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分节阅读 211

分节阅读 2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军能够负担的极限。

在民众的物资损失方面,同样巨大,整个东北地区成为大战场,百姓们遭遇了俄军的烧杀掠夺,生活极其困难,许多村庄被毁灭,出现了许多流民,据初步统计,仅在辽宁一省,就有一百三十多万流民,吉林省也有八十多万人无家可归者,黑龙江被俄军占领的时间最长,祸害最烈,城镇的损坏最严重,先后有三百万百姓辗转流离,居无定所,这些人,失去了家园和土地,需要国家政权的紧急救援。

自古以来,流民和疾病的传染相关,东北地区在八月份以来,就一直有传染病在流行,到了十月份还不停息,让主持各省临时政务的官员们十分头痛。根据王梁情报网的不完全统计,在三个月里,已经有十三万的百姓死亡。

也因为这些,加上历史的原因日本侵入东北的甲午战争东北地区的治安工作很混乱,许多土匪还在兴风作浪,扰乱地方,采用恶劣的方式,强抢,截道儿,绑票,偷袭,不仅侵犯那些富裕的家户,也侵害最普通的穷人,俄军失败以后,到处丢弃了许多的枪支弹药,这成为土匪兴风作浪的另外一个诱因,掌握了大量武器的土匪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抢劫城市。最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一是一组数据。在三个月来,东北各地汇报向奉天为中心的行政机关的土匪伤害案件,有三千三百余起,其中,百姓被杀四千二百九十一人,受伤两千四百多人,财物损失八百万银元。另一个事件更加触目惊心,一股土匪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武装偷袭了吉林省的省会吉林城,破开东门,杀进了城中,抢劫财物,杀人放火,烧毁房屋三百多间,抢走妇女一百多人。城防司令。驻军的一个地方警备连前往平叛,反而被击败,伤亡过半。恰好吉林城的知府,清廷任命的胡某官员举轿回城,竟然被土匪包围格杀,将尸体抛弃在街头。引起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时,群情振奋,要求新军栗大帅回师剿匪。哈尔滨城更是混乱不堪,因为城池遭到了俄军的严重破坏,城墙倒塌,完全没有了防御力,结果,是农村和郊区的土匪横行霸道,肆意攻击。

在农业方面,辽宁南部一带的重要粮食产区遭遇了今天的旱灾,严重减产,许多地方甚至绝收。夏季的庄稼收成不好,直接影响了新军的扩军备战,目前,新军的粮食储备已经减少到人均三百斤,不能支持到明年麦收。就是新军夏季里争取时间插的夏甘薯,也因为后期的干旱,很少收成。其实,新军的粮食供应,更多的是依靠俄军中的缴获,但是,大战已经结束,缴获不可能了,俄军战俘数十万人的粮食消耗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原来,全国各地向东北主动运输的粮食也是重要的来源,可是,最近一段时间,这个物资来源忽然中断了,情报显示,清朝廷开始在暗中执行一项针对东北的物资禁运政策,具体的执行人是天津驻扎的袁世凯和北京的负责人刚毅。军机大臣赵舒翘在两地间奔走往来。所有的物资都被扣押,西太后亲自颁发命令,叮嘱两地的官员组成严密的封锁线,试图从经济上遏制住新军的发展势头,实现对他们的控制。现在的清廷对待中国新军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儿,原来对俄罗斯灭亡国家的担心已经被新军势力膨胀,严重威胁清帝国皇权的心腹之患的焦虑所代替。清廷绝对在对俄谈判中,采取必要的缓和措施,将主要矛头针对新军。这些情报,在善于渗透和侦察的新军情报总局的系统侦察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工矿企业才开始起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上也非常粗制滥造,需要先进的精细的技术来指导。东北地区的经济非常不好,已经难以支持长期的战争了。

在此等的前提下,栗云龙最终确定的战略是,缓取失地,能够以谈判的方式收复则收复,不能的话暂时不要,先稳住俄国,最关键的是要从俄国搜刮点儿赔款。急于收复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失地虽然很长面子,可是,会给清廷过于强悍,尾大不掉的忧虑,会过早地激化矛盾,引起内部争端甚至战争,也会更深地打击俄国,在面临日俄两国的军事夹击态势中,不要过于逼迫俄国还是需要的,中国新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日本,而且,日本当然是比俄国更具有危险性的国家,民风刁蛮凶残,军队善于苦战,是中国的头号敌人。适当减缓对俄国的压迫,也会减轻未来中日战争中中国新军的背后环境。

从经济方面的考虑,是欧阳风参谋长提出来以电报的方式发来的,让许多人为之震惊。他说,收复百十万平方公里的寒冷地带的领土,在经济上暂时无法开发,反而是一项经济负担。他的话让栗云龙等人茅塞顿开。

