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光熹 > 分节阅读 414

分节阅读 4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对于汉族后裔,刘谦给予他们许多有利条件,从内部瓦解了汉族后裔联盟。新制定的民族政策,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使大部分汉族后裔感到了汉族超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选择了重新恢复汉人身份。

有这些重新恢复身份汉人的指点,汉军很快扭转了地理环境上不熟悉的劣势,此后对蛮族的战争中逐渐占据了优势。可是当时的南益州毕竟是一块没有开发的处女地,到处都是原始森林,这些因素还是阻碍了汉军对顽固不灵汉变蛮土著的打击力度。一直等到刘谦命令益州新军和二线后备军队加入战斗后,这才覆灭南益州最后的抵抗蛮族。

南益州稳定之后,由于西方的西域已经被刘谦攻占,成为稳固的大后方,以及北方新汉人政策执行的良好,边患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使边患问题再也不能成为阻挡刘谦统一全国的绊脚石,刘谦决定于光熹六年开始向东方诸侯用兵。

提到刘谦在北方边疆执行的民族政策,有一点不得不提,民族政策推行数年来,效果远远超过了刘谦当初的设想,不但没有出现预想中的不良效果,反而给鲜卑人的军事经济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使鲜卑根本失去了入侵汉地的力量。

最开始的时候,希望迁移到汉地的鲜卑新汉人,因为鲜卑贵族的阻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来到了关羽负责的阴山防区,在汉军强有力的军事打击下,鲜卑军队才狼狈的放弃了追杀。

鲜卑新汉人到达并州北部之后,在教导系统广泛的富有思想指引下,鲜卑新汉人拿起汉军淘汰下来的武器,利用鲜卑人不敢越过大阴山的弱点,就向鲜卑人掀起了激烈的报复。

这些鲜卑新汉人非常熟悉大草原的地形和鲜卑部落分布,他们每一次出击都成功的击败了一些鲜卑贵族,从鲜卑贵族手中获得了许多的好处。战胜归来后,鲜卑新汉人原准备效仿汉军将战利品上缴,可是却被关羽,以弥补新汉人逃亡途中造成的巨大损失为由拒绝。

看着丰厚的战利品全部属于自己,在巨大利益推动下,新汉人复仇的呼声喊得更响亮了,得到关羽的允许之后,他们带着更加完备的武器来到了大草原,不断从鲜卑贵族手中抢掠巨大的财富。

这些鲜卑新汉人之所以收获颇丰,全是拜大草原上有钱也花不出去的弊端所赐,故而他们可以轻易将鲜卑贵族从汉地抢走的金银珠宝等物品,再抢回来。这些在草原上基本上花不出去的财富,回到汉地就不同了,基本上所有参与抢掠的新汉人,摇身一变从最底层的奴隶变成了大财主,这就让感觉到地位天翻地覆的新汉人,更对抢掠鲜卑贵族趋之若鹜。

虽然在连续的抢掠行动中,这些新汉人也遭受了很大损失,可是因为巨大的财富引起的身份转变,这些新汉人坚决贯彻为了百分之百利润铤而走险的理论,不畏牺牲的一次又一次向大草原挺进。

如此一来,刘谦成功的给这些新汉人培养出了强盗精神,使他们成为了并州一个特别富有的阶级,更是将抢掠的精神深深烙印在他们的骨子中。

在抢劫过程中,这些新汉人还不忘将最美好的谎言宣扬给贫苦的鲜卑人,利用鲜卑人想要变成汉人的弱点,成功将希望做汉人的鲜卑贫民忽悠进抢掠大军,这样就有效的补充了死亡的军人,为抢掠的持久进行提供了大量生力军。

由于抢掠大军逐渐的壮大,他们的影响力在草原上越来越大,他们的军队规模也如滚雪球一般的壮大,最后这种情况惊动了整个鲜卑贵族阶层。经过互相协商,自和连死后分裂成几百个势力的鲜卑贵族,最终决定联合起来消灭他们眼中的叛军。

抢掠大军在抢掠中行动如风,可是他们毕竟没有形成真正有组织的军队,在正规战斗中,他们还不是鲜卑贵族联合军的对手。不过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他们先是利用鲜卑人不敢踏过阴山的弱点,一旦处于劣势就逃进阴山山脉中,而后他们为了更好的掠夺财富,决定和汉军配合重创鲜卑联军。

对于汉军而言,不管是汉武时期的汉军还是刘谦的汉军,最不希望的情况是到草原上四处追击敌人,因为漫无目的的搜素作战方式,不但会严重损耗军粮,而且还不能取得多少战果。与之相反,汉军非常喜欢大决战,利用高素质的作战意志和精锐的武器,一举重创异族,给异族毁灭性打击。

刘谦当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离开洛阳,带着精锐骑兵再次莅临大草原的。

战役初期,新汉人抢掠大军付出很大的代价,成功的吸引住鲜卑联军,将鲜卑联军引导汉军预定战役所在地。等鲜卑人进入伏击圈,在伏击的汉军出现后,这些新汉人立刻翻身作战,成功的杀透鲜卑联军的侧翼。

在茫茫大草原上,伏击战术很难施展,故而与其说刘谦这次是伏击战术,还不如说刘谦只是想和鲜卑打一次主力决战。

这次战役中,除了几万名伤亡惨重的抢掠军之外,刘谦动用了两万新建北军和并州战区四万精骑,一共六万名经过再度加强的骑兵。而鲜卑联军,人数差不多是汉军的两倍多,只是这些鲜卑军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作战体系,这也就埋下了一个失败的祸根。

由于是在四面平坦的草原上作战,尽管汉军很快取得了上风,击溃了鲜卑联军,可是却不能阻挡所有鲜卑军的大逃亡。为了尽量消弱鲜卑的实力,在彻底杀进战场上的鲜卑人之后,刘谦大胆的分兵三路,然后亲自率领其中一支军队对鲜卑展开了大追杀。

在这场大追杀之中,刘谦和许多战士一样,三天之内除了只喝过一点水之外都没有进食,紧紧尾随鲜卑人追杀了三天三夜,直到许多战士连刀也提不动,刘谦担心鲜卑出现生力军,才宣布停止追杀。这次战役,刘谦军又创造了一项持续作战记录,为刘谦军此后连续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光熹五年十一月,为了竭尽全力在最短时间内平定大汉,刘谦提前两个月下达了军事调令,命令益州、凉州和三辅的军队,提前向前线集结。截止光熹六年春节,驻扎在后方的主力军队全部达到了制定位置,而二线后备军也开始陆续收到了征召令,他们会在随后的一个月内集结完毕,然后会在主力军队夺取城池后,负责看守城池或补充主力军队兵员。

二线军队征召令下达的同时,各地政府会立刻从民兵队伍中抽调兵力,用来补充二线军队。这些重新组建的二线军队,主要的任务是维持军屯的正常进行,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踏上征途参与作战。

这次军事行动中,陆军主力军团六十万,二线军队八十万,至于民兵,由于数量太多,一时间根本统计不出来。

陆军将会分成五个作战序列,自东向南分别是公孙瓒的幽州军团,关羽所属的并州军团,刘谦所带领的中央军团、李严所属的凉州军团和徐晃所属的汉州军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