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光熹 > 分节阅读 272

分节阅读 2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凌操带领下,杀开一条血路然后直奔郑通府上。

谢旌和张横刚到刘谦军不久,受到的思想教育比较少,但是依然被汉州军这种强的凝聚力感动了。将心比心,想象自己家属在如此危难时刻,有人愿意放下巨大军功的youuo去保护自己的家人,心中的热血就来回起伏不定。

“这样的军队才会无往不胜投靠刘谦军真是一个英明的决断有后背可以放心交出去的战友,战斗力和战斗热情才能彻底迸,才能永远的胜利下去”

两人一边想着,一边再也不担心身边的战友为私利不管自己的后背,只管放心的不管身后,向前再向前。

大汉光熹元年,五月二十日四日夜,河东郡治所安邑被刘谦军攻破,太守冯楚被谢旌活捉,并与当夜遭到释放,按照以前约定指派郑通亲自押送出境。

礼送冯楚离开安邑之后,天色已经微微亮,凌操勉为其难安排好安民文书,刚刚想回去休息,这时却听到城中一阵喧哗,隐约间听到大叫着杀尽刘谦军。

四百五十章 卫家反叛

四百五十章卫家反叛

“奇了怪了,为啥俺方才攻城的时候没有动乱,这阵子大势已定却有人发动叛乱”

就连不甚聪明的凌操,也察觉了这件事中的不正常,只是眼前不是思考这件事根由的时刻,他大喝一声整兵备战,然后带领都还没有卸甲的刘谦军,排列成冲锋阵型对着喊杀声比较集中的北城杀去。

到了北场之后,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天色逐渐大明。凌操远远看到两群穿戴差不多的人在互相殴斗,每群大概都有一千多人,眼下正打得不亦乐乎。

因为是两群人相互掺杂在一起,凌操一时间也分辨不出究竟是那群人在高呼着杀尽刘谦军,正在思考着是不是先将两群人一起制服,而后再一一甄别他们的身份,有两三个五十岁上下的男子,一边气喘吁吁的向凌操奔跑,一边一路大呼着让刘谦军暂且动手。

凌操看一眼几个人的穿戴,应该是有些身份地位之人,见前方两群人正打得不可开交,不可能给刘谦军制造多少麻烦,就扬手让杀气腾腾的两千人马暂时停下来,好从几人口中了解一下前方闹剧的根由。

“哗哗”

向凌操方向奔跑的三名男子,忽见刘谦军在一个相貌凶恶之人的命令下,只是在一个呼吸间就停下了脚步,然后迅速的整理好战斗阵型,心中既为刘谦军战斗素质暗暗咂舌,同时心中不由涌起无尽的庆幸来。

等来到凌操身前丈余,三人马上收住脚步,首先十分恭敬的向一身校尉戎装的凌操行礼,然后有中间一位岁数比较大一点,花胡须的男子向凌操说明他们的身份和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这三名男子和他们身后正打得不可开交的人马,都是安邑城中卫家之人,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河东卫家,蔡琰原来夫婿卫仲道的卫家。

事情的起因大概是这样的,昨晚刘谦军突然攻打安邑城的动静惊动了卫家之人,当时天色黑暗,卫家也不太清楚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攻打安邑,由于张既前期封锁工作做得好,卫家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支军队会是刘谦的人马。在他们这种思维下,在涉及家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卫家动用了全部的防御力量来加强卫家的防御,以防止乱兵趁乱杀进卫家,给卫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不久,因刘谦军攻势极强,而守城何进军见城门已被刘谦军夺走,在不知道刘谦军究竟有多少后续部队情况下,纷纷弃城而走,由凌操等人顺利的夺取了安邑。

卫家是周武王幼弟康叔的一支后裔,因为康叔被封为卫国,故而其中的一支采用卫姓,已经在安邑居住了一千多年,可谓是根深地厚,城中很多人都和卫家与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卫家终于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这支军队的归属。

