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汉光熹 > 分节阅读 135

分节阅读 13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跟前驱使。”神情低落的郭汜闻言神情不由一动,当即对着慷慨激昂道。说完转头望着6续归队的士兵,咬着牙眯着眼道:“如果那个不知趣,非要和郭某前程过不去,郭某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上。请先生放心,郭某这就去整顿队伍,一定会送个骠骑将军一个满意的答复。”

郭汜整顿完军队,而后协助单福把他剩余的部队打散再编制到汉州军中,这才得空随着单福求见刘谦。

刘谦给郭汜的印象很年轻,但是其身上散着淡淡的威压,让郭汜一点也不敢小看这个年轻人;第二个印象刘谦很勤政,随军途中案几上竟然置放着高高一摞文书,他走进大帐的时候,刘谦依然在埋头奋笔疾书;第三个印象是刘谦虽然威严但也不乏热情,因为刘谦先是用惋惜的口气斥责他不识时务,明知大军即将到来时居然还敢出战,为此造成两军伤亡万余人。稍后,刘谦表示刘谦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内战,除了损耗大汉国力之外没有一点好处,故此对他在刘谦到来之际当机立断投降表示了肯定,不然还会造成更大数字。

“如果昨天你投降的话,本官马上就能授予你中郎将之职,可惜了。”

这句话不啻于九天神雷,一下子将郭汜震得只想吐血,让原本就懊悔不已的郭汜差点大叫后悔药在哪里。好在刘谦接着又说了一句,让郁闷要死的郭汜从新看到了希望。

“不过,今天你也有些功劳,按道理应该行赏,只是这些功劳还不够给你升职。嗯,这样吧。”说着,刘谦从身边亲兵腰间随手摘下一把装饰不错的佩剑,“呛啷”一声抽出一把寒光森森的钢剑,摸着剑刃上的缺口深情道:“这把剑跟随我许多岁月,今天就赐给你了,记住了,这是我第一次赏赐别人随身之物。”

当郭汜从刘谦大帐中走出时,他心中的失落早就不见了,反而充满了兴奋和欢喜。刘谦答应他,只要他听从刘谦的指示好好干,等这场战役结束时,一个中郎将职位肯定是跑不了的。他一路上抚摸着刘谦赐予的宝剑,心中不断感叹着:“骠骑将军是个不错的主人,跟着他混一定没错,我td为啥不早点投降要是昨天投降的话今天的赏赐绝对会更加丰富,哎呦我的中郎将啊”

待郭汜离去,刘谦很认真交给单福一封信,单福有点疑惑接过来一看,立刻失声叫了声“娘”,眼泪刷的就流下来。看完信,他二话不说跪倒在刘谦身前,刘谦拦都拦不住,“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神情庄重道:“徐庶不孝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别人家孩子侍奉在父母面前尽孝,而徐庶为了朋友义气却四处逃遁,这一去就是三年没有音讯,让母亲大人一人寡居在家为碎了心。

感谢校长派人为徐庶销了案,感谢校长把母亲大人接到西鄂刘府安置。学生身无长物,只好终身为校长效忠以报答校长的恩德,望校长莫要见怪学生蠢笨。”

“哈哈哈哈别人看不出,我却知道元直的才气这次你施展的虚虚实实之计可把郭汜骗得好苦,要不是你将实情透漏给郭汜,他会安心和你们出来作战吗正因为你料中郭汜心思,让他把实情当成虚张声势的恐吓,他才会把握十足的出来决战。

正是你昨天在郭汜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让他心中早早思考过我带军出现后可能生的形势变化,让他认为跟着我们才是未来唯一可取道路,他今天才回如此干脆利索的投降,而使更多的汉家儿郎性命得以存活。

呵呵我说的对不对告诉你,眼前我麾下正缺少人才,既然你自投罗我岂有推诿之礼还叫校长吗”

“徐庶拜见主公”

“好快快起身。元直你也知道,我们当前局势还不算太妙,处处都是危机,时间对于我们宝贵得很。我不能在这里久停,需要立刻出兵抢占陈仓。你呢也有重任,待会你带着三万步兵加强函谷关一线。只要我拿下了陈仓,就会立刻将我们大胜的消息传遍天下,以取得大势,那时函谷关一线就危机了,所以你肩上的胆子也不轻。”

“学生一定不辜负主公的信任”

第一百九十七章 端午节中的邺城

汉代端午节已经属于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子,在这一天,人们会用五色丝线缠在胳膊手腕之上,以求避免兵器、鬼怪、瘟疫等伤害,还有祈福家中长者健康长寿之意。因此,五色丝线后来也叫辟兵缯、长命缕和续命缕,这个汉家习俗生命力顽强,一直延续到现在。

除了五色丝线之外,汉代还有佩戴五色缯和在门口悬挂五色印用来辟邪。五色缯是用五种颜色的丝帛折叠为方形,佩戴于胸前,五色必须遵守天地五行要求,用青赤白黑四色把黄色围在中间;五色印是用桃木做成的印章,宽三寸,长六寸,用朱红色的丝绳挂着门口,表示驱除恶鬼和邪气。除此以外,还有一种五彩丝线制成的手镯叫做“条达”,它是上层人士的互相馈赠的礼品,端午节这天,上层人士相互拜访时用来社会交际。

在当时有一种现在已经消失的习俗,那就是在端午节吃猫头鹰。在古人心中,端午节的邪气不仅体现在自然疾病方面,还有行为中的残忍不孝也需要祛除。古代传说,小猫头鹰出生后就会吃掉母猫头鹰,这种行为在奉行以孝治国的汉人心中是绝对不能饶恕的,它代表着一种邪气。

为了对付恶鸟猫头鹰,汉代端午节有一个特殊的官方仪式,在这天皇帝命令天下百官必须喝枭羹,直白来讲就是喝猫头鹰煮的汤。居住在京城的百官就会在宫中赴宴,品尝天子赐予的猫头鹰肉汤。而各地州郡也要主办喝猫头鹰肉汤这种仪式,用来彰显,为了弘扬孝道天子和士大夫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当今冀州牧袁绍是名士中的名士,如何会忘记这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仪式,为此,早在几天前袁绍就派人四处扑捉猫头鹰,终于满足了端午节午餐的需求。

而今,袁绍红光满面的在州牧中厅宴饮一众冀州官吏。笑谈中,袁绍时而大啖几口猫头鹰,时而频频举杯用华丽的祝酒词对众人劝酒,在袁绍带动下,宴席间的气氛就像天气一样热烈。

袁绍看厅中众位其乐融融的表现,微微颔表示心中的满意,就是通过属下幕僚的通力合作,他一步步在冀州站稳了脚跟。几天前,何进派人送来天子的诏书,正式承认袁绍的冀州牧合法地位。如果这些还不值得高兴,那么在叔父袁隗授意施压之下,青州牧龚景和兖州牧张邈也来信向袁绍示好,表示当讨伐何进之时两州兵力都可以供袁绍指挥,这个远远过他想想的大礼如何不让袁绍心怀大开

想到此,袁绍不禁瞥了田丰两眼,心中对古板的田丰多了几分好感。田丰在雒阳时提出,党人对何进逼迫过紧,必须加强对何进行动的监控以防何进狗急跳墙。袁绍当时对田丰的建议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屠户出身的何进应该没有那么大的胆量,要知道自从光武中兴还没有生过类似事件,不过他认为注意一下何进的动向也不是什么坏事,临别时还是将这个建议小心的说给了袁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