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光熹 > 分节阅读 240

分节阅读 2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甚至过了原来董卓的一万步卒。

董卓的特使白彦,通过三辅残存的情报系统,在刘谦离开三辅的第二天,得知了刘谦离开三辅的消息。尽管白彦早就知道,此刻董卓的家小已经落入了刘谦的掌握,不过他依然想尽力劝说匈奴人兵凉州,伺机把董卓的家小给营救出来。

匈奴人单于羌渠岂是善于之辈,放着马上到手的三辅不管反而跑到贫寒的凉州,这种事他万万是不干的,就以合约只是规定攻打三辅为由,推辞了白彦的请求。

白彦让羌渠分兵凉州其实也是一说,内心也没有当做多大的事情。说白了,他不相信刘谦这会傻傻的去雒阳,毕竟在白彦的认知里雒阳城坚固异常,刘谦几万骑兵去雒阳等同于瞎折腾。白彦对这件事思考一番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刘谦绝对待在三辅某个地方,等待机会狠狠咬匈奴人一口。白彦想通后淡然一笑,也不知会匈奴人人,反正他对匈奴人也没有好印象,他巴不得匈奴人和刘谦弄出一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白彦以为只有他是天下聪明人,猜到了这个结果,却料不到,这样的想法早就扎根在羌渠的脑子里。而这次前锋六千人的全灭,更是给他们制造了证据。

南匈奴深受汉人影响,身为大单于的羌渠更是其中的翘楚,汉人兵家经典孙子兵法,羌渠可是耐着性子苦读了若干遍。故而,羌渠和白彦都认为,南部主力和前锋相隔一个时辰路程,而汉州军能在南部主力到达前全歼前锋,那肯定是刘谦的五千骑兵了。

想要消灭六千骑兵,至少也得三倍以上的兵力才能办到,其实三倍的兵力对于骑兵来说就有些少。以上所言只是强调消灭六千骑兵的所需兵力,而没有限制时间,如果能够在半个时辰内消灭六千骑兵,按照羌渠和白彦的经验,至少需要七八倍的兵力。

按照六千骑兵的数量乘以八,恰巧符合刘谦骑兵的人数,这样就让羌渠和白彦感到找到了刘谦主力的位置。既然找到了刘谦的位置,羌渠还会让刘谦逃出他天罗地网吗

原来,羌渠二十多万大军来到三辅腹地,在没有遭受反抗的情况下,就按照草原的传统将军队分为三部。三部中,大单于稳居最多的兵力,责任是攻打长安城和长安城以西的区域,另外右部鳌固罗贤王负责攻打潼关及长安以东地区,而暂时空缺左贤王的左部,就有左贤王属下最有实力的须卜骨都侯率领,目标是武关和长安以南地区。

这次遭到损失的就是须卜骨都侯的左部,为了尽快将刘谦的五万人马绞杀,羌渠将右部的七万多人也调往了南边,协助左部共同对刘谦作战,与此同时羌渠也加大了对长安城的攻打力度,力争尽早加入剿灭刘谦的行列。这样一来,就能想到何义这支军队将要承受的压力了。

怒火暂时得到了泄,全歼匈奴人前锋之后,汉州军上下暂时冷静下来,终于该考虑下一步的动向了。

三辅之中有二十多万匈奴人,这点已经是确凿无疑的事情了。如果不利用眼前的大好形势回到南阳郡,稍微耽搁一点时间,恐怕就是再想走也没有都脱的机会,这一点众位将官都清楚。但是,如果离开三辅,那么他们方才做的就没有意义了。

此时,小鲁肃站了起来,郑重将他心中的计划说了出来。尽管这个计划和行走刀锋没有任何区别,但是汉州军众将绝大多数都举手赞同。

何义见此,只好跟随大家表示赞同。何义不同于其他将领,他跟随刘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不是跑到三辅来送死的,这也是小鲁肃一直特别注重他的主要原因。

之后,这支汉州军就盘旋在三辅的大地上,他们从不同匈奴人正面交战,每次只是派出一两千人,y匈奴人数千人规模的军队上当,而后利用埋伏将匈奴人这些军队吃掉。在小鲁肃沉重指挥下,汉州军每次埋伏都取得了成功。

正是这一桩桩成功的案例,让何义的心思又活泛下来,逐渐认同了小鲁肃的领导地位,也对未来再次充满了憧憬。

三百九十二章 气数

三百九十二章气数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小鲁肃之举无异于在挑衅匈奴人,在屡屡遭受损失之后,匈奴人干脆将全部兵力集中在三辅南部,展开拉网式的搜查,誓要将刘谦给揪出来分尸。

匈奴人搜索的密度过大,致使汉州军逐渐失去了闪躲腾移的空间,每天的活动范围不断缩小,再也不能干出诱敌深入集中消灭的事情了。危险的形势使汉州军上下焦虑起来,他们倒是不怕死,但是却不想被敌人包饺子这般窝囊的死去。

何仪当年闹前读过几年书,故而他的思想和一般的黄巾不一样,心中还保留着读书人的志向,总想出人头地封侯拜相。

前不久,小鲁肃带给他胜利的希望,让他得到了很多军功,纵是苦点累点他也不在乎,心中总有一个光明的念想不是。可是,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告诉他,人活着未来才有希望,如果死了,那可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他不想死他想坚定的活下去。

何仪如此,平时以何仪马头是瞻的几个将官自然效仿何仪,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大多数的汉州军没什么,但是毕竟有些汉州军是以前何仪的人马,军心浮动了。

这一切小鲁肃都放在眼里,只不过一时半会他想不出好主意就是了,只好尽量的安抚何仪。在古代,打仗并不是靠计略高明就能屡屡得胜,除了计谋之外,一支军队能否打硬仗,关键还在代带军将领身上。别说古代,就是在现代也有将熊熊一窝的说法,从这一点就能证明将领的重要性,那就更不要说冷兵器时代了,冷兵器时代将领在士兵中起着更大作用。

时下刘谦数面开战,手下的将官确实不够用,能打仗的都有重要的任务,这才让荀彧等人无奈的,将有些权威武功也不错的何仪给派给小鲁肃,在他那看来,有个武力值不错的将领总比没有将领强。

如果眼前的事情生在平时,小鲁肃绝对不会管何仪的感受,实在不行干脆就将何仪给换下去,可是在眼前无人可用的状况下,聪明的小鲁肃绝对不会和何仪翻脸,只是一味的拿出刘谦义弟的身份加以笼络,这样,何仪就是有些三心二意也不会暗地里做动作。

智者一般善于揣摩人心,小鲁肃年纪不大揣摩人心的本事也不算高明,不过对付何仪这种人已经够了。何仪最近和心腹四下的牢骚,何仪以为很隐秘,可惜他却不知道小鲁肃对他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从得到的情报在分析何仪的心思,小鲁肃如果还不能掌握何仪的心思,那小鲁肃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光熹元年五月十三日夜,匈奴人的三路大军,除了留守各地路口关隘的守军,其余的十八万大军统统南下,准备将刘谦的五万大军给彻底的包围住。

十四日凌晨丑时,斥候回报小鲁肃,敌人的包围圈即将成型。匈奴人的主要兵力都放在汉州军东方,已彻底堵死了汉州军回武关的道路,只有南方和西方还留下几十里的缺口没有合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