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相国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胃口。

“这个等明ri再与你说道,天也晚了,还是赶紧去用膳,免得爹娘和哥哥嫂嫂们等了生急了。”

“那六哥用完膳再跟鱼儿讲一些好不好”

拉着刘延昭的袖子,八妹满是央求之sè,使得他忍俊不禁,“好,便依了鱼儿。”

与那蹦蹦跳跳的八妹一道往着客厅走去,走到檐廊之处时,刘延昭心却不由自主的剧烈跳动起来。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即将看到那流芳百世的名将,刘继业。

带着忐忑的心情,刘延昭随着八妹踏进了客厅,一张大桌的周边已经坐满了人,都是他之前见过的刘府众人。

只是主位空着,也未看到刘继业的影子,倒是让刘延昭的心平复了几分,但也多了些失落。

“六郎,八妹,你们来了,快点入座吧,哥哥我都饿得慌了。”

见到两人,三郎刘延光笑着大声说道,却是遭了八妹的一个白眼,没有理会他,坐到了折赛花的身旁,“娘,爹爹他又在营中过夜了么”

“你爹一忙起军务来便是这个模样,来,都吃吧”

将碗筷放到八妹身前,折赛花招呼着用起膳,看了看在七郎身边坐下的刘延昭,笑着用筷子指了指他身前的那道菜,“六郎,这三鲜莲花酥你最爱吃了,今ri便多吃些。”

“多谢娘”

眼前的三鲜莲花酥sè香味俱全,怕是这宋代的美食之一,况且这六郎平ri里爱吃这玩意,刘延昭自然是不客气的先行吃上。

没有饭不语的禁忌,吃得还算是愉快,刘延昭出去侦察的事情也是被问起了,幸好他曾与随行之人询问些,作答起来也能应对自如。

用完膳,八妹便缠着刘延昭讲起西厢记来,被这小丫头一渲染,几位嫂嫂似乎也是颇感兴趣,毕竟西厢记可是中国古代较为出名的爱情小说,而她们虽为妇人,但其实在年岁上并未到而立,因而也容易被这样的故事所吸引。

“没想到六郎倒是会讲得来这些故事,三哥我都是没察觉,或许好生的看些书,我刘府就要出禄及相位之人了啊,哈哈”

三郎刘延光xg子有些爱热闹,听了八妹对刘延昭的称赞,当即打趣起来,不过他的话让端着茶盏的折赛花手停顿了稍许。

“三弟,休得这般口无遮拦”

细心的大郎立马呵斥了出声,这几兄弟虽然平时一起谈笑风生,但长兄如父,刘延平这生训斥还是然刘延光伸了伸脖子,不再言语。

“罢了,三郎也是一时兴起,晚膳也用完了,你们也辛苦了一天,都各自回房歇息。”

老夫人一句话,在座的众人便的各自起身离去,这样的冷场,刘延昭看在眼中,心中也是有几分明白。

他现在的爹刘继业是武将,早年做过质子,虽然得到北汉刘崇的赏识,赐了刘姓,但始终只能做刘氏的家奴,做着上阵杀敌之事。

更何况汉宋对敌,刘继业作为领兵大将,朝廷之中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定是诋毁不断,而现任的北汉皇帝刘继元也是个多疑之人,重用刘继业之时,也定会倍加的提防。

所以,三郎的荣登相位这句话要是传了出去,整个刘府都会因此受到牵连,这几位兄弟打仗是个能手,对官场之道还是生嫩了些,ri后的金沙滩一役的惨败想来也是事出有因。

第四章 思索

酉时过后,八妹很是自觉的起身离去,虽然她很想继续听刘延昭讲着故事,但小丫头知道六哥明天清晨还得去营地co练,所以不愿打扰的太晚。

送走了八妹,刘延昭半点睡意都没有,在刘府这一天,让他生出了许多的思绪,最为重要的便是接下来,他该怎么做

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一世,还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杨六郎,刘延昭起初的激动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一片孤寂。

说实话,这三四天来,他还没有完全适应这古代的生活,没有喧嚣的街道,没有整ri陪伴的电脑,也没有那些熟悉的暴露美眉。

一切都显得很是陌生,曾经的所有都不会再出现了,除非他能找到回去的方法,而这,连来都是稀里糊涂的他怎么可能办到

油灯在独自的燃着,映着一张俊美的脸庞,只是眉头紧紧的锁着,良久,只见他深深的叹了口气。

回不去就回不去吧,只是杨六郎的赫赫威名可不能坠了

终于,将心底的那些不舍给压制下去,刘延昭下定了决心,不再回想过去的种种,只为做好现在的自己。

既然要适应,那就得有所打算,宅男的生活一去不再复还,处在五代十国末期的乱世中,刘延昭要学会得是如何保全xg命。

他不会傻到相信以前看过的网络小说,每个穿越者都混的风生水起,就连登上皇位也是轻而易举。

那些只不过是无聊人的胡乱瞎想,且不说这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就算你是天生骨骼奇异,但位极人臣就是那般的容易

莫去想那些不着实际的,随手拿起书案前的那jg美的零嘴,这是八妹在走的时候留下的一些,想起那可爱的刘延琪,不禁让刘延昭心中生出些暖意。

或许他可以做出些改变历史的事情,即便不能挥斥方遒,但至少可以改变ri后杨家的命运。

据后世所传,金沙滩一役,大郎、二郎、以及三郎死于幽州;还未出现的四郎被俘虏,然后成了契丹的驸马;五郎出家为僧,七郎被潘美shè死;就连刘继业也因为潘美等人的排挤而兵败撞死在李陵碑。

所以说,金沙滩是整个杨家衰落的转折点,如今,身为杨家一份子,刘延昭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是不是可以用他先知历史的这点优势来改变这场悲剧的发生

右手下意识的敲打着书案,刘延昭不断在心中思考着这个突然萌发出来的打算,这一世,他是杨家的一员,自从取代了杨六郎之后,与杨家便有了割不断的联系。

更何况眼下还处于乱世,印象中距北宋统一还得有个三四年,就这样的脱离杨家,走出去还不知道会死在何处。

既然来到了千年之前,刘延昭肯定不愿这般窝囊的度过,那倒不如顶着杨六郎的身份,在这风起云涌的年代活出些sè彩来。

这样一来,刘延昭算是有了奋斗的方向,无论如何要保住杨家

主意已定,脑中突然涌出很多的思绪,刘延昭不禁磨砚提笔,拿过一张白纸写了起来,这是他前世养成的习惯,思索的时候,喜欢在纸上记录下不断跳跃的思绪。

将这两ri来与张允打听来片段首先写下,976年,赵匡胤早已经黄袍加身,做了宋朝的皇帝。

南唐已经在去年,也就是975年被北汉所灭,如今也只剩下了北汉了,这个偏居一隅,苟延残喘的小朝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