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满唐春 > 分节阅读 354

分节阅读 35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尚书崔敬不会得了失心疯吧,刚刚还势成水火,现在还主动示好

难不成,堂堂清河崔氏,向皇亲国戚的低头了吗

当然,像其他的大士族,一早就己经知道了答案,不光李二一早猜出,不少官场的“老油条”也猜得,这次推荐有些诡异了,按照往日,有这么一等一的肥缺,几个大家族早就打破头,当场闹个不可开交,但是这次例外,几个大士族都按兵不动,那些被推荐出来的人,不是太年轻就是太老,要不就是职位太低、经验太浅等原因,每人都有很明显的缺点,总之一句话,走一下过场,为柴令武的出场预热。

刑部的卢尚书也附和道:“皇上,崔尚书之议,臣也认同,太仆少卿,名门之后,品行端正,太仆少卿担任卫州刺史,在官阶方面并没多大的冲突,也好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寒一个,长安恶少可不是白叫的,刚刚还和刘远打架,两人都关进雍州府,为了一个妓女,殴打朝廷命官,这还叫品行端正真是睁大眼睛说瞎话,居然还有面不改色,这一份修养可不简单。

柴绍和柴令武两人闻言,喜上眉梢,心中都乐得不行了。

有了两位尚书的表态,很快,又有几个人对柴令武高歌功颂德,力荐他暂代卫州刺史一职,好像有了默契一样,士族和亲皇派都全力支持,听不到有反对的声音,而那些谏官,也好像集体沉默了,没人反对。

现在大势己成,再加上两股大势力通力合作,谁还会节外生枝,惹人生厌,就是魏征之流,虽说率直,并是愚昧,还没有上任,也不知他做得好还是不好,也不好与所有人为敌,再说了,做到不好,到时再进谏也不迟。

李二摆摆手,示意人人先静下来,然后点点头说:“竟然众卿家都推荐太仆少卿,朕也从谏如流,王爱卿”

“臣在”吏部尚书王哲马上出列。

“柴少卿表现如何,可否适合出任卫州刺史一职”李二突然询问道。

王哲马上回道:“回皇上,柴少卿在任职其间,并无过失,绩效皆是甲,优等。”

柴绍和平阳公主的儿子,皇上的亲外甥,谁敢说他坏话,又有哪个敢不给他好评,反正太仆寺也就是一个闲职,要干的活也不多,王哲都想骂娘了,其实一帮人早就算计好了,自己以为他们最多就是在工作中不配合,给自己制造麻烦,没想到人家一出手,就敲掉了一个位高权得的刺史,下手又快又狠,现在还要问自己一句合不合适,简直就是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太仆少卿何在”

柴令武一早就在等着了,闻言心里一个激灵,马上走出队列,大声应道:“臣在。”

李二有点复杂看了一下自己的外甥,不过很快说道:“这么多大臣推荐的你暂代卫州刺史一职,你可愿意”

说实话,李二对自己外甥并不看好,脾气暴躁、骄傲狂妄,文不成武不就,可以用眼高手低形容,真不知,自己那个智勇双全、巾帼不让须眉的妹妹,怎么生出这么一个不省心的货,不过怎么说也是自己人,不看僧面也看佛面,老父的颜面、妹妹和妹夫的旧情怎么也不能不顾,再说了,士族太强大了,强大到自己也得妥协。

这样也好,把一个上州从士族手中夺回也不错,回到自己人手中,怎么说也是一种胜利,间接来说,这也是削弱士族的力量。

“愿意,臣一定鞠躬尽瘁,全力把卫州管理好。”柴令武兴奋得,说话都有一丝激动了。

在京城,官多、皇亲国戚多,动不动就让上奏本弹劾,怎么也有一点不爽,再说那太仆少卿也太清闲了,没点趣味,当他听到父亲说推他作为卫州刺史,当场差点乐得蹦了起来,到时一州之地,就是自己最大,想干什么都行,再说所去的地方是卫州,那时可是自己最喜欢郑卫之乐的发源地,卫州的女子能歌善舞,身段风流、知情识趣,那可是一等一的温柔乡啊,柴令武哪有不同意之理。

虽说只是一个代刺史,可是明眼人都知道,那原卫州刺史要完了,三司会审,以太原王氏的处境,就是不死也脱层皮,去掉那个“代”字,取而代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那好,到时你跟随宣旨的队伍一起出发吧,切记奉公守法,勤政爱民,若是胡来,朕绝不轻饶。”李二双眼一瞪,一脸正色地警告外甥道。

“臣遵旨。”尘埃落地,卫州刺吏之位到手,柴令武眉开眼笑,都忍不住要大吼几声了:卫州的美女,我来啦

礼尚往来,崔氏顺利把儿子推上了刺史之位,柴绍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出队列,对李二行了一个礼:“启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讲”

“半月前,扬威将军刘远,与犬儿发生不愉快,现在己调查清楚,是小人从中作梗,故意挑恤,以至发生误会,现在二人己冰释前嫌,令武昨日,到雍州府说明情况,又在牢中握手言和,臣恳请皇上把刘将军释放,我与令武二人,会亲自请他吃酒赔罪。”柴绍大声地说。

李二看了下面的群臣一眼,然后从嘴里说出二个字:“准奏。”

s:今天月票不多啊,又拉近了,虐心哇

512廊下招揽

李二一个“准奏”,整个朝堂的气氛一下子轻松多了。

把刘远关进雍州府,那是士族和皇权斗争的导火线,有始必有终,现在把刘远放了出来,也就为整件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总的来说,结果还是满意的,李二顺了太上皇的意,又顾及了柴家的颜面,虽说落了点面子,但从士族手中夺回一个上州,暗中还挑拨了士族间的关系,并不吃亏损;柴令武虽说被揍了一顿,子孙根受伤,“菊花”受创,哀嚎了好几天,但是此次他赚了脸面,由一个闲职,一下子成为一个上州的刺史,前途一片光明,自然也就释怀了,反而觉得刘远比自己狠,心底暗暗佩服。

崔氏也落得了实惠,这次清河崔氏在士族中争足了脸面,立足了威信,也得到了二个肥缺安置族中子弟,最重要的是,狠狠打击太原王氏的嚣张气焰,让它不敢再对崔氏的“领导地位”再起窥视之心,至于最惨的,是关了十多天的刘远,还有就是因为立场不稳,痛失一个上州的太原王氏。

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刘远并不觉得自己吃亏,当然,这是后话。

因为士族的集体“罢工”,朝廷不能有效运转达半月之久,那些奏折、工作堆积如山,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分配、处理,李二和文武百官只能一件件讨论、商议,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时间己到响午,年富力强大臣还撑得住,而那些老臣子己经饿得两眼昏花,摇摇欲坠。经不得饿啊,看看天气,现在都是末时了,天还没亮就就上朝,饿了大半天,能不吃力吗

“皇上,皇上,是时候用午膳了。”一旁的司礼太监找了个机会提醒李二道。

李二这时才醒悟过来,抬头看看沙漏,己是末时二刻。再看看朝中那些大臣,不少老臣子己经是快要饿昏了,这才不好意思地说:“这么多工作,朕太急于求成了,以至让朕的文武大臣挨饿。这是朕的过失。”

“皇上勤政爱民,是千古难寻的明君。此乃我大唐万民的福气。臣等岂敢辜负皇上的一番心意呢”长孙无忌马上给李二戴了一顶高帽。

程老魔王大声说:“皇上,你都不饿,臣更不饿,老程一身都是肉,就是再饿三五天,也没问题。”

说完。还用力擂了自己胸膛二下,以示自己的强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