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光熹 > 分节阅读 166

分节阅读 1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悲痛欲绝的何宝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他只有将一肚子的火气对准何老爷子。

在他找到何家老爷子后,令他想不到的事情生了,何家老爷子听完整件事之后,老泪滂沱而下。何老爷子大骂何进造孽,因为何进这件事竟然一直瞒着他,伤心落泪中还埋怨何宝为啥不早说,如果他早知道这件事,他这会可能已经就抱上孙子了。

这一刻,何宝顿时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从此后他和何进的关系就出现了严重的裂痕。原本何宝准备离开何家,向何家老爷子辞别时,不想何家老爷子感到何家对不住何宝兄妹,无论如何也不将何宝的卖身锲约还给何宝,反而将何宝交到何苗手下做管家。何宝见不用经常见到何进,又见老爷子真诚的恳求,于是就答应下来。

此后,何宝就跟随了没有主见的何苗,虽然是以二管家的身份参与管理何苗的事物,可是事实上何苗家中的全部事物都是他处理的。因为大管家是何苗的一个妻弟,如果不是这层关系那个草包早就被何苗赶走了。

何宝平静的生活了十几年,直到去年刘谦与何进反目的时候,这份平静才被何进打破。去年年底,何宝参加刘谦的大婚回到家中,他接到何进一封信,信中先是表示让他偿还当年的恩情。然后又无耻的说道,何进见何宝在太学读书的儿子何健十分聪明,于是就把何健请到大将军府做何进儿子的伴读,如果何宝想见儿子就替他办几件事,不然他们父子这辈子是不会见面了。

何宝四十多岁只有何健这一个儿子,而且这个儿子也很争气,用何健形容何宝的心头肉也不为过。为了保住心爱的儿子,为了让家族香火不灭,何宝只有咬着牙屈服在何进的威胁下,为此何宝已经为何进做了好几件违心的事情。为了挽回心中对于刘谦的负罪感,他更加卖命的为刘谦的后勤供应绞尽脑汁,费心费力之下,从去年到现在他一下子瘦掉四十斤肉。

“最后一次了,我得想一个隐秘的办法,千万不要破坏掉我在大少爷心中的形象。”

何宝愣神自语中,忽然感到胸口一阵隐隐作痛,他不由想起早些天刘谦亲自给他诊脉并给他列出的药房,他感到眼睛很是涩涨。

两百五十七章 何苗的担忧

今天有事只能一更,望见谅

大汉光熹元年,五月十一日下午申时末,南阳郡东北的险关重地方城。

因为天子忽然降临而激了汉州军民的斗志,同时也摧毁了北军最后一点战意,在北军步兵营司马鲍鸿的带领下,步兵营五千精卒再次向天子效忠。经过与何进其他军队的激战,在汉州军的掩护下平安进入方城要塞。

小刘辩和葛玄荀彧等人,看到这样一个结果均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可是这种喜悦没有维持多久,暗隼内卫的情报人员就急急忙忙的出现在葛玄面前。他们向葛玄报告,杨弘的弟弟杨扬中午时分秘密的潜回南阳郡,杨扬到了南阳郡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连接拜访了好几个有影响力的世家,现在这几个世家都有联络起兵的迹象。

葛玄得到消息后不敢大意,他马上将这个重要的情报知会了荀彧和荀攸马日磾等人。荀彧等人听说此事后,也立刻重视起来,几个人马上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对付即将到来的乱局。

葛玄为人有点放荡不羁,可是论到沉稳这一项却不如荀彧叔侄,他方才的焦急神色和几个人突然离去,不但让马荷看到眼里,就是反应迟钝的何苗也看出情况不妙的苗头。何苗就在小刘辩的身边,他第一时间将他心中的疑惑告知了小刘辩,小刘辩闻言,方才的喜悦顿时不翼而飞,马上带领何苗寻找葛玄等人。

天子毕竟是天子,虽然葛玄等人的行迹可谓很隐秘,可是又如何能瞒得过天子的紧急寻找。不久后,在小刘辩的威压之下,葛玄只好将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小刘辩和何苗。

小刘辩年纪小,心中虽然也认为事情很严重,可是他对整个南阳郡的大局不是很了解,他只有暗下决心,不顾身体伤情的恢复明天必须到鲁山关为刘谦减少压力。而何苗就不同了,说起来何苗不但是刘谦的半个父亲,而且身居车骑将军要职,葛玄等人的军事行动他虽然几乎不怎么参与,可是这些军事行动都要经过他的批准才能生效,故此如今南阳郡的整个形势他可比小刘辩清楚得多。

南阳郡改为汉州后,算上以前的郡兵和新征的州兵不过一万二千多人,刘谦的老本一共十万兵马。十万人中水军就得去掉两万,这两万水军还得算上蔡瑁的几千人马,不然还凑不够两万人。剩余的八万人马步骑各占一半,上次刘谦出征幽州带走了两万六千人,黄忠走水路带走了一万骑兵,如此南阳郡只剩下四万四千人马。

然后他大哥何进忽然间造反了,刘谦为了加强函谷关的防御又从南阳郡抽走一万步卒,如此一来南阳郡只剩下三万四千人马了。这三万四千人中,骑兵占到了一万四千名,这些骑兵训练不易,刘谦决不允许他们守城,这样一来剩余的两万步卒需要把守三四个方向,兵力就显得严重的不足了。至于一万两千州兵需要防守四十多个城池,几乎每个城池平均不足三百人,根本就不能抽调,不然万一生突事件,不用敌人进攻内部就乱成一团糟了。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大家的商议,不得不采取刘谦以前说过的人海战术。于是,大范围的宣传开始了,南阳郡人民参军的热情一下子沸腾到了顶点,短短几天就有二十几万报名参军。

可是随着大家参军热情的不但升级,问题又出来了,这些人只有一腔的热血,他们根本就没有受到过多少正规的军事训练,如果真的让他们去各个战场参加野战,那么最终的牺牲一定是巨大的,甚至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为此,荀彧提出利用上次孙坚被水淹而惧怕的弱点,利用广大的人力在南线修筑堤坝,其中这些堤坝只有几个为实,其余的都为虚假的堤坝。荀彧算准孙坚的探子不可能深入到后方一一探查。

荀彧认为,只要探子看到前边的堤坝蓄满了水,然后看到后边有大群的百姓在热火朝天的工作,他们就一定会上当。荀彧的计谋得到大家的赞赏,果不其然,孙坚最后中计无奈向汝南郡移动去了。

如果到此为止刘谦不再提出其他要求,那么南阳郡民兵的伤亡依然不会太大,就在大家心里庆幸孙坚当时萎缩不前时,刘谦又提出在武关消灭郭汜的要求,大家商讨之后认为从大局上看,刘谦的这个战斗计划求胜的把握较大,为了配合刘谦的武关战役,大家只好将鲁山关和方城两地的老兵尽数抽空,让稍微参加过军事训练和协作守城的新兵顶在了第一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