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分节阅读 114

分节阅读 1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地提审俄军官兵,向他们打听俄国目前的状况,他是审讯的老手,自然不去问他们一听就多重要的军事政治目标,恐怕引起抵触情绪,而是漫无边际地聊天,聊得俄国人都忘记了自己斤两了。“龙大哥好”他们生硬的汉语几乎让龙飞崩溃掉。

“你们的家里情况怎么样你今年多大有媳妇了吗你家里有几亩地每年都收获多少能卖出多少价钱,除去工本费用还能落下多少,政府每年的公粮交多少。”

很多俄国人说着说着,都认真起来,不禁感慨生活的艰难,他们之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商贩,也有其他各色人等,大多的生活都在底层,只有少数军官是贵族,家里拥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出租,俄国自四十年前的农奴制度改革,还残留着大量的封建因素,农奴的生活很苦,农村一片衰败的情景,面对昔日的农奴主,他们毕恭毕敬,尊重人家的特权和地位,在很多地区,甚至还残留着地主初夜权的风俗

哦,靠这么爽的特权啊。

龙大人,您说什么

没什么龙飞抹着下巴里流着哈啦子心想,俄国毛子的姑娘不比小日本,一个个身材高大,面孔雪白,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啊,如果能够和一位俄国姑娘那个那个。。。。。。

在紧张和枯燥的生活中,即使是境界很高的龙飞也不能免俗。军长娶了盛京将军家的家政服务员,那是个标致的妹妹,把军长伺候得地地道道,政委那疙瘩和那个日本小间谍很对眉眼儿,也算名花有主,自己呢每天睡觉都要经过很多思想斗争呢

俄国的问题很多,社会的阶层分化很严峻,工业处于初发阶段,劳动效率很低,既然生产力不高,能够提供给资本家的利润就很少,因此,俄国处于血汗工厂的强制劳动方式,工人每天劳动十多小时,工资只有小小的几卢布,养活三口之家都很难。所以,俄国的工人和农民对沙皇政府充满了憎恨,不过,完全反对政府的有四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主要反对官僚和资本家,对沙皇政府特别是沙皇本人有一定的尊重。其余的大多痴迷不悟,目瞪口呆,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和政治的改变能有什么关系,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嘛

用数天时间来了解俄国战俘的心态,知道他们随着身份和军种的不同,之间也有很多差异,具体说,普通部队的俄国战俘的忠君思想弱得多,都是被迫上前线的,而精锐部队的官兵对沙皇政府很忠诚。

龙飞于是做了很多规划,找到了很多人来帮助自己,分为几个小组,设计出俄军战俘的情绪表格,家庭,思想,阶级,文化水平,等等。

他很快就培训了一个班级,将四十几名家庭困难,对沙皇政府很不满的官兵招集到一起,进行教育转化,目的是将他们改造成为坚决反对沙皇政府,反对沙文主义,侵略思想的忠实信徒,要他们知道,他们来中国杀害中国人民,是在犯罪。而罪犯的最根源是沙皇政府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性。是封建特权欺压下层草根的继续,中俄两国人民应该站在一起,共同反对沙皇政府。

龙飞请教了政委,编写了讲义。政委在繁忙的工作中了解了龙飞的工作,大加赞赏,他鼓励龙飞努力将工作做好,还亲自上阵主讲,帮助那些战俘转变思想,他的文化层次自然比龙飞要高一些,更注意说服力的理论深度和典型事例,所以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每三天为一个培训周期,龙飞很快就培训了三个班,并且让他们回到战俘营里,给其他具有转化潜质的人讲解。

中俄两国的百姓没有仇恨,将来,世界是要团结到一起的。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打倒欺压他们的地主,资本家,官僚。

龙飞等人还格外关注在战俘里的革命党人,事实上,俄国最早的革命党人是普列汉诺夫,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在俄国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但是,他是温和派,不主张暴力革命,而列宁等人还没有建立真正独立的工人激进政党。

工夫不负有心人,龙飞终于找到了三个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有过接触的士兵,进一步了解了俄国的情况,对俄国的工人斗争形势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在推心置腹的商谈以后,那名士兵向他讲述了他所知道的俄国革命党的领袖列宁和托洛茨基等的基本情况。事实上,俄国革命派这时时候采取的主要斗争方式是公开的罢工,而不是秘密的暴力活动和大规模武装起义。对俄国政治革命史了解得比较多的政委也加紧整理资料,给龙飞的工作提供了资料。

俄国革命党的第一号人物,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生于一八七零年,原姓乌里扬诺夫,出生在伏尔加河边。1887年,进喀山大学结识了一批有革命思想的学生。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自修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小组。以后移居萨马拉,埋头读书并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1895年,列宁把彼得堡的20个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在俄国第一次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在协会领导下,彼得堡工人掀起罢工高潮。同年12月,列宁被捕,流放西伯利亚。

在十月革命中和列宁并称的领袖人物托洛茨基,比列宁小九岁,生于乌克兰赫尔松县富裕农民家庭,祖籍是犹太人。1896年开始参加工人运动。1897年,参加建立南俄工人协会,反对沙皇专制制度。1898年在尼古拉也夫组织工人团体,被流放至西伯利亚。一度热烈拥护列宁的主张,曾被人安上绰号“列宁的棍子”。

俄国以后的领袖斯大林则与托洛茨基同龄,1879年出生在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哥里城。

家中贫穷,1894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9年他因宣传推翻政府的思想被学校开除,随后参加了地下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员。

让龙飞极为兴奋的是,目前的俄国革命党的两大旗手,领袖,列宁和和托洛茨基,都在西伯利亚流放

把战俘还给俄国革命党,帮助他们去革命

七十八章, 铁道游击队

前后两批二十几个小组出发以后,并不顺利,有三个小组直接撞进了俄国的防线上。俄军在吉林的各个方面都做了精心策划,连原始森林的一些路段都做了巡逻防护,原因不是他们太负责任,而是内心太恐惧,中国军队屡屡凑效的战术是偷袭战,夜战,并且保持了自辽宁中南部的攻击态势,使俄国人在吉林方面也很紧张。

一个小组正往前走,忽然被一群突然出现的俄国毛子包围,不由分说,就用绳子捆起来。立刻乱棒交加,拳头肆虐。直到中国人满脸开花满身是血才罢休。“说,谁派你们来的”

警惕性也太极品了吧中国人忍耐住痛苦,顽强地坚持说,自己是商贩。

“胡说商人会走这条道吗”

“我们迷路了”

他们很无辜的样子,确实是迷路了,否则,也不会撞到敌人的枪口上,一路上的老百姓们是很照顾的,给他们指明了俄国兵的防线。是他们误会

“那也不行来人,给老子枪毙”

一阵乱枪响,一个小组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报销了,这是最倒霉的一组。既然选择了潜伏,就要承受很高的代价。

当然,更为致命的是俄国军官喝了一斤马尿,连自己都不认得了,哪里还管其他这个枪毙中国间谍事件是后来才传播开来的。为此,俄军上级将此军官撤消饿了职务,不是嫌弃他太不厚道,而是嫌他太草率,好不容易能抓到几个中国新军,还不是宝贝疙瘩要是弄到司令部去邀功请赏多美

还有两个小组给俄国人殴打了一顿,至死不肯屈服,几个人也表演得也挺象的。俄国军官下令把他们身上的钱都扒光了,留在军营里当小夫,做苦力。

经过一番努力,这两个小组又都脱离了险境,经过俄军的拦截线,最终达到了俄国的远东地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