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第一庄 > 分节阅读 411

分节阅读 4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密调回李绩。”李元兴试探着问道。

正说着,外面却是传来哭声一片,可是把三个人吓了一跳,李二拍手示意禁卫进来,却看着五大三粗的汉子脸上竟然有泪痕。李二愣了,李元兴却是笑了:“看到霸王自刎,很悲情吧。”

“是,是”禁卫有些尴尬。

李二挥手准备示意禁卫出去,想了想之后说道:“招候君集过来”禁卫施礼退下。

候君集到,他完全被那电影所吸引,嘴里还一直念念有词,似乎霸王之死对他影响是极大的。可看到李二所在这个包厢竟然连窗帘都拉上了,心头一紧,施礼之后坐下下首的位置上。

李二冲着李元兴点了点头,李元兴说道:“候将军,你需要出兵了。兵发辽东,在幽州修整,三月十五之前赶到建安以北五百里,那里有个不大不小的城,清除之后依李尚书的安排向东突进,当然具体的作战安排,战前必然会有会议。”

“末将定当让高句丽知道大唐军威”

“没有补给”李元兴强调了一句。

候君集却没有丝毫的犹豫:“末将必可完成作战任务。”

李二很满意候君集这个态度,看来上一次收拾候君集是正确的,至少让候君集的心态有了非常巨大的改变。

李元兴从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袋子,里面又有许多个小袋子。

先是拿出一个标有一袋子,里面其实是竹筒。那种壁厚很薄的竹筒,已经发黄了。显然是被火烤过的,上下各缠了轻轻的两圈麻绳。

“一刀劈开,这是咸的。”

两人试了一下,很重。然后用随身障刀劈开,里面却是干硬的一个柱体。

“这是玉米制作的,加了少许的猪油,少许的花生油,还有些糖,盐、水之类的。这一块足够一个成年人一天了,这东西全吃到肚子里再喝水,涨也涨死了。遇水可彭大多倍,在没有后方补给的情况下,可以坚持几天”

李元兴说完,又拿出一个编号为二的:“这是甜的。”

然后,李元兴还有奶粉饼,以及饴糖。

“十五天”候君集给了一个自己非常有信心的答案来。

李孝恭这时问李元兴:“五郎准备了多少”

李元兴哈哈一笑:“我有半年都没有作糖的生意,分的我的盐一两也没有卖出去。玉米的产量有多大,可我耀州的粮仓还帮着长安城承担了八十万担的粮食,孝恭兄说我有多少足足半年的产量。”

李元兴对打高句丽下了多大的功夫呀。

这根本已经不是普通的一个大唐官员可以想像到的数量,从武器,到后勤,再到战术布置,可以说从乐民园开园那天起,李元兴就是每天计划着去打高句丽。

候君集单膝一跪,单手捧起手上障刀:“如战败,某自领死”

“尽”李元兴说想尽心就好,毕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二却伸手按在候君集的刀鞘上:“尽其所能,力破高句丽”

李元兴很想对李二说,候君集这一路最难,因为他的路线全是山区,只能靠两条腿行动,马最多就是负责拉物资了,根本就没有半点可能作为骑兵出战,所以候君集这一路只是增加成功率的备用方案。

李元兴这才一把拉开了窗帘,外面的电影正在到了那曲最伤感的歌曲,然后虞姬自杀。看着这一幕,李元兴笑着说道:“项羽不死才是奇迹,他只是一个将军,一个拥有极高武力的将军罢了,他被称为霸王,可惜他却没有王者之才倒是一位响当当的英雄”

听李元兴点评项羽,李二轻轻的拍了拍手。

第622节每逢喜庆必见血第二更了

项羽,一个非常传奇的英雄,李二是一个成功者。只有成功才会说出不以成功论英雄的话来,失败者永远不会去说所谓的不以成败论英雄。

第二场电影开始之间,却一场象征着喜庆的锣鼓。

看着那飞舞的红色丝带,李二突然问道:“五郎,为兄回想这一年多时间里。似乎每次有什么庆典,五郎你都会多多少少搞些事情。”

“庆典多好呀,当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庆典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有人注意臣弟干过些什么。”李元兴笑呵呵的说着。

“红色,一定是血染红的”李二笑着应了一句。

要杀人吗

别说是候君集,就是李孝恭都感觉到背后一阵发冷,现在仔细想一想李元兴来到大唐这一半多快两年,每次遇到庆典的时候就会有人因为他而死,连他大婚这么重要的ri子,都屠了和尚庙。

普天之下,再无第二个。

李元兴轻轻的揉了揉了额头:“其实吧,这几天虽然些见血。但却不算是染红庆典,因为死掉的人不知道我大唐新年庆典,再说了,他们知道不知道大唐,臣弟都不清楚的,要不把高昌使节团拉出来砍了”

李元兴这是当真的吗

李二放声大笑,指着电影幕布:“看这影画,为兄听过这花木兰的评书,想来这影画却是极佳的,为兄等五郎的好消息”说完,对李孝恭与候君集说道:“两位留在这里,或者回自己的包厢都可自便”

“臣想在新之时陪一陪家人”两人是一个态度。

坐在李二身旁不在自呀。

也只有李元兴这样的性格,还有他这样的身份坐在李二身旁才感觉象坐在自己家一样,根本不受任何的约束。

在两人离开之后,李二侧身问道:“有多少”

“不知道。最后得到的消息是,二百料双蒸汽机快船差一点给臣弟压沉了,金子这东西看似不多,却是很重呀”李元兴咬着烟,腿就搭在茶内上,而身体则舒服的靠在软椅上,懒洋洋的回答着李二的问题。

李二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计算着。

一料就是五百斤,二百料快船除去要装的煤与水,还有人员的重量等等,差不多就是一百四十至一百六十料。这要看装的煤有多少。也就是说,李元兴派出船队这一次倭岛之行,至少也有八万斤黄金。

或者不全是黄金,还有一些银子,但这个收获却已经是极为巨大了。

“五郎,成本有多少”李二又突然问道了。

李元兴依然是那懒洋洋的样子:“这个要问崔君肃了,最后装船的时候是他派人点的货。听到云锦有上千匹,还有雪绒布。都是些贵的东西,成本也不会低了。运这么远过去,倭岛也没有煤,想来会专门派出一两条船拉煤吧。如果在大同江东口有一个港口,这运输能力就太强大了,至少补给就解决了。”

李二没有再理会李元兴,他也不打算再去想了。

当那条船回到长安的时候,他就一定会知道有多少利润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