了解夺取安邑的是刘谦的军队,而这支军队只有区区三千人马,卫家一如既往的变成两个阵营,围绕着究竟是战还是和展开了鸡烈的谈论。

话说,刘谦这厮采用诡计抢走蔡琰之后,因为刘谦打脸打得太响,原来因为曹操劝说暂时缓和的两派一下子凝成了一团,在何进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倾力支持何进对付刘谦。

可惜,看似铁板一块的卫家,在何进被刘谦赶出雒阳城后,为了家族大局考虑,再次分裂成两个势力,两个声音。不过,毕竟刘谦这厮这次狠狠抽卫家的耳光太响,太不将屹立千年不倒的卫家放到眼中,主战派为此还是继续占据着上风,前不久依然动用家族力量联络河东郡士族豪强,整顿四万兵马,帮安邑太守到东线阻挡公孙瓒的攻势。

不过,眼前形势已经和几天前大为不同,刘谦军兵临城下一举夺城,卫家的生死马上就要落在刘谦军手中。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原来一些坚定的主战派顿时改变了立场,一些脸皮较薄的主战派尽管没有明言支持向刘谦低头示好,可是却闭嘴不言不提支持主战的事情。如此一来,原来的主和派顿时从劣势恢复到平局之势。

一方主战一方主和,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争吵了半个时辰,也吵不出一个胜负。

说实话,那些主和派自幼投降派的老成持重,他们也坚信以卫家在安邑城的力量,赶走三千刘谦军简直易如反掌,他们深怕的是东线的私兵调不回来也不能调回来,而刘谦打仗素来不打无把握之仗,谁知道这支军队后边还有没有刘谦的后续大军如果有,不用太多,只需一万人马,就能让已经将主要力量调往东方的卫家覆灭。

而主战派也自然有他们的一番道理,他们认为,从刘谦放弃幽冀二州上足以分析出,刘谦只能依靠天子的旨意压人,己身势力非常弱小,二十四万人马绝对是在虚张声势,如果真有二十四万人马,刘谦只要不是傻子,刘谦肯定不会放弃肥得流油的冀州。

刘谦能一步步魂到眼前的地位,足以证明刘谦绝对不是傻子,那么就说明了刘谦的势力很微弱,完全阻挡不住诸侯的进攻,这才无奈的撤出幽冀二州,躲到相对而言非常利于防守的并州去。

而河东郡,只要卫家好好的出钱出力,刘谦也是没有办法的。这次,动用安邑城中所有的力量,一举将三千刘谦军赶出去,以卫家和其他世家的能量足以凑出七八千人马,有着七八千人马守城,刘谦军就是有两万人也只有望城兴叹。

同时,卫家以卫家在河东的影响力,广邀相厚的世家姻亲,劝说大家共同起来讨伐刘谦军,如果大家全部响应,掏出老底足以再组成一支三万多人的大军。这样,就不怕最后不能将刘谦军赶出河东,事后,在时下诸侯林立的乱局中,河东郡就成了以卫家为首的河东郡,这总比跟着何进屁股后面摇旗呐喊得到的实惠来得多。

岁数比较大的卫家主事者,都不想让卫家分裂,彼此都想说服对方统一意见。可是年轻人年轻气盛大多都不这样想,特别是家主的儿子,被刘谦戴上绿毛的未来家住卫仲道,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夺妻之恨,见父亲喋喋不休的试图劝说那些投降派的软蛋们,白白浪费了这么长时间,遂振臂一呼带着和他交好的同族及家兵,就浩浩汤汤的上街开始了讨伐之旅。

卫仲道上街讨伐刘谦军的事情,很快就有人报告了正在争论不休的诸位主事,现场人听了,尽管心中非常同情卫仲道的遭遇,但是见这小子如此的不知轻重,两派都禁不住对着卫仲道大骂起来,这一次,连卫仲道的老子也跟着大家破口大骂起来。

卫仲道的老子此时真的深恨儿子不争气,为了一个女人而做出这种足以导致家族覆灭的祸事。

要知道就算是大家统一意见攻打刘谦军,那也需要筹划一番的那种队伍攻打哪里,只有做好详细的部署方能起事。像卫仲道这样,一点组织也没有,冒失地亮出了反对刘谦军的旗号,就会让刘谦军做好充分的准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