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风流探花 > 分节阅读 176

分节阅读 1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此事若再发展下去,就算本官可以坐视不理,早晚也有人一定会将事情参上去的届时,恐怕一时难以解决啊”

宋易皱眉,心中恍然明白过来,窦年德这是担心青木寨养虎为患又将成为第二个青木寨匪窝,而这一次这么庞大人口数目的匪窝无疑对汴州城附近的村县都造成了隐患与担忧

宋易一时间紧皱着眉头沉思着。而就在宋易沉思的同时,茗澈郡主却正翘起着雪白挺翘的小屁股在闺房当中羞得满脸通红的让王苏一边上着药,一边被王苏那双细手轻柔慢捏着。

那种如蚂蚁轻噬爬行的感觉让才开始长身子的茗澈郡主咬紧了小嘴唇儿苦苦的压抑着喉咙深处那股痒痒的意思不敢哼出声来

垂下的珠帘隔绝了房内的旖旎春色,王苏揉着茗澈的雪白小屁股却不自禁的发出了一声幽幽的叹息

第三百零二章 羞不胜,卷珠帘下

茗澈郡主的臀形完美,虽未成熟浑圆,却初具诱人风情只是王苏的眼中却全然没有去关注茗澈的臀部,甚至于她根本未尝察觉在自己的揉捏下的小郡主鼻息已然渐渐粗重压抑起来。

“嗯姐姐,是不是可以了你揉得人家有点难受了。”茗澈郡主发出一声轻吟后娇呼道。

王苏这才醒觉过来,见擦在茗澈小屁股上的药已全部消散后才微微红了一下脸蛋为她将亵衣提了上去。

小郡主转过身来的时候已是满脸红如小苹果一般粉嫩,惹得王苏轻笑道,“小澈澈,想不到你的小屁股长得倒是挺柔软的,此刻看上去倒有了美人坯子的苗头了,也不知道将来哪家的公侯会有这般福气得你软被呢”

小郡主羞不可抑的和王苏缠闹起来,半天都不依的撒着孩子气,最后累到了之后才终于想起来自己那个仇人,然后气哼哼的对着王苏说道,“王苏姐姐,那个宋易那么可恨,一点儿都没有什么男人气概你看他都打我了,我觉得你还是不要喜欢那种人好了”

王苏脸色一红,瞋目瞪着茗澈道,“丫头你胡说什么呢谁说我喜欢他了”

小郡主一脸通红,表情娇笑着说道,“你就别装了呀,连我这种眼光不太厉害的小丫头都看出来你是对你家那个家丁有意思的,更别提别人怎么看了你说说姐姐你自从他走了之后改变了这么多,难道不是因为宋易那家伙么”

王苏微微一愣,随后恼怒的追着小郡主打闹起来殊不知她此时的脸蛋是有多么的娇艳绯红

追到茗澈郡主筋疲力尽的求饶,王苏要揍她的那只手却终究没有落下去,只是撑着自己的膝盖喘着粗气,鬓角细微的香汗湿了细发,一双眸子中更是茫然莫名。

喘息片刻,王苏与茗澈的呼吸声渐渐平复下来

“他还没走”王苏突然问道。

“没呢正在花园中与他们谈些什么事情,你爹也在的”小郡主应道。

“哦”王苏随意的呢喃道,片刻后又抬起头朝着小郡主问道,“你屁股还痛不痛”

小郡主茫然不解的盯着王苏淡笑的目光答道,“当然还痛啊,你是不知道那混那家伙下手多么狠呢王苏姐姐你问这个干什么呢”

“要不然你帮我去看看,他们在谈些什么”王苏语气有些中气不足的说道。

小郡主原本还是通红的脸蛋上顿时鼓起了两个腮帮子,看上去可爱十足却完全是委屈表情的她瞪大了一对亮晶晶的眸子望着王苏喃喃道,“王苏姐姐人家虽然很想帮你啊,可是人家现在的屁股还痛着呢,若是被人看出来岂不是要羞死人啊”

王苏微微叹气一声后道,“那还是算了吧,等他们聊完后我再去问我爹爹就好了”

小郡主赶紧附和着狂点头,然后走过去拉着王苏的手臂要带她去看自己收到的生辰礼物,王苏一时好奇心起,便也跟着茗澈去了。

青木寨的壮大一方面成为汴州知州窦年德的心头石块,一方面却又引动了窦年德另一层的心思。

宋易思考半晌后本想请命主动去游说青木寨,希望能够在两全的范围内让青木寨缴纳一部分的税收到衙门手上,但这样的意思才稍微试探着出口了一些,便被德王制止了。

德王的意思是,其实青木寨如今的解决了许多贫困民户生存的问题,这原本是好事,问题在于隐患之上,只要青木寨能够将这种隐藏的隐患消除,窦年德的忧患便不存在相反的,若是有办法竭制这种隐患,知州大人窦年德甚至可以将青木寨目前的所行方式实行到州郡上去推行

直到德王的意见提出,宋易才恍然明白,其实窦年德想要的还是那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方式而已。

既然知道了窦年德与德王等人内心的真正所想,宋易便只能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窦年德等人。

等宋易说完之后,窦年德等人便又添了新的苦恼。就如宋易所说那般,真正能够起到作用的其实不是宋易的在青木寨实行的那些措施和方法,虽然那些措施确实是较之这个时代来说更为优秀的管理措施。

但就如一句古言所说一般,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烹饪也讲究技巧,一个优秀的厨师或许能够做出一道绝美的菜肴,但是若是将小菜变为大锅菜,或许同样出自一名厨师名家的手,味道依旧不尽如意同理,窦年德算是一个勤政爱民有能力的知州,但是想要用管理一村一寨的方式去管理一州一郡实在是有些纸上谈兵了。

宋易言语中的意思瞬间让几人明白这件事的可行性确实变得艰难起来。如当今天下,如当前政令律法,又如窦年德所处的位置,想要去做对一州一郡做任何改革,其实遇到的阻力远远要大过民间的赞誉

但宋易虽然建议知州窦年德慎重行事,却并没有阻止,而是将自己用在青木寨的那种村庄管理方式全部告知给了窦年德,也列举出了种种好处,最终依旧是让窦年德与德王等人叹为观止,赞叹不已

也许,就如桃花寺的老和尚说的一般,像宋易这种人,哪怕是丢在河水当中的石头也依旧能够成为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

这场谈话,不算正式的论政,但其实宋易很清楚眼前的几人俨然是在私底下抱团影响着汴州政事通达的人物了。

知州窦年德最先提出离开,然后德王作为主人便去相送,也不知是有意或是无意,场中便忽然间只剩下了宋易与王匡庐二人。

曾经的主仆,如今平等相对,甚至宋易隐隐是成为了王匡庐如今敬重的人被看待,这多少有种恍若一梦的不真实感。

最重要的是,有些问题存在于两人之间却无论是谁都无法启齿的。说王匡庐看不出自己女儿王苏的惆怅是不可能的,说王匡庐不赞成自己女儿的眼光也是不正确的,只是这件事却着实是一件对于王匡庐从商以来最最困难的难题。

商人以信立家,以德起家,以慧传家而王匡庐早已将王苏许配给了沈南桐的儿子沈飞卿,沈家原本也确实是一门十分不错的选择,王匡庐与沈南桐更是有着深厚的商场交情,就连如今王家在江南的新造船工坊都有一部分的股是沈家参与了的。若王匡庐毁约,首先便是不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