五章,剿匪黑顶山

中国新军在黑河会议以后,随即将其他师团按照计划向南撤退,军部撤向哈尔滨,孙武师团,曹福田师团,白强师团,分散成营级别的战斗单位,展开宽大的正面,开始由北向南,进行扫荡,目的是平定黑龙江省的土匪和残余的俄国败军,自孙吴城向东到同江城,浩浩荡荡的数万大军缓慢前进,逐渐通过附近的城镇,寻访当地的百姓,查找土匪的痕迹,一旦确定,就纠集附近的兵力围剿,当然,在策略上,新军非常注意尺度,一般的土匪,派人前去招安,好好劝说,要求其缴纳武器,主动投降,若其不服才加以武力,少数民愤极大的土匪,则毫不犹豫地武力解决之。

应该说,部队的清剿任务完成得相当顺利,一听说是中国新军的主力师团来了,吓得那些土匪一个个屁滚尿流,有的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有的一见新军派出的代表就哗啦啦投降了。将土匪招安以后,挑选其中的一些精壮补充进军队里,其余解散回家,少数血债很多的,则审讯以后击毙。

凡事都有例外,在伊春城以北一百多里的大黑顶山,就出现了意外,土匪异常强悍,和新军一个团打得难分难解。

大黑顶山是黑龙江省一个普通的山脉,海拔1047米,在汤旺河的东面,方圆数十里,本来默默无闻,可是,{奇}自从一股胡大麻子的杆子拉起来以后,{书}一直就餐成为清朝官府的化外之地,{网}胡大麻子又叫胡大疤子,眼睛细小,身材魁梧,脸上横着一刀十多厘米的刀疤,是早年在江湖上混的时候受的伤,今天四十三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带领亲兄弟四个,依靠原来的土匪旧部,借着甲午战争日本兵进入盛京,整个东北大乱的机会,哨聚一帮江湖人士,竖立起九诚意的旗帜,以大黑顶山为据点,向着四处活动,招兵买马,吞噬小股黑道力量,逐渐将势力扩展到上千人马,俄军侵入以后,胡大麻子有奶就是娘,投入到俄军门下,为俄军征集粮草,哨探路面,侦察情报,成为卖身求荣的奸细,再以后,俄军干脆任命其为伊春城的巡逻军上校团长,夏天里,俄军主力军团西南向出动,攻击哈尔滨城,结果,在铁布力一带遭到了中国新军的迎头痛击,大败亏输,于是,残兵败将转身北逃,胡大麻子听说俄军失败,主力在伊春休息几天就要逃窜国内,顿时又生叛意,乘着俄军混乱的机会,突然偷袭,吃掉俄军后尾一个营,吞噬了全部的武器装备,还抢夺了一个兵站的物资,于是,他的部队势力急剧增强。迅速扩充到了六千人。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白俄败兵,武器弹药充足,拥有四千多条步枪,三十多挺机枪,甚至还有十几门小炮。

孙武师团转向南方,其中一个营进入乌伊岭,然后沿着汤旺河辗转向南的大城市伊春前进。在距离大黑顶山一百多里的地面,营长听说了这股土匪的猖狂,就下定决心要干掉这帮子渣滓了。

晴朗的十一月初,阳光无力地普照在不宽的汤旺河上,迅速进入冬季的东北已经在夜间创造了零下十度的低温纪录,身穿普通清军衣服,头上戴着混乱的狗皮棉帽的新军显得有些麻痹大意,十几辆车子装满了东西往前面走,车上插了旗帜,上面写着中国新军孙武师团的名头,十几个赶车的把式每辆大车上套着两匹健壮的俄罗斯大洋马,威风凛凛的,马蹄声声清脆,马鞭儿甩得价天响,排着一溜儿队列向着南面直闯。

“糟糕了,这些憨瓜”附近村庄一些门前悠闲的人,附近河面上正在砸冰逮鱼的人,都开始为这些陌生的外来客担心了。

果然不出所料,这些马车队正走着,忽然,从附近的村里跳出了一队人马,七十多人,抱着俄国洋枪,神气活现的,堵截了道路以后,就要求车把式停下来,接受他们的检查。

车把式很生气,问他们是谁的人,结果,两个家伙上前就将为首的车把式给揪住了胸膛甩下来,还左右逢源打了几个嘴巴子,气势汹汹地问:“你们找死啊,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儿”

“谁的地盘儿难道不是栗军长的地盘儿”

“栗军长你是说那个栗云龙吧嘿嘿嘿嘿,不错,这里是他的地盘,可是,又是我们的地盘,他县官管不了现管儿。不和你废话了,识相点儿,赶紧把两条爪子放脑袋上给老子蹲着,”土匪就是土匪,穿得乱七八糟,比新军官兵的临时冬装还要丰富多彩,有的甚至故作姿态,将胸前衣服解开,敞开了一撮撮儿黑毛牛比。

“栗军长的车你们也敢截”

“少废话,不想要吃饭家伙的就站出来。”匪首拔出手枪,得意洋洋地朝着天空开了一枪。

于是,那些土匪就跳过来抢夺车上的东西。第一辆车上装的满满一车小麦,让所有的土匪都欣喜若狂,“快呀,上来,粮食,有粮食”

看样子,土匪的粮食也紧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