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第一庄 > 分节阅读 482

分节阅读 4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田呀

百官们都知道李元兴说话是从来不说满的,这个花销肯定是夸大了。但收益肯定是打了七折的。

“臣建议,投票不过,殿下是否有治理黄河的建议书”王及善作为天英阁这一任阁主,这个时候自然要由他来说话了。

李元兴猛的一回头:“丫头”

“来人,抬上来”武曌在这方面绝对为李元兴作足了准备。

二十只大箱子,一共一百二十套资料,自然不是人人都有。当然够身份的肯定有一份。这是后世总结了二千年的治理黄河提案,甚至包括了那三门峡最出的失误,以及后来的改进的思路等。

上流的水土保持,河道挖沙的管理与控制等等。

以及人工重流排沙。还有数种排沙,推积沙池等各种现代的方式。

大唐比不后世的现代,第一是人少,原本大唐百姓不敢乱砍树的。第二是好管,一条政令下。谁敢破坏水土李元兴就把把他全家变成奴隶。第三是在有了后世经验之后,李元兴相信可以作的更好。

整个会场全是粗重的呼吸声,以及翻页的声音。

连倒水的侍者走路都不敢脚步重,怕影响到这些官员们读资料。

突然,陇西上都督站了起来。想了想又坐了下去,一只手扶着额头。

“你头风犯了”独孤修德笑着。

陇西上都督,其实就是辞了门下省主官的宇文士及,他与独孤修德的关系本就不错。听到这么一问,他立即就站了起来:“我怕是树大招风,让你这货一逼。我也不管了,这书册上龙羊峡水坝投资才五十万贯,我们陇西要建。我们凑钱,这上面画的,光是养鱼就是十万亩水田,可保证三十万顷良田,为何不整”

李元兴心说,五十万贯,不会是看错了。

五十万贯,其实就是后世的二十亿上下,这数字也不对呀,二十亿建水坝,紧张。

李元兴赶紧翻了翻:“这个你怕是看错了,这是料钱。至少需要二十万工干两年,而且这钢条、水泥你要自己不生产,从长安运过去,运费不少、再加上工匠们的吃喝,所以五十万贯铁定是不够的。”

李二把手上的那资料合上。

“五郎,长安百姓都说,秦王说话会打折。这花销报的高,产出报的少。为兄听了,也看了。那水坝一百万贯够不够,一百五十万贯够不够。你修十个,才一千五百万贯,就说花的多了些,二千万贯够不够。其实的你花在何处”

李元兴嘿嘿一笑。

这样的问题是难不住他的。

“皇兄,还有一个大头,就是种树。黄河两岸要种多少树,怎么也有种上几亿棵。还有,修水坝除了动用劳工,还会影响到一些人的生计,让他们搬家也要给补些钱。因为水要临时改道,这挖渠要花钱,影响了田产,总要补给农户的”

李元兴开始坐下慢慢的算,全是小账。

李二也有办法,打了一个眼色给崔君肃。

崔君肃立即叫他手下的那些人开始打算盘,计算李元兴说的这些支出。

四十丈宽,纯钢筋水泥的大桥,李元兴就要修二十座,大水坝六座,小的水利设施七十多个,排沙人工湖,六个,支渠累计三百里。

水电站控制,发电机,以及设计十万里供电用的钢线,十丈高的复合式纯钢电塔。

再算上沿河的水泥公路,李元兴直接就给开出了一万里。

最后,李元兴连水坝管理,驻军,粮仓。

在最后的最后,李元兴连通货膨胀率都给加上去了,理由是工费会涨,许多民生产品,还有物资的价格肯定会多少有些上涨,李元兴给的一年百分之五。

崔君肃手下人算完了,没有立即拿给李元兴,而是给了武曌。

武曌看过之后,她知道李元兴算的高了,大唐的通货率最多百分之二至三左右,奢侈品不能算在通货膨胀率内。

水坝的花销是武曌详细的计算过的,眼下唯一受限制的,就是钢材产量。

所以水坝在未来三年内,只能选地址建一个。

武曌的心中,还是打算放在洛阳那里的,就是三门峡,或者是小浪底。

崔君肃手下人实算的支出是,三千二百万贯,而且这是十年的支出,不是一年一下子拿出来的,你秦王殿下光是从倭岛拉回来的金子,连银子都不用算上,就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了。

武曌微微的点了点头。轻声说道:“高了”

“明月公主的意见是,高了多少”崔君肃是真心请教的,论预算学,特别是这种超前产物,武曌绝对是大唐第一人。

武曌靠近崔君肃轻声说道:“如果控制的好,没有出现浪费,或者是官员贪黩,大约高了二成左右,肯定是低于二千六百万贯的。”

崔君肃懂了,又小声问道:“殿下为何说八千万贯”

“你可以理解为他满嘴胡说”

武曌笑着回答,崔君肃却是摇了摇头,因为他不信。

大唐秦王殿下没有必要在这里胡说,更不可能随便编一个数字,开口就胡说的。

看到崔君肃不信,武曌也暗赞李元兴的信誉真的很高。

武曌也变的严肃了许多,低声说道:“不过,如果算上码头、船只、以及周边实用性设施。以及十年之中,对黄河治理所有的官员,以及巡视的士兵,再加上华亭至伊州的铁路,还有配套设施,八千万贯不是胡说。”

李二也听到了,靠近过来问道:“五郎刚才为何不提铁路”

“他是想把钱先要到,然后再考虑是不是修铁路。我知道他很为难,因为这第铁路太长,他怕有人偷他的铁轨,更怕路上没有好的管理,这火车速度是极快的,要是撞到百姓,撞上就会死人。更不用说,这条铁路不好修呀”

武曌的解释李二能够理解。

因为李元兴一但开口,这铁路的事情,不知道多少官员会支持。

绝对不象是治理黄河还需要投票决定。

修铁路,李元兴敢说修到东罗马帝国去,官员们也敢全票通过,所以李元兴把铁路给压下来了。

李元兴看到李二、武曌、崔君肃在低声讨论,他也没有靠近。

他知道,武曌肯定会说到铁路的事情,在小范围内说还是可以的。

武曌又说道:“还有一个李元兴所考虑的,干这样的工程肯定是会死人的。而且绝对不会是一两个人,他多预算一些钱,是打算将来补偿这些人家里的。”

李元兴爱民,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如果放在前隋,别说是奴隶,就是民夫死上几百人也没人在乎。

杨广征高句丽,死在路上的民夫何止万人呀,他管过谁,百官们管过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