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光熹 > 分节阅读 141

分节阅读 1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马荷要见他妹妹的时候,糜竺早就为刘谦而展开地下活动,而今支撑徐州的陈登父子就在私下和糜竺建立了联盟。

有了糜竺和陈登父子时不时在陶谦面前为刘谦的美言,就使陶谦感觉到刘谦的许多缺点经过仔细分析后就变成了优点,这下子让陶谦对刘谦的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世上的事情就是如此,假如袁绍在年前联系陶谦的话,陶谦最多犹豫一下就会跟随者袁绍讨伐奸臣刘谦。非常遗憾,事情偏偏生在糜家和刘谦联姻之后,这就注定了逢纪此行不会成功。

五月九日,晨,南匈奴。

董卓的使者历尽万苦之后终于见到了匈奴人单于羌渠,羌渠虽然感到临时变换军事目标有点不快,但是想到董卓应承的重金和三辅无穷的财宝和女人,他还是爽快的答应下来。并且很快下达了军令,半个时辰后二十几万大军便向萧关而去。这次因为有董卓主动打开萧关,他们可以享受连他们祖宗都不能享受的盛宴,于是羌渠尽力的抽调族中的男丁,抽调的男丁比例几乎达到了四分之三。

他不知道,部族中有一个人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早就想把他干掉取而代之,这个人叫做须卜骨都侯。当时的匈奴人在就没有他们先祖那样不可一世,南北匈奴分裂之后,北匈奴一路向西迁徙而去,至于后来祸害罗马那是后话。只说南匈奴的光景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当时的南匈奴总人口也就是一百五六十万,可是南匈奴却时常保持着十万骑兵,这是他们一个穷苦的民族负担不起的。

养活不起就需要四处抢掠,这个道理在匈奴人看来简直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别看大汉虚弱至极也不是南匈奴可以招惹的,为此南匈奴没少让汉军教训他。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匈奴人感到羌渠单于老迈无能,羌渠只要一日在位就不能恢复祖上的光辉,于是须卜都骨侯就应运而生了。

光熹元年五月九日,下午未时。

凉州日勒要塞前生了一场不对称的大战,经过整编后的张掖军在贾诩破上老命之后,八万大军终于到达了日勒要塞。经过被俘的小部落头目的策反和马腾的反戈一击,数量几乎相当的羌族联军被张掖军击破,而后展开了大肆追击。

在贾诩成功诱惑下,配合上马腾等人人马后达到十一万的大军紧随直追。一方逃的亡命,一方追的咬牙,就这样双方在广袤的凉州大地上展开了追击战。几天后,张掖军尾随羌人来都羌人各个老巢,而后展开了更加不对称的屠杀抢掠。在贾诩宣布的按照级记功,谁抢到的财物女人归谁政策下,十一万骑军的潜力被完全激出来。让原来心中还为是曾经的同族而不忍心的新汉人,他们再也忍受不住送到手中的钱财,红着眼睛呼叫着向不久前还是一个部落的族人杀去。

经此一役,凉州大部的羌人不是惨死在屠刀之下就是变成了新汉人,只有极少幸运的羌人在张掖军的缝隙中成功逃出来,但是他们再也不敢在原来的土地上居住,只好向更加偏远的青藏高原上迁徙。但是,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幸福美满的游牧生后只维持了三年,三年之后,无数早就变成汉人的羌人组成一支支远征军,远征军用铁蹄差不多将青藏高原犁了一遍。不管是羌人还是原来过着原始社会的原住民,都被汉军的钢刀所屠宰而征服,完整的青藏高原提前一千多年正式纳入中央征服的统治,大汉的旗帜高高飘扬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第二百零八章 徐庶设伏

昨天晚上又遇到登6不上的毛病,这让偶无语至极,如果不出现意外晚上还有一章。

五月九日,司隶弘农郡几天前点燃的战火烧得更旺了。函谷关前,新安和陕县渡口前,三个通往弘农的关卡前都弥漫战杀气和鲜血。为了尽快打通去三辅凉州的道路,何进下令将东司隶其他诸郡的郡兵都征调过来,一时间河东郡、河内郡和雒阳尹的二万多郡兵都参与了讨伐战。在这一点上不得不称赞何进,他曾做过多年雒阳尹和司隶校尉,他当年在各地的布局终于派上了用场。

