细腰是被宋易箍束着的她只能闭着眼不敢去看羞人的一幕,又或者她其实内心已经被一种强烈的茫然与欢喜给充斥的。

唇与唇之间,依稀相触碰,宋易的不甘一吻却突然戛然而止,他忽然将王苏的身子轻轻的推开去,自己的脚步也猛然倒退了数步

“你做什”王苏睁开眼错愕的问道,但耳中却忽然听到大门打开的声音,转头看去,竟羞得不敢抬头的望着大门口方向低声喊了一声爹

王匡庐站在大门口,看样子是正要出门的,突然见到王苏与宋易就在门口也是微微有些错愕,旋即便发现了王苏低着头和不对的语气顿时有些惊疑的问道,“苏儿铭篆,到了门口为何不进去”

宋易也是有些尴尬的面对着王匡庐说道,“我送小姐回来正要离开。”

“哦来了本该进来坐一坐的才对,但是现在我恰好也要出门去处理一件急事,正好你也在就陪我一起去吧”王匡庐说道。

“此时”宋易疑惑道。

“是有些晚了,但是我也是才收到飞鸽传书的,估计知州大人此时正派了人会去告诉你的,是件大事”王匡庐语气沉重的说道。

宋易微微迟疑了一下只得点头同意了,然后偷偷的扫了一眼王苏,只见她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一般不敢抬头,不由得淡笑了一下。

王匡庐所说的大事似乎真的比较急,宋易才刚答应,他便让王苏进府去,然后迈开脚步率先匆匆的往知州府上行去

等宋易跟着王匡庐一起走远后,王苏才偷偷的抬起头来笑了起来,她的脸蛋依旧红通通的显得娇艳无比,一双眸子更是灿若星月一般,泛着一股格外闪亮的神采。

“我又赢了吧”王苏呢喃道,有些独乐乐起来

第三百零五章 春风送冷入屠苏上

梳了新妆的黄莺坐在铜镜之前看着自己散发着慵懒媚意的眉眼傻傻的笑着,她已经持续许久这样的表情了。

时而痴,时而傻

不时的还会伸出手去摸一摸新梳的妇人发髻,对于她来说仿佛这新鲜的发髻都充满了美丽一般。

在昨夜之前,为了游戏馆的生意能够打开,也为了酒楼的生意能够畅通,作为曾经的汴州花魁她不得不在昨夜之前依旧梳着未嫁的妆容发髻,而昨夜之后,她终于能够放下所有的一切,随他而去。

黛眉樱唇,肤若凝脂,铜镜中的面容无一处不美,无一处不动人,哪怕是黄莺自己都有些为自己此刻的风情所迷醉,她很庆幸自己是美丽的,因此她才有信心觉得自己是配得上宋易的

虽然黄莺除了美貌之外还有着更多取悦男人的技艺,但对于女子来说,真正能够让自己喜悦的永远是美貌第一位。

腹中传来的饥饿感觉让黄莺从痴笑中醒过来,一望窗外的天色才发现竟然已经夜了,她不由得推开窗去唤了一声外面的丫鬟,然后才知晓此时的时辰已晚。

厨房的饭菜已经热了两次了,黄莺坐在饭桌前耐着腹中的饥饿迟迟不肯动筷子,连丫鬟善意的劝言都只是笑了笑说再等等

等待,曾是那么的难熬与艰辛,但此刻对于黄莺来说,虽依然焦切,更多的却是一种有了归属感的温馨与期待

此刻,就在知州府中,一桌简单的小菜,没有酒,只有三盏清茶

窦年德与王匡庐皱眉很深,宋易则是心绪更为复杂。

窦年德收到的是关于燕云十六州的军报讯息,而王匡庐收到的则是京城的风向原本不同的两条讯息合在一处便足以形成一道能够决定未来大势的脉络

燕云十六州在连番的大败之后,骤然传来了捷报,据说是在凤青霆的统领调度下,已然连克原本失去的两州,重新与金兵进入了拉锯般的胶着战。

以战局来看,若是这样的战斗情势持续到春天之后的夏天,大赵国似有反败为胜的姿态。

王匡庐收到的讯息则是从宫中传来的讯息,据说圣上有意封七皇子为王。

封王一事看似风光,但宋易等人很清楚此时对七皇子封王意味着什么封王便意味着不能以皇子的身份再停留于宫中,哪怕七皇子本来就是个例外,但此时提出封王的意图无疑是个复杂的讯号。

七皇子若是封王则必然是要出京城在康王才取得战场的胜利之初,当今天子便突然有了这样的决定,无疑在释放着强烈的信号,可想而知如今京城的形势和人心该是多么的绷紧谨慎。

于公来说,窦年德将这些告与宋易知晓并不违例;但于私来说,窦年德会与王匡庐谈论这些事情,无疑是不合官场法度的。

但细细去想,其实窦年德做法自有其睿智之处他没有找德王参与这种事的讨论便是因为德王是严禁涉及此类事情的,而王匡庐虽然身份不太适合,却其实也算是皇亲

窦年德想要知道更多的风向或者想要有一方强劲的势力与自己一同分析情势,无疑最好的伙伴就是王匡庐。王匡庐的身份是商人,也是皇亲,这些事情与他谈论无论怎样说来都有说辞

宋易在场,自然有在场的必要,因为窦年德还想要知道宋易的看法。但宋易本身又是打着自己算盘的人,他自己的想法是希望燕云十六州收复,却又不希望康王能胜。

所以宋易是矛盾的矛盾之下就自然无法说出什么真正能够对窦年德有用的讯息,所以略微探讨了一番情势之后,宋易便与王匡庐一道告辞离开了知州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