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光熹 > 分节阅读 139

分节阅读 1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些人就是没脸呆在冀州,而匆匆离开邺城的袁绍一行,在这些人中很少见到车辆和大批行礼。这是因为袁绍是个出手大方的豪士,为了不在冀州丢人现眼,他快的把一些笨重之物送人,有些轻车简行的味道离开了邺城。

骑在马上的袁绍面无表情,他现在终于后悔没有采用田丰的建议。离开雒阳之前,田丰曾经向他进谏,刘谦之所以能够快崛起根本原因并不是刘谦换天之举,而是小刘辨对于刘谦几乎言听计行,使刘谦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如果袁绍想快出人头地,就得放弃依靠袁隗支持的幻想,应该效仿刘谦改换天子的壮举。

田丰让袁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把小刘辨请到袁绍府上,利用颜良文丑等人的武力强行捉住小刘辨。在这种情况下,袁隗已经失去了退步,他只要不想袁家被诛九族就只有支持袁绍。如此一来,小天子在手的袁绍就可以利用天子这张牌打压刘谦,但是也不能操之过急,田丰有办法不用动用军队就能把刘谦拿下。可惜袁绍最终没有听取田丰的谏言,还是选择了依靠冀州崛起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他不由得又想起田丰对刘谦的评价,田丰说刘谦善于以势压人,将人逼入不得不选择屈服的境地,证明刘谦身边有高人。而之所以能够以势压人,根本原因还是在天子授权之上,如果刘谦没有天子支持,他就是去了名正言顺的借口,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造势也就失去了根基。

袁绍遥望原来越近的兖州,不由得想起了老朋友曹操,最后,他回眺望早就看不见的邺城,想起了被田豫讹诈走的颜良和文丑。

第二百零三章 李儒的对策

光熹元年五月六日,司隶黄河北岸的河内郡,周文王曾被囚居七年而彻悟后天八卦的羑里。

六万凉州铁骑沿着官道绵延二十余里,而骑军的中军位置上飘扬着一面大旗,上书一个硕大的董字。董字乜了一眼雄武不凡的大军,剽悍之气未失的肥脸上浮起几丝得意之色,而后手搭凉棚向前方遥望而去。他早就知道,羑里是司隶最北端的小城,过了羑里二十里上下就到了冀州魏县,他更知道羑里离邺城也只有百余里地。

忽然,前方差点占满官道的几列骑兵纷纷向一边靠拢,不一会硬是腾出足够几匹战马驰骋的宽敞马道,然后,几个面色紧张的斥候高举着令牌,喝叫着朝中军而去。

董董卓脸上的喜色立刻阴沉下去,他立即催动战马向前迎去。当他得知刘谦不但在幽州取得全所未有的大胜,并且成功迫使乌桓人和张举的余部投降。昨天,刘谦整顿后的汉州军高举太上皇旗号,分兵两路兵出幽州,一路约四万人笔直向南,而主力九万雄兵则朝着邺城而来。如果说这个消息就让董卓就大吃一惊,那么黑山十万大军归降刘谦的消息就让董卓有点心惊胆战的感觉了。

就在这时,一个董卓的亲戚嘴吐白沫的将刘谦攻入三辅的情报松了过来。原来,在刘谦攻打潼关时,董卓的这个家亲戚恰好从雒阳城准备回凉州老家,他因及时隐藏在隐秘处而躲过一劫。他得知刘谦带三万大军夺得潼关并且出兵三辅后,当即沿着小路逃窜了。逃窜途中他认真考虑半天,认为返回潼关去西凉就是送死,不如以最快的度把这个消息传给董卓。要说此人也算运气不错,他经常随董卓来往于雒阳与河东,因为中途正好经过弘农,故此他对这一带的路径还算熟悉,为此轻易的从小路过河到了河东,而后又从河东日夜兼程到河内追上董卓。

董卓听完斥候回报当下就有收兵而回的意思,听完他亲戚带来的惊天秘报,一下子被吓出一身冷汗,浑身的肥肉都跟着颤抖起来。不过长年的习惯让他还没忘记把李儒请过来商议一番。李儒听完之后也是暗暗吃惊,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情报而不生误判,他亲自把斥候等人叫来详细的询问一遍。之后,他思量一会就向董卓献上三计。

第一,他让董卓马上联系早就准备好袭扰并州为董卓制造出兵借口的匈奴人,增加重金诱惑匈奴人以最快的度出兵三辅,因为此刻三辅最北端的雄关萧关还在董卓的手中,他猜想刘谦也料不到匈奴人猛然间会从萧关来到刘谦面前,他觉得此战胜利的把握颇高。

第二,派素有巧舌之称的李肃立刻去兖州濮阳会见袁绍,以眼下是消灭刘谦最好时机为诱饵,提出如果董卓灭亡后刘谦就真的铸成大势,他们将再也找不到而今如此好消灭刘谦的机会。如果袁绍犹豫不决的话,就让李肃去见曹操,请曹操为袁绍将唇亡齿寒的道理,力促袁绍下定和刘谦决裂的决心。

而与此同时,李儒会亲自去豫州面见袁术,尽力敦促袁术也扯起反对刘谦的大旗。如此一来,袁家的势力就被全部调动起来,以李儒的计算,最少能够汇集十万大军。有这十万大军参战,反对刘谦的势力就会达到三十余万,就是没有匈奴人出兵三辅,他们的胜算也是极高。除此以外,只要袁家势力和董卓结成联盟,袁家势力必然会伸出援助之手,为董卓提供董卓担心供给不足的粮草。

第三,李儒怕刘谦势力太大六万骑兵不是刘谦的对手,希望董卓将六万骑兵立即后退到黄河黄河南岸,不然最后落入刘谦的包围圈那时候就迟了。另外,李儒认为斥候从邺城打听到刘谦拥有一支强大水军的情报不虚,万一让刘谦的水军腾出手来切断了黄河,那个时候不用刘谦进攻,恐怕吃不上饭的士兵就自己散伙了。

另外,李儒认为三辅的汉州军一定是来自南阳郡,而兵力也不会太多,他们之所以打出刘谦的旗号就是为了故意迷惑视听,现在刘谦的主力绝对还是在冀州。刘谦用兵善于长途奔袭,在不了解刘谦具体动静情况下,让董卓分出数千死士在河内险关阻敌,为其大军渡河争取时间。

董卓听完李儒的分析及建议心中大定,情况紧急之下也不敢耽搁,他立刻亲自送李儒和李肃两人出,而后指挥大军立刻回头。

可惜,李儒虽然自认为他很了解刘谦,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对手早就从贾诩变成了郭嘉,因此他猜错了。他更不知道有一个以前暗算过的老对手已经回到了凉州,用老狐狸特有的计谋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并且在昨天已经取得了基本上的胜利。就因为如此,董卓的老巢就完蛋了,不久后的董卓和他的数万凉州骑兵全都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