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庚新作品集(共计6部小说) > 分节阅读 261

分节阅读 2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声。你们先弄清楚他的情况,再设法与之取得联络。

我觉得,他这么厉害的话,袁绍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咱们初来辽西,动作不能太大而且实力尚有所不足,恐怕难以吸引他前来,倒不如先取得联系,拉拢些交情。日后待咱们站稳了脚跟之后,再去招揽他,这样子也不至于他为难。”

刘闯这句话,说得可谓信心十足。

我肯定可以在辽东站稳脚跟,到时候一定能吸引田豫前来效力。

麋竺和赵云相视一眼,从彼此眼中,都看出了一抹笑意。

这件事,一定要办好才成

两人暗自下定决心,便准备告辞。

“你们先不要走。”

刘闯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沉声道“大兄,如今咱们在辽西百废待兴,事务极其繁杂。

我暂时也无法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所以只好请你委屈一下,暂领辽东从事之职我为辽东太守,迟早会与辽东公孙氏发生冲突。所以了解的情况越多,于我将来越有益处。

你不妨待我多多探听辽东的琐碎事务,免得将来我前往辽东时,会措手不及。”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又落在赵云身上。

“子龙,你精于骑战,而辽东多马。

我早有想法,扩大飞熊骑之规模,预计要扩充至三千人。

此前飞熊骑一直是由衡若一手掌管,可一旦扩充至三千人,他一个人肯定无法顾全。故而我想请你出任飞熊骑左领之职,衡若为右领。你二人各领一校,务必要在短期内完成组建。

我想,用不得太久,咱们就会与乌丸蹋顿来一次交锋,到时候我希望飞熊骑能够扬威辽西。不知你可能做到”

这话出口,就连麋竺都露出羡慕之色。

谁都知道,这飞熊骑是刘闯的禁军以前,刘闯因为青州少马。整个北海国也不过骑军千余人。可如今既然来到辽东,就可以迅速将骑军扩张起来。赵云是和夏侯兰分领一校,但他和夏侯兰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更是师兄弟。显然不可能发生什么矛盾和冲突。

刘闯,这是想大用赵云

赵云听罢,也不禁露出激动之色,连忙躬身道:“皇叔如此看重赵云,云敢不效死命。”

刘闯笑了笑,便站起身来。

赵云和麋竺也连忙告辞,退出大堂。

伸了个懒腰,刘闯迈步走进后宅。

麋缳等人已经准备好了饭菜,等他前来一起用餐。

一晃。他和麋缳等人已经分别了近半载之久。麋缳诸葛玲荀旦吕蓝和甘夫人。一直在为他提心吊胆。不过,现在刘闯回来了,笼罩在她们心头的阴霾。也随之散去,露出快活笑靥。

刘闯也很开心。陪着她们一边用饭,一边讲述他在许都的种种遭遇,引得麋缳等人,不时发出惊叹。

“对了,徐老夫人来到辽西后,似有些水土不服。”

“哦”

刘闯闻听不由得心里一惊,连忙道:“那现在如何”

“张机先生为老夫人诊治了一番,已经好转了不少不过老夫人毕竟年迈体弱,加之初来乍到,对辽西多有不适应,故而暂时将她安置在孤竹城。郑师他们也安顿下来,但一直在为你操心。你如今回来了,便去探望一下吧郑师对你,可一直是牵肠挂肚,非常关心。”

孤竹城的面积,只有临渝一半大小,坐落于卢水之畔。

其大体位置,便是后世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卢龙县,距离临渝约五十里,一日便可以往返。

刘闯听罢,连连点头。

他对郑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激。

郑玄对刘闯,可是实实在在的关心据说这次迁徙,本来有不少人不愿意来辽西。是郑玄一个一个的谈话劝说,才使得南山书院的那些个名士,心甘情愿的跟随郑玄来到辽西郡。

别小看这些个名士

虽然他们很多人更善于清谈,但名望却非同一般。

刘闯有这些人,便等于掌握了一笔难以用金钱来估量的财富。

这些人或许无权无势无钱,可加在一起,其能量之大,绝对无法用常理想象。

如果在后世,这些人就是专家教授,就是名人学者而恰恰是这些人,掌控着社会舆论。

刘闯知道,这些名士是一笔无形资产,必须要妥善使用。

而且,他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只不过时机尚不成熟。不过,这个计划,还需要和郑玄商议一下。毕竟东汉末年,文化普及程度并不是太高,要想推行这个计划,还要更进一步的筹谋。

“我明日一早,就去孤竹城拜望郑师。”

“还有一件事。”

诸葛玲突然开口,让刘闯一怔。

“二姐,请讲。”

诸葛玲性子沉静,不太喜欢说话。

但也正因为此,她一开口,其他人都闭上了嘴,即便是活泼的吕蓝,也变得极为安静。

“夫君,我有两件事要与夫君商议。

这第一件事,在前来辽西的路上,我发现咱们的楼船,似乎只能做运输工具,而无任何战斗力。我听人说,这辽东地区,海贼众多。咱们的楼船在海上航行时,万一遇到海贼攻击,便只能短兵相接。所以我在抵达辽西后,和薛州以及老费商议,设计出一件军械,可以使楼船在海上遭遇攻击的时候,进行远距离攻击。不过这军械,还需要置于船上进行实验。

可海军为兴霸执掌,妾身实不太方便和他商议,故而夫君如今回来,想请夫君与兴霸说一说。”

“是什么军械”

刘闯闻听,顿时来了兴趣。

诸葛玲露出一抹赧然,轻声道:“其实这件军械,也并非妾身功劳,多亏了黄先生一旁指点。”

“哪个黄先生”

“便是从荆州而来,江夏名士黄彣。”

诸葛玲说着,取出一张图纸,递给了刘闯。

“黄先生精于机关术,所以在设计之初,给予妾身许多建议这是妾身草绘图纸,还请夫君指点。”

黄彣,黄承彦吗

刘闯突然想起来,这黄彣是何方神圣。

他接过图纸,认真看起来,却隐隐觉得,这图纸似乎有些眼熟。

记得前世去北京的军事博览馆参观时,他曾见过一具和图纸上颇为相似的军械。

当时博览馆的导游介绍,那具军械,名为拍竿,是在南北朝出现,后来装备于水军的一种远程攻击武器。至于其构成,刘闯并不是特别熟悉。但刘闯记得,当时那导游曾说过:这种拍竿是隋唐时期,水军必备之军械,曾装备于隋代五牙战舰之上,攻击力在当时可谓惊人。

难道说,这是拍竿吗

“夫君”

“啊”刘闯醒悟过来,连忙道:“二姐这个设计,端地是奇思妙想。

嗯,楼船体积庞大,但攻击力的确是有些不足,多以冲撞为主若能配以这种武器,便可如虎添翼。只是,若要配备这种武器,还需对船体进行一些改造。这件事,倒是可以操作。

这样吧,我明日去孤竹城的时候,正好拜访一下黄先生。”

诸葛玲见刘闯认可了她的设计,顿时喜出望外,脸上更流露出甜美笑容。

麋缳几人,也非常高兴。

她们可是知道,诸葛玲为这件军械,投入了多少心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