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武医官道 > 分节阅读 536

分节阅读 5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换一批吧,这批不行。”

周璇笑容一僵,苦涩的从公文包里又摸出一叠打印整齐的文件:“这我另外备份的5个候选村。”

刘羽接过一扫,心底哼了声,早准备好了怎么不拿出来周璇是个通透人,准备了两手,一手是容易打造的几个经济较好的村。一手则是几个相对落后的村。

刘羽飞快扫过这几个村,微微颔首之余。也感到相当棘手,他们几个村,多半都是穷山沟里的村,有的去镇里,要走上四五里路,还有的三面环山,能种的田都没几个。这要打造起来,效果那是杠杠的,这种鸟不拉屎的村子都发展起来了,其它的存在多少该受到鼓舞吧

蓦地,刘羽发现有个陆家窑的村子,正是天台山上的陆小倩村子,这个刘羽摇摇头就否定了,到时候天台山会开发成旅游区,这个村子靠近那里,多少会受益,将他打造成示范村,也没有示范意义。

最后,刘羽忽然发现了一个有点眼熟的村子,那就是五福镇的牛千村,曾经在全县都红火了一把的示范村,如今却没落得被其他村远远抛下。

五福镇十八村曾经大面积引进板栗这种作物,一度红火过一阵,但随着时间推移,这股劲过去,大片的板栗山就荒废了,卖也卖不掉,打下来又费力气,加上农村空巢化,村里就剩下些留守老人和孩子,基本没什么劳动力可言,长出来的板栗除了打下一些,其余的都烂在树上了。

而作为当初板栗种植示范村牛千村,就成了最大的受害群体,山上清一色全是板栗树,甚至许许多多的耕田也被退耕还林,种植板栗,后果就是,这些田不许再被开垦成为田地。

牛千村的现状,与政府的引导不无关系。政府没有对未来做好详细预料和分析,或者说,分析出来了,但当时的官员为了眼前利益,装作没看到,无节制的鼓励农村种植板栗,以至于造成如今牛千村的农民,有板栗没地方卖,想种田没地方种的尴尬处境。

从资料上看,他们村的大米,一大半要从外面买,基本是从隔壁几个村廉价买来的,住在大山沟的人,却需要从外地买米过活,不得不说,牛千村的情况差到了极点。

望着牛千村的烂摊子,刘羽头皮发麻,他都不知道这样一个烂到穿底,连基本农业耕地都大片失去的村子,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农村农村,失去了耕地,还是农村么

可不管怎么说,牛千村就是他治下的村子,牛千村的村民,就是他治下的百姓,即便现在不想正事牛千村,迟早有一天要面对它,所以,与其现在逃避,倒不如趁现在下口狠气将牛千村搞起来。

咬咬牙,刘羽手指点在牛千村上:“就它了”

周璇侧目一看,狠狠吃了一惊,心道,该说新县长不知天高地厚,还是该说他有魄力呢到底还是新县长太着急了,想打出一番事来,选择牛千村这个地方做示范,实在太失策。

送走周璇,刘羽立即吩咐韩水星去安排,组织考察队去牛千村实地考察。

韩水星当即认真去办,此时的韩水星颇为心虚,佳远为什么黑刘羽,说起来,他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十万块,造成不小的误会,所以,韩水星挺担心哪一天被揭穿了,刘羽会怎么对他。

目光微闪,韩水星觉得有必要暗中掌握一点把柄了,万一不对头了,也许能就一命。

第二天,由刘羽、农业局、五福镇委书记以及随行人员组成的考察团来到了牛千村,进行实地考察。

牛千村在大山深处,三面环山。每座山都是高达100米以上的大山。村子沿着山沟里流淌下来的小河建立。大概一百来户,是个大村子。水泥路从外面一直通到山里面,除了路边平整的地方看得到几亩田,其余的山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板栗树,形成了一片单一的种植林。

现在七月份,是板栗结球的时候,一颗颗小拳头大小的青色刺球挂在树丫上,等九月份。当这些青色刺球变成红褐色时,刺球会裂开,那时的板栗也就熟了。

一行三辆车,安静的驶入了村里,对于轿车这种在镇上才能看见的稀罕物,农村的小孩和老人们纷纷好奇,小孩们追着车跑,老人们则交头接耳,尤其发现车上下来一个个气度不凡的外来人时,更是觉得要发生大事了。

村支书牛福进早在一座小桥口侯着。身边还有村主任,他们昨天就被镇党委紧急通知到了镇里。镇党委书记姜涛亲自跟他们俩开通气会,做好迎接安排,他们也的确尽心尽力迎接了。

这不,在小桥头,两人搬来一张不知多久没用过的宣传栏,布满了斑驳的痕迹,虽然是洗过并且晒过的,但根本洗不干净。在宣传栏上,挂着一条大红色的布,颜色略有些褪色,这是牛福进没法子,从媳妇儿二十年前嫁过来穿的大红褂子子上撕下来的。宣传栏的正中央,则是一块粗糙的红纸,上面歪歪曲曲用毛笔字写着“欢迎县领导莅临指导”。

对牛千村来说,县长来实地考察,堪比一场大地震了,由不得他们不重视,但牛千村太穷了,穷到连欢迎也只有这个的份上,如果有足够的钱,他们何尝不想弄个盛大的欢迎仪式,给县长留一个好印象

镇委书记姜涛定睛一瞧,好悬没眼前一黑,吐出血来,你们两个蠢货啊县长能亲自视察你们村,这是多大事你们就弄这个给县长看没钱你们俩蠢货不知道吭声么镇里是穷,但没穷到连县长的欢迎仪式都省钱的地步

说这两位是村书记和村主任,其实跟农民没多大区别,穿着,样貌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地村民。

刘羽瞧着俩老实巴交的农民,局促不安的扶着一块大宣传栏,心里一阵难受,真是穷的啊

“这谁写的字”刘羽走过来,尽量亲切的与两人交流,随手指了指歪歪扭扭的毛笔字。

牛福进面庞肌肉抖动,显得很紧张:“是村里的老四爷,以前是教书的,我是他学生。”

“字,不错。”刘羽笑道。

牛福进讪笑道:“县长,老四爷跟昨天刚来的外孙女,上山去花生地扯草了,这会怕是来不了。”牛福进额头冒冷汗,早知道县长对这几个字儿看得顺眼,就该把老四爷捎上的,瞧这事办的

“无妨,晚点见也行,牛书记带我们去山上看看。”刘羽只是随口一说而已,真没心思见什么老四爷。

在牛福进的带领下,一行人先在村里走动了几步,随后沿着一条土路上山。这条土路是被抢着收拾过的,路边的野草有明显被扯掉的痕迹,路上的石子也尽数被扫到了地沟里,牛福进是上了心啊。

刘羽一行人上山,站在一个小山包上,刘羽四眼望去,到处都是碧绿葱葱的板栗树,占满了全山,仅有少数不适合种树的洼地,被人开垦出来抢种了花生和黄豆之类的作物,但也非常稀少。曾经这代表着牛千村繁华的板栗树,如今却成了他们最大的负担,挤占了他们田地。

也许现在还好,由壮劳力外出打工,带来收入,买点米不算什么,但以后呢这批壮劳力老了,回到村子以后,他们也继续买米吃饭吗当城乡一体化结束,外面需要的劳动力减少,他们回到村子时,难道要靠着以往充当劳动力时的钱买米养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靠着山水,却啥也吃不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