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随身山河图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楚家强仔细观察,就发现真的很奇怪。整条河就这块地方的鱼出现这种情况,只要那些翻白的鱼随着缓慢的水流飘出这段区域,它们又会慢慢恢复,沉入水底。

看见这种奇特现象,不少人拍下来,发到网上求解,不过还是一无所获。

也难怪大家搞不懂,整条河就这一段会出现这种怪事,只要离开这里,又会没事,你说奇不奇怪

这事情也惊动了研究院的科学家,楚家寨这里可是有很多保护动物的,这里的水要真是出现问题,那后果可就严重了。当有人通知他们这种现象,他们第一反应也是有人下毒。

“装一些水回去化验。”丁建辉指挥那些博士生说道。其余人继续观察,看见一条条鱼不断翻起来,到了下游又翻回去,他们就更加不解。你说是中毒吧貌似也不像,过了这个河湾,它们又会恢复。总不能说这里的河水有毒,下面的有解药吧

“难道这些鱼也要晒晒肚皮”杰克顿惊奇道。

其他人纷纷轻笑起来,这话有点搞笑,但看起来还真像。不过,鱼晒太阳也不怕变成咸鱼干下游翻身的难道是传说中的咸鱼翻身

几个天鹅下水,游过去,叼起一条就跑。丁院长等人大急,这些鱼有没有毒现在还不知道。要真是有毒,这些天鹅还不给一个个毒死

“赶紧抢过来,别让它们吃。你们拦着其他天鹅,不让它们过来。”丁建辉马上大喊。

只是迟了一步,一个天鹅已经吞了下去,还伸长脖子往河里看,那摸样就像人看见美食流口水一样。

看着这群贪吃的天鹅,大家一阵头疼。楚家强扫了一眼周围,目光突然落在上游。他发现那地方是二叔浸木薯片的地方,远远望去,还能隐约看见白色的木薯片。

这些木薯都是一箩筐箩筐叠在河底,需要浸泡好几天,才能将毒素完全泡掉。

看到这些木薯片,楚家强就明白什么回事了。肯定是这些木薯片泡出来的毒素,随着河水下来,在这片缓水区域带滞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鱼就像喝醉酒一样,其实没多大事。

“原来这样。”楚家强轻声嘀咕。

旁边的陈香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回事”

其他人都望过来,连丁院长等科学家都没有下定论,这家伙又知道了这也太厉害了吧

楚家强笑了笑:“应该没事,我觉得应该是上面那些木薯片造成的。”他指了指不太远的上游。

“木薯片”丁院长等人这才朝上游望过去。他们刚来就将目光定在这片区域,没有注意上游。看到那些木薯片,他们也露出笑容,瞬间明白过来。

“哦对了,你们说过木薯有毒,要浸泡几天才能干净。难道就是那些木薯的毒造成的”一个游客当初也亲手切过木薯片,当时就听文教授等人说过这事情。

“应该没有错了,这些木薯的毒其实不是很毒,跟酒精有点像,这些鱼是喝醉了。呵呵”一个专家笑着抚了抚胡子。

鱼喝醉了这话也太搞笑了吧

“我还以为是灵异事件,害得我在微博上坚持,唉”一个青年似乎很不满意这结果,没他想象中的神秘。

这话一出,那些科学家一阵纠结,现在的年轻人,真是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唱大戏

万家跟洪家的其他成员也到了,他们早上出发,赶过来跟两老在异地团聚。没办法,总不能让老人家一把年纪跑回去迎合他们吧尤其是洪家,小宝还在接受治疗,更加不可能跑开的。

看见老村长满面荣光地经过,楚家强笑问道:“村长,戏台搭建好了”

今年村里面有不少财政收入,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就请来一班戏班,准备唱大戏。这在楚家寨也是头一回,以前,看大戏要逢年过节到比较富裕的村子看。如今,风水轮流转,终于到楚家寨风光一把,老村长能不荣光满面吗

“呵呵搭建好了,大家帮忙,也没多大事。”老村长走进来,立即就有人倒茶了。

唱大戏,可能也就还有京城那些气氛比较浓厚的城市,以及这些小山村还有市场。在其他城市,一般人都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都快忘记了这一项国粹了。

唱戏是指包括对白、武打、唱腔等形式的戏曲表演艺术。唱戏需要很多技巧,唱戏也是主张深呼吸的。用鼻微吸,就能吸得深。要做到鼻微微一吸,腰围和横膈膜即有膨胀感觉,但千万别去下死劲膨胀它。

京城的人喜欢京剧,咱们粤省的自然就是粤剧了,其实也是一类,只是南腔北调而已,口音不一样。

说起唱戏,粉丝可能就只剩下老人家了。年轻一代,大家都是唱流行歌曲,对于那种怪异的腔调都不喜欢,这跟时代有很大关系。因此,现在国家为了保护这项国粹,只好引进课本里面,从小培养小孩子的兴趣。对于像楚家强这些80、90都是没指望了。

另外,唱戏不和唱歌一样,这可是真功夫,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学成了人们唯一的出路,所以外出求学就业成了一大主题,学戏的人没了,会唱戏的人少了,久而久之,唱大戏已经成了历史与我们挥手而去。

在古代;唱戏被人们视为卑贱的职业,社会地位低下,而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令女姓更不敢越雷池半步,诚惶诚恐的女人为了维护仅有的一点尊严只能谨言慎行,岂敢引亢高歌。

但在娱乐活动非常单一的古代社会,戏曲又是重要的娱乐项目而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所以唱戏的重任就落在了男人的肩上。今天我们所欣赏到的每一段优美的旋律,都融汇着古代戏曲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当然,像楚家寨这样的小村落,自然请不起那些名流戏班。大家听的都是山梆子戏,嗓子好是村子特有的水土养育的,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梆子戏更是口口相传。所谓山梆子戏是与“京梆子”相对比较而言,山梆子戏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近200年的历史,是一种民间特色剧种。

“今晚什么内容”楚家强问道。在农村,其实对唱戏还是挺有兴趣的,上到老人,下到孩子,都会去看。老人家是真正的欣赏,孩子则是好奇、凑热闹的心理。

“青衣戏武家坡”老村长回答道,这场戏他比较喜欢。

传统戏的内容,大都是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市井庶民的生活。依据历史、服装头饰产生了京剧旦角扮相的程式。如:青衣,在京剧中大都是正旦,扮相要端庄大方,眉眼的勾画要清秀,以鸭蛋形为一般标准。

整体效果要雍容华贵,基本以戴点翠和银丁头面为主,根据人物、情节的变化决定头饰的变化,以戴红绒花、凤头桃为表示结婚、喜庆;以左戴茨茹叶为守寡、丧夫;右边留甩发为表示流浪、发配、疯癫的精神状态,还有个别青衣戏挽缕子。

老村长也没有逗留太长时间,赶紧回家吃饭,吃完饭准备扛着凳子占位置去。万老等人可能也是怀旧,已经跟老村长相约好,大家一起去看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