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烽火 > 分节阅读 194

分节阅读 19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杨山松还给万元吉去信,告诉他杨嗣昌病逝了,让他来帮忙。不过就算是万元吉来也没有用了,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能获得兵权,兵权得让出这是无疑的啦。

而杨嗣昌派人送去燕京关于张必武与李自成联合的信真的送到了吗不并没有

杨嗣昌的使者在送这些东西,虽然有偏将护卫着,可是他们却遇上了张献忠的人马,被张献忠的人马一杀之下,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去,全都被杀了。

而这一支人马的主将正是张定国。部下搜出了文件,交到了张定国的手上。

张定国急忙是拆开来一看,他不由一惊原来张必武与李自成是有联盟的啊

艾能奇正在他的身边,他也看了,他说:“宁宇,这些东西都必须尽快地交到父帅的手上才行”

张定国便把头一点,说:“好的我把此封信交给父帅”张定国心中却在想着,这一封信绝不能落到了官府手中,看杨嗣昌的口气是想要通过这些来弹劾从而定张必武死罪呢

张定国想到张必武屡次放过他,他想报张必武的恩,所以他要求张献忠不能让这些信落到官军的手中。

张献忠拿到了张定国所给的信件,他笑了,说:“张必武,你这个龟孙子啊你居然是与自成有联系啊哈哈李自成啊李自成,说不定你就是一直怀恨于心,见不得俺老张比你威风老张的这些败仗都是你与张必武等联合所致的”

说到这,张献忠不由是紧紧地捏着胡须了,他看着这些信件,随之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此时,张定国便说:“父帅,请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把这些信件交到官府的手中啊张必武几次对我有活命之恩,我想以此来报答他”

张献忠看着张定国,张定国可是他的义子兼爱将啊可不能寒了他的心何况张献忠想到了,把这些东西给藏起来,以后要是张必武有份带兵追剿他的话,他就以此来相威胁到时到了必要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将是致张必武于死地的罪证呢

既然如此的话,何不卖个面子给张定国呢暂时把这些东西给收起来,等到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想到此,张献忠便说:“好的宁宇,我就给你面子不把这些东西交到官府手中了”

张定国不由对张献忠接连道谢的。张献忠是得意地一笑,他是一石二鸟能得张定国的欢心,又能紧握住张必武的把柄。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主动请战

在旁的张可旺已然看出了张献忠的心思,他当然是不会说出来的。

此时,探子来报张必武已经是率军返回到了灵宝三县之地了,而且张必武似乎不想参与剿贼的作战之中,他想的就是北上去支援辽锦,所以有奏章上呈崇祯了

张献忠笑了,说:“好算他张必武识相呢那就不必理会他了我们就与左良玉和丁启睿斗上一斗吧就看谁胜谁负”

张必武对于他的罪证被张献忠所拿着,以后将受到张献忠的威胁,这一点是不知道的。

袁体庵前来向张必武告罪,因为他是受了杨嗣昌的威胁前来监视张必武的,他的家人被杨嗣昌给扣下了,现在杨嗣昌一死,他的家人这才得已释放。

可是袁体庵还是为自己所为而深感抱歉,他自然是要向张必武说明情况了。

张必武其实一大早就知道袁体庵从杨嗣昌那里过来是有问题了,可是他知道袁体庵不是那种为了钱财而动心想害人的,一定是有什么事让他不得不为之。

现在真相大白,是因为他的家人被用来做威胁,所以他才做出了这样的事来。张必武没有怪他的意思,因为换作张必武,他的家人被别人捉起来以威胁,让他去害一个不熟的人,他是毫不犹豫去做的。

而此刻,袁体庵被张必武的宽容大度所感动了。他便决定,他要为张必武效力,何况现在国家有难,能救国家的就是张必武宽容大度远比能力要重要这就是袁体庵的观点。

张必武便让袁体庵去给卢象升医治,甚至于对袁体庵说出了真象卢象升并没有死

袁体庵惊得是目瞪口呆的,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原来杨嗣昌一直在寻找着的就是卢象升,就是想确认卢象升有没有死

袁体庵也不多说什么了,他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卢象升给治好他就算是治不好,也会去请他的好友,将卢象升给治好。正是因为袁体庵把卢象升给治好了,在清军第五次入犯大明的时候,多亏了卢象升和姚东照率领的三府子弟帮助张必武大胜了阿巴泰所率领的清军,当然这是后话,后面会加以叙述。

张必武现在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松锦战役上了,他给崇祯上了一份奏章。

张必武之上奏章想要去与满清对抗,因为他害怕会被派去与李自成作战,他宁愿披重甲与满清拼死一战,也不愿与李自成相斗。

最新的消息传来,洪承畴所率的明军首先是出师不利,总兵杨国柱中箭身亡。清军避而不战,等良机以破明军。

明军粮饷所在地,笔架山遭受到了清军的突袭,崇祯辛辛苦苦积累了一年多的粮饷随之毁于一旦。

作为监军的张若麒镇守笔架山,却不去救笔架山,也不顾众军,他搭载着小船离开,那些围过来的明军就被船强行给辗压。有攀上来的,全被砍断了手。张若麒的败逃,更加令得军心涣散,明军才会赴海者无数。

明军因为没有粮食不得不突围撤退,本来是相议好共同突围的,可是没有想到大同总兵王朴这个胆小鬼最终还是害了十三万精锐,王朴的率先而逃,令得明军是争先恐后的逃跑,于是整个明军就是溃不成军的。

一整套的突围布置全都是化为了泡影,明军兵败如山倒。尤其是在海边被淹死的明军就有两万三千人清军根本就不经受到明军多大的抵抗,明军只知逃啊逃的他们还怎么和清军拼命呢

只有三万多残军随着吴三桂、王朴等一起逃回了宁远,王朴被崇祯下令给捉了起来。崇祯很是恼火,当初卢象升就屡次地说到王朴身为一镇重兵不堪重任。

可是崇祯却因王朴手中有重兵,不忍对他处罚,又任大同总兵已久,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