如此一来,何进命令六万并州军和两万多郡兵从三个地方猛攻汉州军,在八万人马惨烈进攻下,只有不到两万人马的汉州军分散在三个地方情况下,兵力就显得相形见拙了。好在弘农太守刘备善于收买民心,他6续利用朝廷的大义又招募来万余人马,暂时算是稳定住了局面,但是总体形势对于汉州军来讲还是不容乐观。

见新安渡口形势最为不利,刘备亲自来到新安渡坐镇,在他的鼓动下算是堪堪保住新安渡口不失。可是,每当刘备看到敌人利用强攻劲弩进行压制,然后一批又一批冒死冲锋时,他总感到口中苦涩之极。这些士兵再也不是纪律性不强缺少铠甲武器的农民,他们是具有完整装备并且身经战火洗练的战士,他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武器尽量减少他们的伤亡。与此相反的是他招募来的新兵,如果不是占据有利地形的话,这些新兵估计早就消耗一空了。

刘备见敌人已经冲过码头,快奔跑到第一道防线下边,而兵力稀薄的第一道防线的士兵完全不是敌人的对手,呼啦啦一阵子顺着战壕撤到了第二道防线后边。很快,第二道防线也出现了危机,刘备咬牙打出向后撤退的军旗,然后挥动了一面血红的三角小旗。

在军令之下,第二道防线的士兵纷纷抛出手中的武器扔向敌人,然后快转身而逃。就在他们跑出十步距离之后,只听空中传来一阵尖细的破空之声,只见密集的短小弩箭像下雨一般向敌人射去。简直是和弩箭破空声同时间,第二道防线前后的敌人纷纷应声倒下,在密集的连弩攒射下,很多敌人连惨叫都没有叫出来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由于连弩的威,敌人再次无奈的退下去,新安渡口前暂时恢复了宁静。刘备抓起身边的大海碗,一口气灌了两碗水,而后来到弓弩手那里再次确定连弩数量。当听说连弩最多能打退敌人两次进攻之后,刘备真想招呼大家撤到新安城去,因为刘备知道,如果连弩用完后他们用两只腿绝对跑不过拥有大量骑兵的敌人。

历史上的刘备就以善跑而著名,无论打多少此败仗,无论打多么惨烈的败仗,反正到最后刘备绝对会安然无恙,绝对不会被敌人抓住。大家不要小看这种逃跑,这很需要审时度势的功夫,如果不是选择恰当的时机是会出问题的,在战局没有彻底失败时逃跑那就会闹笑话,而在战局败得一塌糊涂时逃跑可能已经晚了,被敌人捉住的几率高达百分之五十。

刘备有逃跑的心思不假,但是他也有不逃跑的理由。第一,刘谦军法规定,除非上级下令让你撤退,否则的话就是死罪。第二,刘备认为刘谦看得其他,刚刚接触不久就委任他为郡守,这个知遇之恩是需要报答的。第三,这点最重要,郭嘉给他来信讲这一两天会有数万援兵到达,只有坚持住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为此,刘备只好咬着牙不断激励大家,为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战斗。

付出就有回报,刘备咬牙坚持到了今天中午的时候,他终于盼来了三万援军。通过援军负责人,一个比刘谦还要小上一两岁的徐庶口中得知刘谦已经取得了武关大捷,得知这个消息后刘备暗暗松口气,心中大呼这次的赌注终于押对了人。

刘备眯着眼睛看看已经转到西天的日头,心里暗暗盘算着他还要坚守的时间以及待会的演戏,这次演戏可是拿生命做赌注,一切都看那个小徐庶的本事了。

在大量战马参与下,三万步卒四日夜急行军四百里,到达新安之后立刻挖陷阱布置埋伏。他们虽然满脸疲惫,可是掩饰不住对即将到来战斗的兴奋,这些仿佛是用钢铁铸造的战士禁不住徐庶连连点头。徐庶曾经询问过许多战士,问他们是否受得了,而战士们的回答道,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四十里长途拉练,再增加六十里也不算个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