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分节阅读 194

分节阅读 1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变,尽管欧阳参谋长向其一再要求,就连鲁登道夫将军也向德国陆军参谋本部反复提醒,德国方面还是不予答复。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列强达成了新的一致,拒绝向中国提供一应的燃料,包括柴油,汽油一类的任何石油产品,他们已经知道,中国天下无敌的坦克集团,依靠的不是义和团的咒语,而是最真实的柴油。中国最先进的汽车,速度惊人,能够以冲撞方式屠杀俄军的恐怖之物,居然也靠的是燃烧汽油,这些情报,是败退的俄军逐渐知道的,世界各大国也逐步了解的,因此,他们决心采用遏制战略。

孙武的话很有道理,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将领的心思。中国军队的整体素质根本有限,和俄军原来也不在一个档次上,基本上是一群乌合之众,靠着数百名思想见识超前的军官集团来带动,以数十辆坦克为先导,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连打带吓,把百十万俄国毛子给拱翻的,绝对属于小公猪鼻子里插葱装大象吃了老母熊的经典。孙武认为,一旦坦克不能作用到战场上,则敌我双方的士气将有微妙的改变。

和段大鹏,孙武的思想截然不同的是曹福田,曹先生属于忠实和忠诚有余,而智谋不足的类型,热血的中年人,典型的义和团大师兄之一,为人憨厚,义气,有威望,能收拢人心,和刘备差不多,又少了一些城府和刁滑。作为一名师团级别的将领,有着鲜明的优点和缺点,他认为,中国军队的胜利,大多数是偶然,没有战胜俄军的绝对把握,就不要轻易出兵,胜利来之不易,要千万珍惜,一旦继续出兵北上,和俄军决战,失利的话,也许将前功尽弃,将大好形势破坏。从来没有不败的军队,中国军队的连番胜利,已经到了极限,以后的胜负谁也说不准。

他们的话,得到了许多将领的支持,在会议上,一时竟然形成了微弱的多数,让栗云龙有些莫名其妙,时,政委在天津,和清廷的代表协商,等待着与俄国的谈判机会,欧阳参谋长在奉献天加紧督促兵工厂的生产和研制,只有栗云龙独自统帅聚集在哈尔滨一带补充整训的大军。

本来,会议是让大家商讨进兵方案的,现在,则成为是否进兵的前提命题,栗云龙见形势有变,就干脆修改了议题,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会议开了两天,栗云龙让大家把心里的话倒了个干净,自己也思考了许多,然后,才开始组织大家进行讨论,自己也提出了意见。

他说:“毫无疑问,大家的意见都是很好的,是自己对于时局的清晰的,清醒的看法,也是对自己部队的准确了解。这一点儿上,诸位将领的意见都将对整个作战影响深远,没有这些意见,也许我们就会在未来的战争中遭遇许多的困难,危机,胜利难以有保障。”

说完话,他先给在座的军官们深深一鞠躬,特别是点名表扬了段大鹏,孙武,曹福田等,说他们有头脑,有见解,善于独立思考,是中国将领的好榜样。他没有做出彰否对错的立刻判断,而是要求军官们在一起好好讨论,分成小组,形成意见,可以针锋相对,激烈辩论。他给了将领们一天的时间。

这一天里,栗云龙没有参加会议,而是独立思考这些问题,其实,这三位将领提出的意见,都是十分中肯准确的,至少反映出一些客观问题。

商讨了一天以后,栗云龙和几位军官进行了私下的接触,交流,了解掌握了整个会议的进程,各个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等情况,于第四天,他才决定。

第三天的商讨成为激烈地论战,荣美尔,龙飞,徐竹等人为一方,和孙武,段大鹏,曹福田一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双方引经据典,或开列具体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立场。在过程中,也有人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或者转向了另外一方的都有。最后的结果是僵持不下。

栗云龙走进会议场时,大家的讨论和争辩还没有终结,几个人还在热火朝天,脸红脖子粗的争着。曹福田真实提出要和徐竹决斗。当然,中国式的决斗和西方不同。

“怎么决斗”栗云龙很感兴趣。

“斗鸡儿”老曹愤然而起。身材健壮的他要和文质彬彬的徐竹单挑,其优势是一目了然的。

“好”

“快来呀”

许多将领拍着巴掌鼓动。

栗云龙等了一分钟才闹明白,所谓的斗鸡儿就是脚斗,搬起一条腿,以金鸡独立式和对方撞击,谁倒地谁算败。

在充满了东方娱乐味道的气氛中,栗云龙终止了将领们的孩子气做法,对会议的讨论做出自己的解释,也就是军部的最高决策了。

他说,理越辨越明。他已经详细地追问了议论的话题和过程,决定剖析辩论的双方观点,实际上主要是针对段大鹏,孙武曹福田等人及其赞同者的回答。

他说,会议争论的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的矛盾,较真的说,是急战派和缓战派的分野,不是要不要和俄军对抗并且取得中国本来的民族国家利益,而是怎样对抗,怎样去收复失地,主战派的观点是,迅速出兵,利用俄军大败以后尚未缓过神来的工夫,一鼓作气,乘虚而入,直捣敌穴。将敌人打痛打狠,打怕了,然后坐下来冷静地,理智地将以前讹诈走的中国领土吐出来归还。而主和派的观点,是看出中国军队的许多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担忧着胜利是否能够有保证。这两派的理由都是有的,正说明了中国军人对于军事时局的独立见解,也体现了中国新军一个鲜明的优点,即,高层将领们的思想没有僵化,没有形成个人崇拜,是健康的,活跃的,自由的,是一个极好的现象。

这两派的争论焦点在于,中国军队能不能迅速击败俄军,有没有这个实力。特别是纯粹的陆军素质,常规武器和作战方面,能不能胜之轻易。

栗云龙认真地分析了俄军的形势,认为,中国军队可以轻易地战胜俄军,这个观点把许多人吓了一跳,有的则摇头不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