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第一庄 > 分节阅读 415

分节阅读 41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新闻,如果有必要。我的男人会直接给你们台长打电话,他有无条件配合我家元兴的政治任务,当然这也是雪燕姐一次成名的大机会。”

“让我看一眼那套首饰”

“不行”李岚姗立即就拒绝了。

“就看一眼”

“现在是白天”李岚姗绝对不会给任何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的宝贝,那套首饰已经不单单是价值的问题了,可以说那是一件女人心中的至宝。

现在仅是一家大的珠宝公司仿制品给李岚姗的合法支付金额就快要超过五百万了。

午餐的时候,胡雪燕突然提出:“李元兴,可以让我看一次你那一刀的录像吗不要那些外面流传的,我知道你有超高速军用摄像机拍的。那一刀,是真正的功夫,太惊艳了。”

李元兴没有回答,而是看了看手表,然后才回答道:“客人就要到了,接下来你们拍到的也是真正的功夫,远比那一刀意义大多了。机器没有问题吧,如果需要任何机器,我让影视公司那边送来”

“如果可的话,我需要一些灯光师的帮助,当然能给我配一名摄像助理更好。”

李岚姗拿起电话,很直接的说道:“这边需要拍摄新闻用的画面,需要一些器材与帮助。让新闻摄像师给你们说”要求好提,新闻与电影虽然都是摄像,但这两种摄像师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也很难相互兼职。

当然,这仅指一流的,超一流的,普通的不算在内。

器材拉到,在开始布置的时候李元兴与几位客人在交流着,因为距离远所以听不太清。可那位老者,胡雪燕却是记得,上前问道:“请问,您是陈氏太极的第三十七代拳宗吗”

“老朽是第三十七代传人,也是这一代的门主,宗这个称呼不敢当,不敢当”

这是客气话,胡雪燕自然不当真了。

却没想到,这位宗师级的高手接着说道:“论武学。无论是杀伤力,还是养生之道。元兴小友已经足以为师,这一次老朽也是来学艺,顺便论证一个数百年争论的话题,我陈氏是创造者,还是传承者,或者是一个分支。”

“陈老过谦了,我刚才说过。陈氏是集大成另创一脉,称为太极宗师也不为过。太极虽然自古就有,但历代的叫法不同。我这一套却是创立自汉代,后在盛唐之时兴盛,道门本身就将这一套一分为二,分为技击与养生两个分支。”

那边的摄像机已经架好。

“元兴小友,请”

李元兴摆了一个起手势:“首先是技击用,名为唐拳”

袁天罡召集的武学高手有十个,十个全是道门的。可以说他们的拳法依然还是道门的风格,以圆润为主流,打的并不急,却是一种慢拳。

这自然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胡雪燕看了半天也不理解:“这么慢,能打伤敌人吗”

“元兴小友”陈老将一根木桩插进土里,一只手轻轻的扶着。而李元兴却没有急着去打这木桩,一边继续打拳一边说道:“力生于脚,传于腿,发于腰,扬于肩,却威于掌。”话说完,看似轻飘飘的在那木桩上拍了一掌。

仅这一掌,李元兴的脸就红了。

武学高手自然可以看懂,李元兴这是没有练到家,气不够顺,刚才肯定是乱了呼吸。

李元兴收掌的瞬间,只听咔嚓一声,木桩李元兴拍的位置背面,裂开了。而正面却是似乎没有受到损作。

李元兴一套打完,收势。

“晚辈惭愧,练的不到家。却是知道古籍之中记载,初唐袁天罡可一掌击石板,石面不损,石板背后碎裂。还有一位叫元尘子的道长,直径七寸的树可被他一掌拍死,将树完全震死,这才是真正的功夫”

“打一场”王大军脱了外套就跳下了场。

李元兴摆了摆手:“让我再练几个月。我这一套拳任何人都可以练,无非就是发力与借力,以及打击角度,打击瞬间巧妙的技巧罢了。你们特种兵,一巴掌拍碎六块砖那个也是很牛的硬功”

李元兴又对着镜头一抱拳:“接下来是养生功。技击在于发力与借力,而养生最重要的则是吐纳与调动器官的活性。”

第628节功药一体才神奇加更求月票

李元兴在拍摄着他的新闻,一个有些刻意,甚至是偏向软广告形式的新闻片。胡雪燕是华夏台的记者,她的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有着非常意义的宣传,所以李元兴的团队在讨论之后,认为必须有一个非常深入的自我介绍。

而另一边,一身军装,胸口挂着十几枚勋章,再加上多枚特殊战斗纪念章的的赵老出现在主席台上。

赵老大步的走向自己的座位,在没有座下之时对面所有来宾转身,立正

啪的一声,军靴后跟磕碰之声如果惊雷一般让许多人心中一颤,标准的军礼,让在场所有人,无论是记者还是病人家属都不由的站直了身体。

一个硬朗的老将军,一个感激的军礼,此时无数种复杂的心情散布在会场之中,却是极难用语言来形容。有几位家中亲人久病,已经失去信心的家属当场就泣不成声。

“感谢各位关心我一个快入土老家伙的身体,谢谢”

赵老微微的一点头,台下至少有一半人鞠躬回应。

邢副院长上台,站在发言处:“各位,时间不会太久。记者朋友们可以提出的问题总共只有十条,病友以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十五条,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时间,请体谅。现在用十分钟之间请来自京城军医大赵老的主治医生,以及本院医师,以及此次古方研究所所长欧阳教授作十分钟介绍”

很多人都想问,这十分钟是否包括在这一个小时之内。

可谁会浪费一次提问的机会。

三位教授上台,相互点了点之后,一直为赵老的身体负责的那位六十多岁的教授首先开口:“我不擅长发言,用照片与数据说话吧。这是服药之前一个月内的全套数据,还有照片。”

说完,这位教授竟然退到一旁,由他的助手负责作。

大屏幕上依次出现赵老在病的照片,然后是病理数据。

助手快速的翻页着,同时说道:“数据请不用追问,两所军大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有公开的部分。”

数据看不清,可那照片。

久病成医的病友那个不知道,那就是在数ri子活命的状态。

随时可能一命归西。

接下来,古城军医大的教授上台:“我,我,我认为”说到这里,这位教授叹了一口气:“算了,也用照片吧”说罢,竟然直接就离开了发言台,两位一心只在病理研究的军大教授相视一笑,都轻轻的摇了摇头。

上台讲话这种事情,还真的不适合他们。

到了他们这种身份,已经轻易不再讲课了。

学术交流可以,讲病理可以,但只能他们三分钟,还真不知道要讲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