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满唐春 > 分节阅读 406

分节阅读 40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马上要求去朝堂,准备阻止这一个一决议。

“刘卿家要回朝堂嗯,也是好事,朝中正需要你这种忠勇之士,这样吧,本宫派人带你过去,这样一来,也可以省不少时间。”长孙皇后很是体贴地说。

“是,有劳皇后娘娘了。”刘远连忙感激地说。

长孙皇后笑着说:“刘卿家是大唐的栋梁之材,此刻愿为大唐效力,本宫高兴还来不及呢。”

稍稍客套了一会,刘远就在一名太监的带领下,径直前往宣政殿。

而此刻,坐在皇位之上的李二,头都大了。

很明显,能让李二这么心疼的,肯定时做决策时,群臣出现了严重的分岐,谁也说不服对方,就是李二也拿不定主意。

朝中分为二派,以清河崔氏为首士族支持和亲,化干戈为玉帛,理由是战争一启动,耗费的钱财都是将会是天文数字,因为战争一开始,像世家士族也要出钱出力,士族世家多是赞同和亲来稳定局面。

另一派,自然是程老魔王、秦琼、李靖为首一干武将,武将嘛,就靠军功来晋升和获得封赏,现在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肯放过,再说了,那诅咒己经破解,吐蕃军也没自己想像中那么强,自然主张不和亲,用武力的方式,把它征服。

不过最令众人吃惊地,礼部尚书周世石,也参预了进来,站在士族的一边,力挺和亲之策。

“皇上,现在吐蕃内乱,实力大损,正是把它消灭的大好时机,再说我们也有这样的条件,一劳永逸,那吐蕃狼子野心,不能不防啊,皇上”尉迟敬德一脸认真地说。

崔尚马上反对说:“尉迟将军,你说得倒是很精彩,但尉迟老将军你想过没有,那吐蕃是苦寒之地、荒凉,就拿下来,也没多大用处吧,相反,就是拿下,也得费大量的钱银去维护,耗费大量的兵力去守护,崔某觉得,此举得不偿失。”

“此言甚是”工部尚书崔敬,也趁机站了出来,马上附和道:“现在大唐百废待兴,虽说税银不错,但各项开支巨大,现已捉襟见肘,别的不说,光是大明宫一项,就己经疲于应付,再与吐蕃开战,只能加重税赋,只怕引起百姓的不满。”

程老魔王马反驳说:“把那些隐患除去,才能更好发展,皇上,现在大唐军威强盛,吐蕃经历内乱后实力大减,正是把它解决的最佳时机,一旦错失,追悔莫及。”

“皇上”礼部尚书周世石也站出来表态道: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吐蕃以臣子之礼自称,此乃大唐威名远播,不战而屈人之兵,理应和亲以示怀柔,若是一味征讨,不仅劳民伤害,还伤了这些臣国之心,有损大唐之威名。”

s:这章修改了二次,误了时间,万分抱歉。

586刘郎妙计

有人想保存实力,有人要建功立业,有人想要名气,分成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要求拒绝吐蕃和亲的要求,厉兵秣马,一劳永逸地解决吐蕃这个心腹大患,而主和派则认为见好即收,只用一名公主既可以使两国免兵戎相见,也可以体现出泱泱大国的气度,这是一件稳赚不赔之事,于是这两派就在朝堂上争论不休。

李二坐在朝堂之上,并没有发言,也不阻止大臣们的争论。

这是李二的一个习惯,无论什么事,他都有自己的主意,不过他不会第一时间说出来,而是先让手下把自己的观点先说出来,吸收别人好的观点,补充和丰满自己的想法,最后说出来时,己形成一个很完善的构思,这时群臣也会心服口服。

不过,这是“战”是“和”,听了半天,李二还有点举棋不定,毕竟这关乎国家兴衰的大事,有时一个小小的决定,就是关系到几万人的性命甚至国家的兴衰成败,所以一直由群臣们争拗,自己在一旁静静地倾听着。

这时一个御前侍卫上前禀报:“皇上,定远将军兼扬威将军刘远,在殿门前求见。”

刘远来了李二眉毛一扬,点点头,只说了一个字:“传”

李二特许刘远不用上朝,用心训练扬威军还有其它的杂务,刘远天生懒惰,也乐于睡个懒觉,现在主动上朝求见,还真是难得,所以李二毫不容易就同意了。

现在两派争得不可开交,正好少一个中间调和的角色,而刘远,无疑是最佳人选:清河崔氏的女婿。和一众武将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再说也常有惊人之论,现在吵了半天还是胶结着,刘远的到来,说不定可以让这件事有有转机。

一看到最近风头正劲的刘远进来,众人都下意识暂且休战,刘远大大方方向李二行了一礼,然后开门见山地说:“皇上,微臣听闻朝堂上正在谈论大唐与吐和亲之事,不知可有此事”

“此言不差。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前来请婚,朕正与文武百官商讨此事,刘卿家此番前来,可有高见”李二看着刘远。眼中略带期待。

李二这么一问,一下子堂上之人都把目光放在刘远身上。看看他准备怎么说。

刘远毫不犹豫地说:“微臣自然是同意和亲了。”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出现理所当然表情,很明显,作为崔氏的女婿,自然跟崔氏同气连枝,崔氏的意思是和亲,化干戈为玉帛。作为清河女婿的刘远,和崔氏站在同一阵线,也无可厚非,崔敬和崔尚面有得色。而李二和程老魔王眼中略显失望。

程老魔王第一个跳出来,一脸不岔地说:“皇上,吐蕃是柴狼之邦,绝非善类,上元节时突袭我大唐边境,在场诸位忘了吗这种人,就要把它揍得痛了,它才会害怕的。”

“皇上,打蛇不死,必有后患,经此役,吐蕃此次元气大伤,而大唐和吐蕃之矛盾亦不可调和,还不如当机立断,免得给他喘息和东山再起之机。”战神李靖也大声进谏道。

牛进达的脾气最率直,指着刘远厉声问道:“刘将军,上次出征吐蕃,你也看到吐蕃的凶悍和猖狂,镇番军五千壮士出征,归来之时,阵亡十之六七,而吐蕃在大唐边境犯下件件血债,还历历在目,你现在享富贵、沉浸于温柔乡中,那些惨死在吐蕃人手中的兄弟,你都忘记了吗”

这老牛的脾气耿直,好的时候叫小远,以牛伯父自称,一旦意见相左,正呼官名,话里也明显带有了火药味。

面对牛进达的质问,刘远笑了笑,镇定自若地说:“牛将军误会了,战死的兄弟,我一直记在心中,时刻想着替他们报仇,而在场之人,都明白吐蕃是虎狼之邦,即是它现在臣服,也不是真正的臣服,只是借机喘息罢了,刘某曾经吐蕃几经生死,很多兄弟惨死在吐蕃人手里,再加上吐蕃人目无王法,经常越境犯案,这些血海深仇,不光是我,就是在场所有人,也不会忘记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