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光熹 > 分节阅读 379

分节阅读 3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手中。

明白不能找刘谦出口恶气后,两人只好面对现实,最后互相安慰道,晚几年就晚几年吧,我们最后还是能够让幽州繁荣起来的。

两人互相安慰后,就开始埋头整顿幽州各项内政了,可惜,不久后幽州发生了鲜卑入侵的事情,却又一次击碎了他们还没有痊愈的心脏。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忽然想起来,幽州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幽州了。

以前幽州有一个让异族胆寒的公孙瓒,后来因为刘谦十几万雄兵驻守幽州,致使鲜卑人几个月来一直不敢来幽州生事。后来,鲜卑人听说幽州换了新主人,就抱这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幽州赌一把,赌赢之后见幽州新主人软弱可欺,就逐渐放肆起来,步子一点点向幽州腹地迈进,有此甚至来到了幽州治所蓟城耀武扬威。

二孔也不是没有采取驱赶鲜卑人的军事手段,两人各自让手下大将带兵驱赶鲜卑,可惜两人手下不是不习惯和游动的骑兵作战,就是能力低下根本不是鲜卑人的对手。

为了保住幽州向刘谦还债,同时更为了给幽州民众一个交代,两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聘请鲜卑人的克星公孙瓒来到幽州,两人也知道刘谦不是省油灯,没有好处不会让公孙瓒前来,于是两人还为刘谦准备了一份大礼。

得知鲜卑人在幽州作乱,早就知道二孔回来请他帮助的刘谦心中立刻乐了。说来刘晔早就算计到未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为此早早就给刘谦拟定了对策。

在对待异族这一点上,二孔明显小看了刘谦。

刘谦知道他的势力离开幽州,鲜卑人必定会骚乱幽州,当初就想留在幽州两万人马防范鲜卑。可惜,刘谦这个想法却遭到所有人反对,理由很简单,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刘晔认为,与其留下军队让人猜忌,还不如等待幽州新主人向刘谦主动求救,刘谦不但可以顺利出兵而且还能占据天下大义。

刘谦想了想,认为如果发自内心的好意让人误会为歹意,确实很不划算,就勉为其难将幽州军队全部撤了出来。

虽然刘谦军撤离了幽州,可是刘谦却时刻等待二孔前来救援的消息。

二孔派出王修向刘谦救援,王修当初听说刘谦在函谷关,就从幽州马不停蹄跑到了函谷关。等到了函谷关一打听,听说刘谦这厮已经打完了胜仗,已经跑到并州五原郡去教训鲜卑人了,王修自然不敢怠慢,一路紧赶慢赶就感赶到了五原。

昨天,王修终于见到了苦苦寻找的刘谦,献上大礼后就向刘谦讲明了来意。大意是说,二孔希望刘谦派遣公孙瓒作为雇佣军前往幽州帮忙,如果刘谦兵力不足的话,还可以让公孙瓒在幽州本地募兵,雇佣军一切费用均由幽州方面承担,并在此基础上按人头给刘谦计算雇佣费。只要能赶走鲜卑保幽州边境安定,二孔请求公孙瓒长期在幽州驻军,为此给刘谦带来的损失另外计算。

刘谦听说王修只要公孙瓒,和他原来的预料有所差别,就以公孙瓒正在执行秘密任务为由,暂时将王修安排了下去。为了不让王修猜疑刘谦的诚意,刘谦还大方的减免了雇佣军一半的雇佣费。至于为何不全部减免和前面的担心一样,刘谦怕好事做过头了,最后让二孔对他白白猜忌。

刘晔早先给刘谦谋划过,刘晔以为派往幽州的军队最好由关羽或张颌率领。至于刘晔为何希望关羽和张颌出任,而不是在辽东非常有声名的公孙瓒,无非是嫌公孙瓒是个野心很大的人,公孙瓒在辽东有群众基础,如果让公孙瓒回到辽东扩大军队,公孙瓒就有了名正言顺的名义壮大。这样下去,公孙瓒未来极有可能变成一个割据一方的大军阀。

如果只是刘晔一人这样说,刘谦还会有一些犹豫,可是等到贾诩也持刘晔相同意见后,刘谦就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了。为此,当王修只要公孙瓒前往幽州,不好立刻做答复的刘谦只有暂时搁置了这个问题。

作为刘谦军的主人,刘谦很清楚这次派军前往幽州可不是单纯驱赶震慑异族问题,而是要求带兵将领一边打压异族练兵,一边趁机壮大这支队伍。这支队伍必须时常前往异族内部进行拉练,因为未来刘谦北伐鲜卑就是以这支军队为主力之一。

正因为这支军队未来对刘谦非常重要,故而刘晔和贾诩才不希望事情出现波折,最后不但没有达成军事目标,还培养出来一个不听话的军阀,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五百八十四章 吞并大草原方略

刘晔贾诩都属于汉末三国顶尖的谋士,他们的意见刘谦不得不特别重视,他可不想成为历史上很多不听属于劝告最终变成反面教材的失败者,为此就开始放弃公孙瓒,而在关羽和张颌之间选择一个最佳胜任者。但是,今天这场亲眼目睹的震撼性投降之后,刘谦顿时改变了看法,决定还是让公孙瓒前去幽州驻守。

决定之后,刘谦也没有独断专行,而是特意将贾诩和刘晔请过来,将他心中所有的想法说给二人,然后请二人帮助他将后续有缺陷的地方给弥补上,让公孙瓒之行成为完美的战略。

刘谦想要公孙瓒出任幽州驻军长官的理由如下。

第一公孙瓒在辽东异族有巨大的震慑力,由于公孙瓒特别仇视异族,如果公孙瓒知道刘谦让他在幽州驻军的目的是为扫平鲜卑做准备之后,公孙瓒最大的可能是全力支持刘谦,而不是专门想着割据一方不听刘谦调遣。

第二,就算公孙瓒野心颇大不服管束,只要刘谦的势力一直保持全盛发展势头,公孙瓒就算是有别样的用心,他也不得不慑服在刘谦百战百胜的强势下,不敢轻易的露出来。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谦认为公孙瓒这个人的性情和他差不多,需要的是上司绝对的信任和放权。为了证明这一点,刘谦特意拿他和小刘辩对比。

由于小刘辩对刘谦给予全部信任,对刘谦军事方面的处理一贯赋予全权,从来不会以天子身份对刘谦指三道四,让刘谦充分感到了小刘辩的信任。正是这份信任,又让野心很大的刘谦不愿意对不起小刘辩,一直很卖力给小刘辩打天下,全心全意要将小刘辩塑造为大汉中兴的圣明皇帝。

自从公孙瓒投奔刘谦之后,刘谦对公孙瓒一贯特别的优待,交给公孙瓒作战任务后从不指手画脚,一切战术由公孙瓒独自安排。刘谦这份对公孙瓒的绝对信任,就使公孙瓒铭记于心,为此一直对刘谦忠诚度很高。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刘谦又提到了教导系统在军队中的独特作用,由于教导系统建立的比较早,而且刘谦属下所有军队都建立了完善的教导系统,未来在雇佣军中建设教导系统公孙瓒也没有话说,这样就能更大保证了雇佣军对刘谦的向心力,最大可能杜绝了公孙瓒自立门户的可能性。

贾诩和刘晔了解了公孙瓒在异族面前巨大威慑力之后,又听刘谦说得确实很有道理,再加上幽州方面又是明确点名公孙瓒,于是最终同意了刘谦的决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