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风流探花 > 分节阅读 44

分节阅读 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宋易惨不忍睹的眯了眯自己的眼睛,然后便听到那边的院内传来一声重物落地的噗通声,接下来院中传来了一阵大呼小叫的声音。

片刻后,一大队人马打开了院门纷涌而出,当先一人英姿煞爽的一身绛红色劲装的年轻少女,正是王苏,在她的身后才是王匡庐。

“宋易真的是你这是什么回事”王苏一脸茫然的疑惑问道,神色之间似惊似忧。

“我担心汴州城攻破了所以过来看看。”宋易带着一丝放松说道,“看来这群辽兵人数并不多,王家没事我也该走了”

“既然来了,不如”王苏刚想说进入王府休息片刻,但是她突然间才想起来自己的爹爹就站在身边,顿时用带着迟疑的神色看向了王匡庐。

王匡庐正是因为听到了李甲的禀告才会在大惊之下出来查看的,却没想到真的是宋易来了,而且他正好又看到了马背上昏迷的黄莺。

“黄莺姑娘怎么了先把她带进来吧”王匡庐的话里,带了转圜的余地,他没有说宋易进来,却是让宋易将黄莺带进来,为的是若将来有人怪罪他窝藏杀人犯,他有推脱的借口,更何况他是知道知州窦年德颇为欣赏这位黄莺姑娘的,有这层缘由在,他才不担心会有后顾之忧。人活到了他这个年龄,又到了这个地位,心思自然的每时每刻就会想好许多后路。

在众人惊疑的神色中,宋易下马将黄莺扶下马来。

王苏这时候却神色微微有些奇怪的突然出口喊了两个下人去帮宋易将黄莺扶进了王府。看到宋易衣服下摆的一片血迹,王苏又是微微的愣了愣,带着许多好奇的神色望着宋易的侧脸。

从她的角度看去,她觉得似乎宋易又变得有了些不同的意味。

王府中的场景还是从前那般模样,没有变过。只是有些人是宋易不认识,宋易甚至在穿过走廊的时候看到了一批穿着公服的官兵,而这群官兵则用戒备的神情盯着宋易。

黄莺被送到了家眷的偏厅请了府中的大夫查看,而王匡庐也不声不响的带着宋易到了他的书房,连想要一起进去的王苏都被隔绝在了门外。

王匡庐的书房中和王家整个府邸的装饰有些区别,区别在于王匡庐的书房中最多的不是书架和书,而是陈放了许多小型的舟船模型,宋易赫然就在最显眼的位置发现了自己曾经亲自组装出来的那一艘新船模型。

宋易打量着书房的格局装饰,王匡庐坐在红花木的靠背椅上审视着宋易,而门外,王苏踮着脚尖将耳朵凑在了窗格上,聚精会神的听着里面的动静

“老实说如果你不杀了王武,大概你杀了赵简之的那件事其实是可以转圜的”王匡庐开口第一句话便提起了宋易杀人的事情,眼中却带着淡淡的惋惜神情。

骑着一头大青驴子的扶摇,此刻微微有些气恼的在杂乱的街市中寻找着宋易的身影。虽然城中此刻一片破乱,但是扶摇还从未进过这么繁华的城,一时间有些眼花缭乱的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在叮当声中,扶摇愤愤不平的挥舞着自己的小拳头,口中嘀咕着,“该死的宋易等到找到你嗯嗯我就往你的头顶丢一枚铜钱哼”

宋易面对着王匡庐惋惜的目光,微微有些无奈的叹道,“我也不想的如果他没有带了赵康来找我,如果赵康不是想私下杀死我为赵简之报仇如果我是按照正当的程序走进衙门的大门我或许还有生路”

“可惜啊,如果那晚上我没有喝多了酒,王武想我禀告的时候我能够安抚他的话,他就不会第二天就去找了赵康了。你要知道其实圣上才刚下不久的圣旨当中,对你的嘉奖很高”王匡庐无奈的说道。

宋易微微一愣,然后问道,“是那艘船么”

“是的”王匡庐从陈列架上拿下那艘木船的模型,然后盯着木船说道,“这艘木船经过匠师们再经过了一些调整后重新制了一个送到了京城圣上龙颜大悦,指明要嘉奖你的。”

听了王匡庐的这番话,宋易没有后悔,只是微微有些无奈的笑了笑,然后道了一声谢谢说道,“在王府的这些日子,我过得很好眼下这种情况,府上还有官兵,我实在不宜呆的太久,这就告辞了”

“哦这就走了啊”王匡庐只是带着复杂的语气淡淡回应了一句。

宋易潇洒的转身,然后打开房门。开门的那一瞬间,王苏差点摔倒在地,然后微微有些慌乱的看着他。

宋易对她抱了一个笑容,然后说道,“多谢小姐的照顾宋易走了”

“你这就走了”王苏咬了咬自己的嘴唇,似乎感觉到心里有什么东西怪怪的,像是被堵住了,有些不太高兴。

“嗯”宋易说着,朝着王府的大门方向走去。

“喂你”王苏喊道。

“什么”宋易回头。

“没事你自己不要死在外面了,不然认识我的人知道了我会丢脸的”王苏横眉竖眼,但是说道后面,语气却低落了下去。

“嘿嘿我可是很厉害的,不会这么容易死的。”宋易咧嘴笑了笑,朝着王苏露出了一个家丁的嘴脸,然后转身离去,在门口牵了自己的马之后翻身上马。

王苏呆呆楞楞的站在王匡庐的书房外,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就仿佛好像再也不会见到宋易她感到有些失落一样。

“苏儿”王匡庐醇厚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爹爹他再也不会回来了,对么”王苏有些颓然的问道。

王匡庐不知如何回答。

第七十二章 无关大义,只为安心

从一开始,有人流传明月楼中来了一个探花郎,那个时候王匡庐就略有耳闻,他当时还只是对此嗤之以鼻。

王匡庐除去皇亲这层身份,说到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商人。他知道所谓的明月楼探花郎的传闻也不过就是好事者给那折服了某家楼里花魁娘子却又文采出众之人的吹捧称呼。王匡庐少年时候或许还去过青楼,但是自从成家立业之后,他就成为了一个沉稳睿智的男人,对于青楼中的才子或者花魁之类的事情,他倒是有些不屑了。

所以探花郎这个名头在汴州城好事者当中流传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后来自己那个有些娇蛮的小女儿带回府的新家丁便是那传言中的探花郎,加之当时造船工坊处于忙碌时期,他就忽略了这些事情。直到后来他渐渐从下人口中知道了一些,但是却还是未放之心上。

等到王匡庐那艘新船模型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内心震动,但是那时从王匡庐后来明白过来,才知道他开始关注宋易这人的时候,一切已经就是覆水难收了。

就如眼下,他似乎也察觉出是微微有些遗憾的,若是宋易没有走到今天这一步,王家或许还会有更大的福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