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烽火 > 分节阅读 134

分节阅读 13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承恩出来了,说:“小靳啊,小心啊可不能让公主跌倒了”“是王公公”靳公公向王承恩一回头,他就立即跑了,去追公主了。

其实公主并没有跑远,她是躲在拐弯角偷偷地看了一眼张必武,不知为什么芳心是一阵阵的乱跳,或许她已是情窦初开了。

靳公公过来了,公主问他:“靳公公,他是谁啊”靳公公回答:“大英雄张必武啊现在他可是火遍了整个大明啊人们都在交相称赞他呢”

“大英雄”公主一听不由是点点头,虽然她并不知道大英雄具体是什么,不过她说:“能为父皇分忧的就是最好的这样父皇就少艹劳国事就能多和我、母后、皇弟们一起玩了”在她的心目中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大英雄。

靳公公则是一笑,没有反驳也没有多说公主。

另一方面,张必武问:“这是哪位”王承恩回答:“这是皇上的次女坤兴公主”

张必武想起以前读史过的崇祯的长女夭折了,而次女就封为坤兴公主,后来李自成攻打燕京时,崇祯斩断了她的一只手,至于人们所熟知的长平公主封号,这是清朝入关之后,由清朝改封坤兴公主为长平公主的。

真没想到这位就是长平公主啊不过还只是个小女孩子呢

张必武没有想到的是他与坤兴公主,也就是以后的长平公主有瓜葛,要不是因为长平公主和靳公公帮他的话,张必武在以后不知会被崇祯斩了多少次了坤兴公主也给张必武带来了一些痛苦的回忆,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就顺带提一下张必武与坤兴公主的初见,以做以后故事情节的铺垫吧

王承恩依崇祯的吩咐对张必武好一番安抚之话,末了,他看看左右无人,这才低声地对张必武说:“必武啊,你的三地兵备道之职本来是可以的只是高起潜你懂了吗”

张必武明白了,全是高起潜作怪,他让自己不乱说话,就是这个理,只是刚刚立下了大功,他想害也害不了张必武。

张必武向王承恩请求道:“公公,我叫你帮我一个忙好吗”说着,张必武就掏出了一锭的银子来往王承恩那里塞。

王承恩没有接,他是直视着张必武,问:“不知守备大人要我办的是什么事”

张必武便回答:“我想请公公帮我把我的官印刻得比寻常的尺寸要不同官印尺寸可以小一点也无所谓毕竟我怕啊我这人特胆小”

王承恩听到了张必武所说的话,他就明白了,张必武是怕有人用假官印来冒充,从而害他,所以张必武想要预留一手,让人害也害不了。

王承恩已了解了张必武的心意了,他便点头,说:“好的守备大人,你就放心好了我一定会办得漂漂亮亮的”

张必武急忙作礼:“公公,你不要叫我守备大人了,直呼我为国雄就可以了要不,叫我必武也可以”

王承恩同样是笑了,说:“好的国雄你吩咐的事,我会办好的”王承恩便去了。张必武是感谢他的,他也信步离开了。

当张必武拿到官印的时候,他的官印是比正规的尺寸要小一点,这是偷偷进行的,要没有王承恩打招呼,这是办不到的。所以没有人知道。

正是张必武做出了这一个改动,令得他以后与张献忠交手,杨嗣昌想害他的时候,逃过了一难当然这是后话,在后面会有所叙述的。

由于有高起潜和杨嗣昌一起从中作梗,崇祯不是不知道,只是因为他宠爱杨嗣昌和高起潜,他不可能为张必武责怪宠臣,他就装作不懂。

杨嗣昌只是让张必武从千户升到卫指挥佥事,张必武立下大功,不说一个小小的指挥佥事,就算是指挥使,或者是游击将军,参将都是可以的,可是没法子,杨嗣昌可不想让政敌得势。

张必武回到住所的时候,有文官拜访了他,他们先是客套话,张必武智擒温体仁,为国除大害。此时,文官们才显出了真面目来,他们说的是想要张必武要站位正确,他该加入哪个党派,这将关系着张必武以后的仕途。

对于朝内的党派纷争,张必武是知道的,他并不想参与之中,可以说他是极其讨厌党派之争的。张必武辛苦地应付这些文官,终于是把这些文官送走了。

张必武不想卷入朝中的党派之争,他在想着有什么法子可以逃离是非之地,张必武是可以离开是非之地,不过他将进入一个更危险的境地。

张必武有大难与崇祯皇帝的戒烟令有关,辽东的官兵是嗜烟如命,一听说皇上亲下谕旨禁烟,要是吸烟者斩常年的欠饷令得士兵们是怨声载道的,现在又不让他们抽烟,这还得了啊

第四十七章 兵变

就是因为崇祯的戒烟令,在山海关不远永平府管辖下的抚宁县发生了兵变。指挥使也被哗变的两千士兵给绑了起来。这一急报得已畅通无阻地报知崇祯。

毕竟永平府辖下的抚宁县临近燕京,事关重要,稍有变故就会危及京城啊。而且又近山海关,要是牵涉到山海关,会令得关防松懈,从而让关外的鞑子有机可乘所以事关重要啊

有消息称,满清有人潜入了两千人中要煽动他们投降满清。是的那是孔有德的手下。皇太极私自召见过孔有德,让他暗授计宜,孔有德依计而行,这一次的抚宁县士兵哗变就是在满清精心策划之下的产物,目标直指张必武。

崇祯明白一扯到了满清,必须要尽快地平息才行。

崇祯为此事急得团团转,虽然说兵变的主要原因是索饷,可是他们听闻了禁烟令后开始哗变,这是导火索啊。

事关重大一旦有边兵哗变以叛敌开了个头的话,那么事情就接二连三的发生了,到时就难以制止了。

何况在崇祯四年时,孔有德发动了吴桥事变,直到崇祯六年才平定,最终孔有德却去投了后金,还带去了红夷大炮、火器等先进的武器,让满清得已研究,并且开发出红夷大炮和火器等,使明军失去了火器的优势。

崇祯想到此处,他又怎么能不担忧呢他可不能再让这一件事发生了变得和孔有德一样不可收拾。

高起潜想到张必武没有听他的话,反而想为卢象升翻案,他就想乘现在张必武还没成气势,乘此良机把他给除了,何况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