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光熹 > 分节阅读 349

分节阅读 3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少有被敌人包围,最后让这些勇士们毁去情报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情况。

环视一下四周,通往城内刺史府的只有这一条大路,三名战士相识苦笑,因为他们面前的不是敌人,而是热情迸发的战友和民众,他们怎么能对他们下手。

“死马当做活马医吧。”

在冀州见识过狂热群众的队长心中叹息一声,吹动号角的时候减低了战马速度,心中想着实在不行就下马前行好了。

“呜呜呜呜”

嘹亮的短角声和狂热群众的呼啸共同震动在空气中,传令兵小队长实在有点怀疑陷入狂热中的人们能不能听到他的号角。

然后,让他吃惊的事情发生了。

他清晰看到,人群深处站在马车上的一个战友做出一个让大家静止的手势,喧天的呼喊忽然一下停了下来,就像夏天猛然而至的暴雨一般,让他有些意想不到。

他敢肯定,马车上那个战友方才正带领大家高声疾呼,根本不可能听到他的角声。他更感肯定,那个战友是在带领大家高呼时,当挥动拳头下蹲做大幅度动作时眼角余光恰巧看到了他们。

“兄弟们乡亲们军中军情第一,希望大家赶快为传递军情的勇士让开一条道路不要慌张慢慢来,不要因为让路而造成相互践踏”

在车顶战友指挥下,大家以最快速度平安为传令兵让开一条道路,小队长看一眼宽阔的道路,不由在经过马车时认真打量了这个少年战士一眼,庄重行了一个军礼说一声谢谢。

因为这个少年士兵临危不惧的表现,小队长深深记住了这个少年,事后知道这个少年叫做张辽,是张扬军的一名降将。原来这个小家伙也想跟着张扬离开并州投奔吕布,后来听说了黄翼打败吕布的故事,又听说这支军队统帅黄忠的箭术应该不次于黄翼,甚至还在黄翼之上,而黄忠一身武艺已经大成,就连敢和吕布叫板的颜良文丑见到黄忠也是服服帖帖,就表示愿意留在刘谦军中一段时间。

再后来,这个叫做张辽的小家伙和颜良文丑过了两招,不是正处于壮年的颜良文丑对手,又经过教导员亲自开小灶,现在已经把自己当做了刘谦军一员,表现得格外积极。由于张辽出身并州雁门郡,所以上级就决定由他来负责招兵事宜,而他表现得也格外出色。

并州刺史府衙门刘晔办公院门前,门高呼紧急军情传到,正准备面见得空刘虞的刘晔脸上笑容忽然消失,他知道但凡是喜讯早就高声传报而来了,既然没有高呼,而且是从东方而来,不是从雒阳的南方传来,可能不会是什么好消息。tgt

五百五十六章 群殴郭奉孝

潼关,数骑身负红旗的传令兵和战马一样汗流浃背,沿着官道一路吹着号角向通关外的大营而来,把守辕门的士兵看清楚传令兵手中的红色木牌,立刻放开拒马鹿角,几名传令兵匆匆向战友还了一个军礼,违反军队常规的在军营纵马直奔。

不久,他们几人来到一座营帐旁,远远得到相熟战友的热烈欢迎,然后将铠甲内的一个小木匣子交给了上级。几分钟后,小木匣子就来到了刘谦手中。

由于小鲁肃和庞德及时到达萧关,连夜将萧关西边挖掘得坑道纵横,给以大汉强弩重新换取萧关守将的段煨很大压力。所以,当刘谦亲自到达萧关,并拿出段煨儿子的亲笔书信之后,知道匈奴大势已去的老狐狸很明智的反正了。

当晚,段煨手下原来负责把守萧关的军队开出萧关,接受刘谦军队他们的整编,与此同时,刘谦军两万步兵正式进驻萧关。而段煨和经过整编过的步兵,由段煨带领向北挺进,负责和新建立的北地郡郡兵一起把守北地郡长城一线,决不让被东西夹击的匈奴老弱流窜到大汉土地。段煨听说只是让他们对付匈奴老弱,而且还是依托长城防守,十分高兴。

布局完三辅大势,刘谦经过两天天潜行,于六月九日重新回到了长安。原来刘谦还想利用暂时空闲时间陪一陪小萝莉甄宓,以完成以前许下的诺言,不料得到了一个让刘谦苦笑的消息,迫使刘谦不得不辞别小萝莉甄宓,于六月十日清晨回到了潼关。

原来,大军上个月气势如虹从雒阳开拨到潼关,可是到了通关之后没有大家臆想中的大战,反而开始了没完没了的军训,时间久了,大家就有了一些厌倦。

这时,刘谦正陷入独立算计匈奴人的快乐中,得知是赵云不小心放入甄俨等人差点导致战略计划流产后,没有过多考虑,就写信让郭嘉关赵云的禁闭。

按照常理,刘谦这样处理赵云非常正常,刘谦这厮甚至还怀有大义灭亲以儆效尤的想法,希望全营战士更加遵守军法。刘谦没有往深层次考虑,郭嘉这个时候还有点嫩,以为大军完全听从刘谦控制,也没有考虑处罚赵云会引起很多麻烦,就按照刘谦意思把赵云关了禁闭。

赵云此人从不讲究什么特权,跟随刘谦这么多天一直没有什么改变,很质朴,也很遵守军法。认为他惹出的麻烦就该受到军法处置,又理解刘谦惩罚他的真实用意,就老老实实接受了刘谦的惩罚。

说是惩罚,还不如说是暂时隔离,郭嘉只是在大营中划出一块地方,吩咐一句不让赵云外出,也没有派人看守就带人离开了。这样说来,其实赵云也没有受过什么气,大营也不该出啥乱子。

俗语道:无巧不成书。

刘谦假如来到潼关交代大家集训就离开,估计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说是来打仗的,偏偏到了潼关却再也不提进军的影子。要不是刘谦军是刘谦一手建立,刘谦的威信一时无二,让大家有一肚子疑问也不敢找刘谦问个子丑寅卯,像刘谦军这种战意高涨的军队早就有人掀桌子了。

当然,刘谦军中并不是全部是刘谦嫡系人马,只是这些降将哪有直面叫板刘谦的勇气,和刘谦嫡系一样,摄于刘谦之威不敢造次。

唯有一人例外,这人就是高顺。

高顺此人沉默寡言,除了在训练士卒时候不啬言语,其他时候简直是个闷葫芦子。平时也不结交其他军官,往往忙完公务就回到他的帐篷里,没人知道这家伙每天待在帐篷里干什么。

由于言语不多,高顺自然不可能激进得心中有疑问就寻找刘谦去问个清楚,单以沉稳和忍耐,整个大营的军官只怕没有一个可以和高顺相比。只是大家不知道,这一次高顺得知刘谦带着大家是来打匈奴,高顺外表尽管没有露出什么喜色,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为不和同族同宗作战而高兴。

见惯了匈奴祸害并州边境的高顺,知道多少军中兄弟死在匈奴人手中的高顺,出于本能讨厌匈奴人,所以这次对三辅的战事高顺充满了积极态度。

刚到潼关,可能是敌人情报不明或不准确,为了得到准确情报让大军暂时军训高顺可以理解,可是转眼间过去了十几天,刘谦又托病不出,高顺感到不正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