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光熹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黑山军不属于我们直接领导,而今黑山军名义上属于我们管辖,可是他们实际上还是张燕的私军。这种军队最容易受到领的影响,如果张燕决定出兵不出力的话,到了大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配合失误,最终导致全盘的失败。

除此以外,按照主公制定的精兵方案,以上所说的三种军队都需要裁撤一部分老弱残兵。特备是张燕手下的黑山军,据说整顿之后能达到主公精兵标准的只有六万人。这样裁撤下来,二十四万军队能留下十七万就已经很不错了。

以这十七万军队,一边攻打并州河东等地,一边防守青州、兖州和司隶的攻击,兵力就有点不够看了。纵使勉强坚持下来,得到了并州和河东郡,而后我们还要负责防守匈奴、冀州、幽州、并州及司隶河东郡和青州半个平原郡,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呀。”

黄忠点点头,朗笑一声道:“子扬大局分析的都很深入透彻,唯有对军队的训练这方面计算得有些出入。以前,因为我时常看到汉人和新汉人闹摩擦,那时我的看法和你一样,认为他们之间互相信任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可是经过幽州战斗磨砺,而今我再也看不到他们之间闹别扭,主公说的不错,战场果真是一个加深感情的好地方。

唉便宜袁绍了。据暗隼卫传回消息,袁绍这次招募的军队大多都是世家豪强捐献的私军,这些私军均服过兵役,其中一些是参加过数次战斗而退役的北军和边军。近些年青兖二州不平静,世家豪强为了对抗活动在青州的黄巾残部,平时也没少加强私兵的训练,我们确实不能忽视这些私军的战斗力。”

“呵呵”刘晔看黄忠慎重的样子,不由轻笑道:“汉升一向为人谨慎,这可和你在战场上带领士兵作战的威猛反差太大了。”

黄忠被刘晔的乐观带动几丝微笑,捋着颌下半尺长的长须自信道:“先虑败,后虑胜。兵家用兵犹如立于刀锋之上,一步不慎全盘皆输,岂可不慎。

然而,慎重之余我也无所畏惧。东方平原郡有张颌三万大军严守高塘渡口,西方河内怀县有公孙瓒一万大军和黑山支援的两万大军把守怀县渡口。而白马渡口单论防守四万足矣,若不足可以将韩馥的一万精兵调来加强,另外还有凌操正在整顿的数万水军,以防守而言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

地方上有韩馥的冀州郡兵和刘虞的幽州郡兵负责安全,剩余的六万骑兵我就可以带到并州,到时候黑山张燕只要稍加配合,并州和河东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汉升既然如此强干,刘晔敢不效死,冀州剩下的问题就交给我了,如有半点差池刘晔提头来见。”

黄忠见刘晔被他的战意感染,起身哈哈大笑道:“虽然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在先,可是眼下形式变化过快,还是等主公的命令来到比较好。毕竟我们不知道雒阳和凉州都生了什么事,万一主公需要我们挥师攻取雒阳城,那时候我们没有可用之兵就闹笑话了。在这之前,你是否先把主公交给你的事情摆平。”

刘晔站起来,嘴角露出一丝哭笑道:“难哟这两天我放下一切军务大事,将重务全都交付与你,全力以赴去处理主公交代的事情。谁知道这些人全是软硬不吃之辈,如果不是主公再三交到不要伤害他们,我真是有点忍不住想将他们宰了。唉田丰那件事还没有半点眉目,倒是颜良文丑的事情上我有了一点想法。”

原来,刘谦在离开幽州的时候再三交代刘晔两件事。

第一,如果田丰和袁绍出现裂痕,一定要把田丰给弄到手中,田丰不出力不要紧,反正不能让他去辅佐别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坏了田丰的性命。经过暗隼卫的反间,成功的将田丰逼回了老家巨鹿郡,可是不管刘晔动田丰的亲戚朋友如何劝说,田丰这厮就是宁死也不出仕,这两天将刘晔气得几乎脑袋直冒烟。

第二,就是利用大好形势逼迫袁绍交出颜良文丑,然后让军中的政委负责给颜良文丑洗脑,只待洗脑成功后落下两位猛将。这件事也符合刘晔当初的设想,袁绍扛不住朝廷大义,只好交出了颜良文丑。

颜良文丑到了这里,几天时间就和关羽黄忠的关系搞得很好,期间洗脑的效果也不错。两人逐渐接受了刘谦的民本主义,认为占有全国绝大多数的豪强是最大的蛀虫,很愿意参与刘谦伟大的华夏复兴计划。

可是,在得到袁绍在青州举旗反对刘谦后,两个死心眼认为已经拜袁绍为主,就不能舍弃了袁绍这位主公,他们不想背上叛主的骂名。刘晔一看马上想到了关羽,在关羽对颜良文丑实行一个上午的忠君报国思想后,他们也认为关羽的一切都以汉室为重的说法很好。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两人居然喜人的将关羽的理论现光大,产生了去劝告袁绍回头的想法,这个念头产生后无论是谁也劝不住。见劝告无效后,大家都不忍心杀害这两个憨直的汉子,于是无奈的刘晔就想到了一个针对他们的计谋。

“报中郎将大人,平原襄楷求见”

两百四十九章 方士襄楷

第二更到。

“报中郎将大人,平原襄楷求见”

帅帐内的黄忠刘晔听到平原襄楷求见,相互对视一眼,都禁不住的苦笑起来。襄楷是在幽州军团几乎占领整个黄河以北之后来求见刘谦的,见到刘晔既不躬身行礼也不出言问好,只是静静站立在大帐中间,似笑非笑的看着刘晔久久不语。

刘晔不知道襄楷早就对刘谦的行踪了如指掌,这次白马之行是襄楷精心设计后的故意而为之,但是经历过蓟城之战的刘晔,还是比较了解襄楷这个人在张举叛乱中的作用,他对于襄楷赶到军营找死的举动确实有些不解。

如果说刘晔认为襄楷求见刘谦是自取死道,那么他认为眼下襄楷做作出来的名士风范,则是襄楷自抬身价的一种手段罢了,因为刘晔大小也算得上一个名士,对于名士中流传的高估高卖也颇为熟悉。

襄楷在冀州是个名士,刘晔对这一点很清楚,刘晔还知道,襄楷不但学富五车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方士,对于星相阴阳之术颇有研究。

如果说这些就证明襄楷不是一般人了,那么他先后作出了几个令人侧目的壮举,更使他的名气达到享誉海内的地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