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第一庄 > 分节阅读 538

分节阅读 5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的水泥、工匠全部调到江宁那里去。一座长安城,再大再漂亮,也是展示着大唐皇家的富有。可一座桥代表着什么,这在天下人眼中,是一个奇迹,而且仅这一座桥带动的产业价值,不会低于每年五千万贯”

李元兴再次建议着。

李二看着李元兴,默默的点了点头:“五郎说的是”

高公公等人退了下去。

贞观四年元月十八ri,大唐报、长安报等所有报纸头条。同时通电全大唐所有的州县,甚至电报了发到了麻六甲。

江宁长江大桥。

全长十里。全宽三十五步,分为上下两层的巨型大桥。距离水面高度约为十二丈,最高处,就是上面的公路桥距离水面达到了十九丈的高度。

大唐最巅峰的耀州钢厂同时宣布,停止对外的一切供货,将合同转由周至钢厂、郑州钢厂、以及河北道、河东道、辽东道二十多个钢厂继续执行。

大商中书令亲自签发文书。耀州钢厂此次毁约并不是建返合同,一切为大唐

三万吨神秘的特种精钢。甚至没有人知道耀州这钢厂这一次生产的精钢与普通的有什么不同,唯一能让大唐百姓知道的消息就是,整个大唐最好的铁矿石、最好的煤,要优先运往耀州。

一座桥。值得吗

许多异邦的使节不理解。大唐连长安城都停建了,要不惜一切的建起一座桥吗

大唐皇帝,大唐秦王联手发布的命令,而且又是原本天英阁有一半人支持的意见。当文书正式下达到各部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够制止了。

吏部下文。着李春一等桥梁系大匠师领工部尚书衔。正三品。全面负责江宁长江大桥的修建,同时配书大唐中书令李靖签发的命令,长江两岸所有州县。建桥之事李春有权调用一切力量。

看到报纸,在昆明池训练中低等军官的柜爷而赶回了秦王庄。

“元兴呀,这座桥爷爷知道。这是我们华夏的骨气,当年”

李元兴头一次打断了柜爷的话,脸上还着几份严肃:“爷爷,我们华夏的骨气何止这一座桥,大唐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地标。其实这座桥再晚修三五年也无所谓,但我更需要一支注入整个大唐的兴奋剂。”

柜爷细细的分析了李元兴的话,用力的点了点头:“说的好”

“古有秦国修郑国渠,今有大唐修江宁桥。”李元兴突然笑了。

柜爷也笑了:“桥通车之时,就是对吐番开战之时。”

爷孙两人同时大笑起来。

柜爷在李元兴肩膀上重重一拍:“帮爷爷再稳住一年,最后是两年朝堂。然后再稳住南洋,最多两年之后,那里也是大唐的道、州、县”

“爷爷放心,他们在南洋吃到肉了自然会有贪心。但我不发话,谁也不敢造次。压着他们,当真正把这规矩放开的时候,他们就象是饿了很久的狼,半年就能全面控制整个南洋。”李元兴自信满满的说着。

柜爷也笑了:“来自大唐本王、澳洲、还有九大港的联手攻击,半年时间你也太小看爷爷了,也太小看这些世家军阀们的野心了。”

“什么时候,给天竺些压力呢”李元兴没有再提南洋的事情。

“再过至少一年,大唐人还没有真正尝到殖民地的好处。”柜爷给李元兴建议着。

李元兴正要说什么,有人来报,说李春求见。

“李春,元兴还是去见见,爷爷这里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只说一句,不惜代价,最多四年时间修成这座桥,实在不行你去把北美的金矿给挖了。”

“不用,澳洲的金矿也不少”

柜爷去休息了,李元兴则在步行往前厅去,准备接见李春。

可前厅之中,身穿绯色官袍的李春却跪伏在地上,头紧紧的贴在地面上。就那样一动不动的跪着,李元兴冲着郑和瞪了一下眼睛,郑和吓坏了,赶紧解释:“殿下,是李尚书要跪的,与奴无关呀”

“下臣,万死不辞”李春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李元兴没有去扶李春。

“李春,什么话也不要去讲。本王给你准备了一个墓碑,拼上你的命,修好这座桥。桥头之下必有七尺之地为你埋骨,立碑”

“下臣,万死不辞”

李春高声喊着,用力的磕了三个头,起身后退三步,又长身一礼:“下臣,告退”

“李春,你还不老,别累死的那桥上。本王真心希望,你还会有一座更华丽的墓碑”

李春再次一礼,退离。

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一切都在他那大礼之下就表明了他的决心。当年,只是一个算是优秀的工匠,修建了一座值得自己骄傲的石桥。然后成为奴隶,作奴隶李春不在乎,可他却没有机会再接触到一生最痴迷的桥。

全长十里谁敢想,谁能想像到还有这么一座桥能够出现在长江上。

大唐敢,大唐能,修桥主事之人李春信心十足。

大唐工部尚书,阎立德与其弟阎立本,在最初相争是不是修到华亭的时候,就在武曌的帮助下在完成一副画作。一副长到四丈,高五尺的长卷。两兄弟之外,又调用了十名优秀的画师在着色,细节补充上打下手。

长安城,朱雀门的城墙上,挂起了一副画。

江宁长江大桥

整个长安城对这桥的讨论停下了,换来的却是沉默。头一次长安的百姓对这桥有了一个最直观的认知,这不是桥,这是奇迹。

吏部新任尚书,长安柳家柳冲冲,穿着便服站在百姓当中,也和百姓一样的震惊。

“感觉如何”王及善站了柳冲冲的身旁。

“王公,前隋修运河,消耗了也不过几百万贯,那么多年下来,就算加上奢侈的浪费,以及远征高句丽,也没有说超过一千万贯的。却是将前隋的国力消耗个净光,然后就有许多人造反,然后就灭国了。”

柳冲冲说这些话的时候,丝毫也不紧张。

大唐已经不会因为某种言论就治人罪了,只是说的话是有历有据的,就不论罪。

王及善听到这话,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呀,前隋就是过多的消耗国力”

“长益铁路的消耗,已经不比那运河的总消耗少了。那一座桥,某都不敢去算会花多少钱币了,五百万贯不知道够不够用”柳冲冲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王及善却是大笑:“区区五百万贯罢了”

“五百万贯,还区区,还罢了”柳冲冲吃惊的盯着王及善。

大唐的税收有多少,他是知道的,这五百万贯差不多就是大唐国库总收入七分之一了。大唐现在的国库收入纵然是大力发展工业,也不过是三千四百万贯左右。而且要花钱的可不止一座桥。要花钱的地方数都数不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