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相国 > 分节阅读 69

分节阅读 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来,有要事寻张师相商。”

“既然是远道而来,附近也不是熟悉,倒不如由我领你们去吧。”

有人带路当然是求之不得,如此,杨延昭当下大喜道,“那是极好,多谢兄台了。”

郭淮也抱着拳谢道,“多谢。”

这时,温仲舒才多看了一杨延昭身边的郭淮,见他面sè木楞,身上亦无文人之风,便无了兴趣,只是礼貌的回应般的点了点头。

穿过几条小巷,或许是觉得杨延昭谈吐还算风雅,温仲舒便与他交谈起来,待听到后者是府州解元之后,不禁正视了几分。

“原来阁下是府州的解元,倒是温秉阳失敬了。”

杨延昭忙将行礼的他扶起,“温兄何必这般折杀了小弟,杨璟不过是运起好了些,况且府州不比宋州卧虎藏龙,高手如云,小弟只不过是莹莹皓月之光,不敢与ri争辉。”

闻言,温仲舒笑了,“解元兄委实太谦逊了,府州城虽在北方,但也是人杰地灵之地,能夺解试之首,胸中必定是才华横溢,学富五车”

正说着,却是突然止住了声音,走着的脚步也停了下来,转过身,很是吃惊的指着杨延昭,“你从北方来姓杨名璟”

有些不解,但杨延昭还是点了点头,“正是,温兄。”

“你是不是在燕王府留下了渔家傲一词”

“燕王府”

杨延昭有些愣住了,一时间还真的想不出自己何时到过燕王府,而这燕王又是何人。

“就是先帝之子,已被封为燕王的赵德昭。”见杨延昭不是在装糊涂,温仲舒压低了声音,提醒着。

听到这句话,杨延昭倒是想了起来,确实有这么一件事,那还是开chun之时,匆忙去汴梁,想要求见赵光义,走投无路,用了赵德昭这块敲门砖。

当时是留下了一首剽窃的词,还被赵氏兄弟要求抄写了下来。

“温兄如此一说,好像是有此事。”

“果真是你”

温仲舒突然惊叫一声,上前拉着杨延昭的衣袖,如此之举让跟在身后默不作声的郭淮身子立马紧绷起来。

若不是杨延昭伸出右手暗做拦截之状,他估计早就纵身上前,将温仲舒给击倒在地。

兴奋之后,温仲舒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异常,忙松开手,对着杨延昭行礼,“学生有眼不识泰山,竟不识得杨大家。”

再次有些身处云雾里,不知所以然的杨延昭忙扶起了他,“温兄,你这又是何故”

“难道杨大家还不知情”

“温兄,莫要乱言,杨璟只不过是黄口小儿,哪里担得起大家二字,若是温兄诚意相交,便唤我延昭,莫再提这大家之称。”

见杨延昭语中有了愠sè,温仲舒这才收了恭谨,心中多了些感到,语气也更外的柔和,提着他解起疑惑来。

原来,在杨延昭走后,赵德芳兄弟时常拿着他留下的渔家傲欣赏,而赵德昭喜好文书,结交了些士林之人,常招这些人入府把酒言欢。

于是乎,渔家傲一词便得以流传开来,豪迈的词风一扫汴梁中的烟柳之气,不仅是常以风流雅士自居的文人,就连大咧的武将都时不时的吟上两句。

当然,随着词流行开来的还有那瘦弱骨,却刚劲有力的字迹,即便是汴梁中的书法大家都自叹不如。

就连则平先生也喜好非常,常与那燕王讨那渔家傲,奈何赵德昭始终不愿送出,后者只能对着屋中仿迹独自叹息着。

则平先生,却是大宋官场沉浮半生的太子少保赵普。

“不知温兄是如何知道小弟是渔家傲所作之人”

这是杨延昭听了半天后的心中疑惑,当初,他留的名是刘璟,而天下之大,谁能知道他杨延昭就是刘璟

“呵呵,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延昭兄你在山南与小赵爷相遇之事早已经传遍开来了,三月林间花盛开,以酒会词出佳作,这可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事情。”

温仲舒断断续续的说着,满脸的欣喜之sè,杨延昭却越听越觉得事有蹊跷。

他作词是在汴梁的赵德昭王府之事当然是不能外传,否则世人皆知北汉毁于一不及弱冠少年之手,赵宋颜面何存

只是赵德昭兄弟为何要将此事宣传出去,更是将他身份点出,再加上那赵普,难不成真的是喜好自己的书法

说句真心话,他杨延昭不相信,说出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怎么会对笔墨有着痴情独好

不知为何,杨延昭突然感觉到还未踏进的汴梁城中有着一股浓浓的y谋之味。

第一百零三章 温仲舒

“诺,延昭兄,前方便是张师的宅院了。”

指着身前不远,一间略大的宅子,温仲舒笑着道,一路走来,特别是在得知杨延昭身份之后,对方的谦逊有礼让他很是感动,心中也多了结交之心。

看着那宅子前挂着的两盏绯红的灯笼,门额上书着张府的额匾,杨延昭也明白是到了目的地。

遂与温仲舒道谢,“有劳秉阳兄了。”

“延昭兄可气了,能与延昭兄结识是温秉阳的的福气才是,天sè已晚,我也得回去了,否则家中娘亲得挂心了。”

两人约好改ri再聚后,温仲舒便欣然离去了,这时郭淮才走上前,有些吃痛的揉了揉头瓮声道,“还是师傅说的对,文人说法办事都酸绉绉的,也幸好他老人家只学了个半吊子,否则,ri子当真是不好过。”

对于郭淮的抱怨,杨延昭为之一笑,话说回来,这种礼数繁多的交际他也有些不喜,可身在遵礼尚德的年代,那只有来适应它了。

在朱门的铜环上敲了敲,不多时,一个老家仆探着身子出来,打量了杨延昭二人几眼道,“你们找谁”

“老人家,我们来此拜访张师,还请老人家代为通传一声。”

也许是常有书院的学子来此,这老家仆听闻后倒也不觉得奇怪了,应了一声,便关了门往屋中传信去了。

不多时,门开了,老家仆引着杨延昭二人到了书房,送来一壶茶水与些糕点,“老爷正在用膳,还请二位等上片刻。”

“多谢老人家。”

待老家仆走后,杨延昭为郭淮倒了杯茶水,之后开始打量起张浩的书房来。

眼睛在书案上摆放整齐的书籍扫过,大多是经史子集,不过在书案的一边,竟也有着尉缭子,六韬等兵家之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