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分节阅读 106

分节阅读 10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彻底消灭,残余的一千三百多名官兵纷纷缴枪投降。

十点四十分,得到大力增援的中国军队疯狂地向俄军南线阵地攻击,并且加强了对城内的突击力量。

十一点,中国军队占领了俄军设置在鞍山城南的三分之一的阵地,并且采取惯用的小股渗透战术,将俄军阵地分割破坏。

十一点十分,俄军在鞍山城内的部队开始向城南突击,试图逃出包围圈儿,结果遭到了迎头痛击,被迫缩回城内。

城内的中国军队紧紧地纠缠吸附住城内的大部分俄军,以强悍的战斗迟疑他们的撤离。

十一点二十分,德国独立旅唯一还剩下的一个营攻占了城南俄军的主要阵地。同时,旅长鲁登道夫少将受伤。

十一点三十五分,城南俄军总崩溃,除一部约两个连的部队拼命冲锋杀出重围外,其余部队都在极其混乱和惊恐之中沦落为战俘。

十一点五十分,中国各路军队完全包围了鞍山城,截断了俄军一切可能的溃逃路线。从北面突破口进入城内的中国军队超过了四个团。

十二点,中国军队用缴获的俄军大炮猛轰城内俄军重兵集结地带,造成了俄军大量伤亡,俄军前敌指挥司令康得拉钦科将军身负重伤。

十二点十分,俄军打出白旗表示投降,随即,三名军官代表康得拉钦科将军来到了中国军队的现场指挥官参谋长欧阳风的面前,递交了将军的指挥刀。

六十七章,辉煌胜果感谢读者

整整四个小时的激战,中国军队终于取得鞍山战役的完全胜利,除了俄军一个连队突出重围向南溃退外,其余全部人马都被中国军队包围歼灭。

三万两千人的俄国重兵集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一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五个炮兵大队,两个骑兵团,一个工兵营,还有若干运输部队,情报组织,全部在鞍山城内外完成了自己的军事使命。

栗云龙派出了骑兵部队继续追赶残余溃退的俄军部队,出鞍山城南三十里,将敌人的残兵败将二百一十人全部包围歼灭,最终将鞍山战役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毫无疑问,鞍山战役是短暂而激烈的。中国军队运用超前的战术,决死的精神,无敌的勇气,终于取得了最理想的战术目标。

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中国新军各部队完成了对战场的简单清扫任务。

此次战斗,在敌我兵力相当,武器装备落后,完全没有坦克等先进武器突击协助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能够取得这样的战果,确实不易。

最终的统计结果,论证了这次战役的艰巨性。

俄军的部队:

一,兵员:步兵两万六千八百人,骑兵,四千余人,炮兵,一千五百余人,工兵等一千余。统共兵员三万两千六百零五人。

二,枪支弹药:步枪两万五千四百七十七枝,机枪类,轻机枪五百三十九挺,重机枪二百八十九挺,手枪九百三十枝,骑兵战刀四千四百把,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上的野战巨炮六十一门,中型加农炮二百门,小型山炮等二百三十门。

三,优越条件:部队都经过了至少两年以上的训练,战术技能优秀,射击水平高超,单兵作战素质优良,又因为是防御战斗,拥有相关的战壕,哨所,堡垒,一些永久性的工事,炮兵的射击诸元经过了充分认证,不需要特别调整。白天作战,目标观察清楚,是为天时,防御阵地完善,是为地利,内部官兵作战意志也很坚决,都知道战役事关重大,很努力,是为人和。总之,俄军确实拥有将鞍山战役演绎成一个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那样经典的战役的条件。

四,指挥:俄军指挥官是优秀的的陆军指挥员康得拉钦科中将,此人富有作战经验,理论基础丰厚,是当时俄国最优秀的陆军指挥官,聪明能干,英勇果断。能及时调整战术思想,联系部队。能凝聚人心,集中兵力。

五,其他条件:俄军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单位作战能力明显强于中国军队,尤其是在白刃格斗中,占据可观的优势。

中国军队:

一,兵员:一万四千名经过了三个月作战及短期培训的军队,在前两次外围作战消耗若干号称精锐,其实和俄军比较而言,简直是新兵蛋子。两万新部队,即预备一师团和预备二师团,都是民兵刚刚升格为野战军的,连武器也是刚配发完毕,士兵的射击训练只能达到会开枪,知道压子弹,学会瞄准的最基本操作,知道一些冲锋渗透等攻击的要领。德国人组成的海外雇佣军人数不多,而且和整个部队的指挥联络上存在一定困难,满清政府留在这里的四千多名官军更是残兵败将,胆战心惊,畏缩不前,要不是击毙了他们的指挥官,以机枪和督战队来生死攸关威胁,他们说不定就会转身而逃。较真的说,中国军队的主力有,第一师团一万四千人,德国人组成的独立旅团三千人,总共一万八千人。全部的人马合起来,四万一千人。

二,枪支:步枪三万七千五百枝,机枪类,轻型机枪三百九十三挺,重型机枪一百六十七挺,手枪四百多把,骑兵战刀三千一百。大炮类,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上的巨炮有二十一门,中型加农炮一百一十门,小型山炮一百六十门。不仅在数量上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如俄军,就是在弹药树木上,更是相差悬殊。中国军队的野战炮弹全部来自于缴获,所以,弹药数量不多,仅仅是俄军弹药储备量的五分之一。

中俄两军在鞍山城内外的实力对比,基本上属于旗鼓相当的层面,中国军队在人数上略占优势,比俄军多了八千人,可是,训练和装备远不如俄军。如果以俄军的情况作为参照,倘若俄军在百分制下的实力指数为五十分的话,中国军队的实力是这样的,人数,六十分,训练,二十分,步兵重装备三十分,大炮数目三十三分,炮弹预备十分,单兵作战素质二十五分,地理条件三十分。部队的合成与统一,三十五分。部队的机动性能相当。

总之,如果简单来看,双方实力相当,如果以稍微复杂一些的统计资料和标准来核实,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军队实际上比俄军要差许多。实力相当于俄军的六成半。

但是,结果很明显,中国军队完胜

战斗的最后结果是:俄军三万两千六百零五人被全部歼灭,其中,被击毙者九千人,受伤被俘者六千七百多人,失踪七百多人,主动投降者一万六千三百余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