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庚新作品集(共计6部小说) > 分节阅读 12

分节阅读 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裴绍说着话,便摆手示意身后两人跟上。

他来到刘闯跟前,“少了个不顺眼的家伙跟着,倒也清静不少怎样,你应该不会反对吧。”

刘闯微微一欠身,“求之不得。”

“既然如此,我们走吧。”

就这样,车队再次上路,朝淮y方向缓缓行进。

麋涉坐镇车队zhongyng,刘闯和裴绍三人,则落在车后押队。

路上,裴绍向他介绍了那两个随行的同伴,那名叫奴心,出手教训麋沅的青年叫做裴炜,乃荆州人士。奴心,是裴炜的表字;另一个青年叫常胜,豫州人氏,跟随裴绍已有多年用裴绍的话,这两个人都是他的心腹。这次朱亥请他前来,自然也不好带太多人随行。

刘闯向裴绍表示了感激之意,一路上更有意无意,暗中观察常胜和裴炜二人。

看得出来,这两人都非善类,手里绝对攥有人名,是见过血的亡命之徒。

不过,看他二人的举手投足中流露出来的气质,颇有行伍之气。裴绍是个亡命之徒,他身边跟随的自然也是亡命之徒。可不知为什么,刘闯总觉着裴绍这几人,并非等闲亡命之徒。

翻遍了记忆,刘闯实在想不出,三国时期有这三人的信息。

其实不止是裴绍三人,包括朱亥在内,刘闯也觉得非常陌生。可若说他们是普通人刘闯却不太相信。特别是朱亥当初朱亥曾说,他是被刁奴陷害,以至于家破人亡,落难朐县。

真的是这样吗

刘闯不信

看朱亥的气度,也是豪勇之士,哪里有半点他自己所说的缙绅之姿

刘闯觉得,朱亥也好,裴绍也罢,都像是那种久经沙场的悍将。若论勇力,朱亥或许和刘勇相差不多,甚至可能逊sè于刘勇。但刘闯却未从刘勇身上,感受到如朱亥等人这样的杀气。

有蹊跷

刘闯深信,自己没有判断错误。

但他也相信,朱亥绝不会害他

虽然朱亥没有说明,可刘闯却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他的食物中配有名贵的药材,否则也不可能每天被co练的好像死狗一样,一觉醒来,便恢复如初。联想到之前朱亥讨要走的那个药方,刘闯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只怕是朱亥拿了药方之后,依照药方偷偷配制药物,并夹在平ri的饮食之中。

就凭这一点,刘闯就相信,朱亥不可能害他。

只是,他又生出几分好奇。

他曾拿着药方里一味主药去药房询问,一支二十年的辽东参,差不多要一金的价格。这一金,就是15000钱,凭朱亥的收入,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钱。加之刘勇执意不肯接受朱亥的帮助,甚至宁愿自己辛苦一些,走危险商路来赚取钱帛难不成,朱亥暗中做了无本买卖

再联想之前朱亥让刘闯送东西到盐水滩,刘闯就越发怀疑。

那盐水滩,说穿了就是个黑市。

朱亥又要送什么东西,去盐水滩呢

不过,刘闯也只是怀疑了一下而已,并没有去考虑太多心里暗自发誓,有朝一ri定要好好报答朱亥这份情意。

从朐县到淮y,并不复杂。

出东海郡,经曲阳之后,便可以直抵淮y。

自黄巾之乱以后,徐州历经战火,更遭受曹co洗掠,以至于流民四起,盗匪横行。

从曲阳到淮y,一路上并不太平不过麋家的旗号在徐州还算响亮,所以车队并未遭遇太多麻烦,甚至说是一路风平浪静,顺利抵达淮y县城。

提起淮y,刘闯就会想起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

只是昔ri一字并肩王,早已化为冢中枯骨,而淮y城,在历经岁月洗礼,更成为淮水下游的名城。

勒马淮水河畔,刘闯看淮水东逝去,脑海中浮现出一首古诗,忍不住放声高歌。

“天sè混波涛,岸y匝村墅。

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

云树森已重,时明郁相拒”

诗,名渡淮河寄平一,是唐代诗人祖咏所作。

刘闯前世编撰县志的时候,曾读过这首诗词,与眼前景sè却也相和。

一旁裴绍三人,乃至于麋涉在内,不由得露出惊讶之sè,诧异向刘闯看去,心中疑惑颇多。

裴绍三人是从朱亥那里得知刘闯的情况,说起来对刘闯并不是特别熟悉。

但麋涉却不一样,他和刘闯可说是一起长大,虽然彼此间没有太多交集,可是却了解颇深。

曾几何时,这胖子居然变得如此文采飞扬

就在麋涉心生疑惑的时候,却忽听从河面上传来歌声相和。

麋涉抬头看去,就见一叶扁舟,正缓缓靠过来

第十章颍川陈长文上

“敢问方才,何人赋诗”

从船上走下一个青年,看年纪大约在二十三四模样,一身青sè禅衣,博领宽袖,衣袂飘扬。

刘闯一怔,忙下马上前。

“方才是在下见淮水滔滔,一时忍不住呱噪,搅了先生雅兴。”

从对方的衣着穿戴来看,这人应该不是普通人。

虽则看似行囊简陋,但气度不凡。

在青年身后,还有几个随从。只是那青年没有发令,所以随从便留在船上,并未随青年一起登岸。

“咦”

青年看到刘闯,愣了一下。

眼中流露出一抹古怪之sè,仿佛自言自语道:“像,真像”

不过,他旋即就恢复了正常,微微一笑,“敢问阁下方才所作诗词,出自何人之手”

“这个”

刘闯露出犹豫之sè。

说实话,他并不愿意做一个文坛大盗。

方才吟诗,也只是突发感慨,并无其他意思。

可是当这青年到跟前发问,刘闯突然意识到,这是他扬名立万的绝佳时机。

东汉末年,想要建立功业,钱帛其实并非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时代,家世、名气和才学,才是立身之本。这才学又有文武之别,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想要立身处世,这文采不可或缺。名气,便是从这文武才学而来,当然也有人命好,凭借家世,便可以获得偌大名声。

刘闯本想否认这诗词是他所作,可话到嘴边,突然又改变了主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