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第一庄 > 分节阅读 317

分节阅读 3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终于。房杜两人从书房之中出来,脸上还带着喜色,看到崔君肃在等,拱手一礼之后。往皇宫外院走去。

进了李二书房。崔君肃施礼之后。立即就说道:“圣上,有件大事圣上必须拿定主意”

“讲来”李二脸上也有笑容,崔君肃猜不出李二与房杜两人说了些什么。但肯定是大事好事,否则李元兴的脸上不会到现在还保持着笑容。

“圣上,户部一年铸钱三十七万贯,再加上各地铸钱一年总计五十六万贯。户部铸钱的工匠人数有三千多人,苦干一年才铸钱三十七万贯。”

“这个朕知道”

崔君肃向前半步,再次一礼:“殿下,秦王庄十天铸一钱铜币一百万枚,五钱铜币八十三枚,五钱铜币开工只有七天。五天铸一钱银币七十三万币。这些折钱已经十万贯了,臣问过秦王府崔长兄,秦王府铸钱工坊全开工,铸一钱铜币一年可达到八十万贯。”

“八十万贯,五郎的工坊果真高效”李二这一句就是胡扯了。

因为刚才房杜二相已经算过账了。

而且算的比崔君肃更细,连银币,金币,铜币,铁币全部都算了进去。

不仅如此,他们还详细的分析了,金币应该有多少,银币应该有多少,各种币的每年铸造数量应该有多少。

并且列出了详细的计划。

房杜二相出了皇宫,就直奔秦王庄了。

“圣上,一年秦王庄最少可铸钱折一千二百万贯。因为秦王庄会铸金币,银币的。”

“有多少金子够五郎去铸钱,有多少银子。一个银矿一年能挖出来多少,眼下就是把你们手上的金块,银块全部给五郎,铸的钱也流不到市面上去。你co心的是户部铸钱还有没有意义对”

李二问的直接。事实上崔君肃来到这里,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圣上,请收秦王府铸钱工坊归户部”崔君肃一躬到底,他这一个请求,当真是站在户部尚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七世家。

“朕考虑过,但你们管得到那工坊吗”。李二追问了一句。

崔君肃又说道:“圣上,如果将秦王钱的铸造量达到一年四十万万枚,那么不出三年,整个大唐将不会有任何人铸私钱。劣钱,杂钱将完全消失,大唐不再需要以帛代钱,大唐的钱才真正有了钱的意义”

李二郑重的点了点头:“刚才房杜两人也在说这事情,如晦专程从秦王庄赶来,就是为了你说的这个事情。”

“那圣上的意思”崔君肃赶紧追问了一句。

“关了户部的铸钱坊,所有工匠归五郎。眼下,铸钱坊由五郎管着,出的钱可以由你户部计数。但朕原先许给五郎的银矿,金矿,铸币权依然有效。卿的提议非常不错,朕特别允许户部拿了所有铜钱,五郎要用铜钱让他用银币与金币去和你换。”

李二吩咐完,崔君肃心中快速的计算着。

“圣上,这样算来。秦王殿下吃亏极大,臣认为户部应出铸钱工费”未完待续

s:今天会有加更,

会加几更呢。

今天绝对是一个惊喜。

今天的加更,为的感谢蛇年大伙的支持。顺便还以前欠下的更新。

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求这个月的月票,因为欠更。

不过,脸皮还是有那么一点厚度的,所以求最佳作品投票。

今天的加更,必然是一个惊喜的数字,请大伙期待。

第482节金融改革二第二更

崔君肃一心为公,这一点让李二倍感意外。

原本李二认为在铸钱这样的大事上,崔君肃应该会考虑一下七世家的利益。

所以崔君肃的反应让李二很高兴。

崔君肃作为户部尚书,以他的品性自然是身在职,就要考虑公务。不过他也有小算盘,之前请了一个李二的准许,就是世家用铜、银、金去换李元兴的钱币。

所以,世家也不算受到影响了,只是换币的过程中需要谈一个交换比例。

同样,现在崔君肃还要就户部与秦王庄的铸钱工费作一翻讨价还价。

秦王庄内,李元兴正准备吃晚餐。刚刚走到后院门口,就听到陆毛锋的报告:“殿下,房杜两相已经到了秦王庄门口,户部崔尚书刚刚出了火车站。听崔尚书说,他在火车开动之后,看到兵部李尚书正往车站来”

“他们怕是没吃饭吧”李元兴笑问了一句。

“这个时辰,自然是没有吃过了”陆毛锋笑呵呵的回了一句。

李元兴无奈的摇了摇头,对元春说道:“去给王妃们,本王晚餐不在后院用了。晚上尽量早些回来,让莹王妃去本王库中拿些冰食后院用,再准备一盒冰,几份冰点晚些时间给本王送到前厅来”

元春应了一声,回后院传话了。

李元兴所说的冰食,就是后世包装好的雪糕、冰淇淋这样的东西。

在大唐,这东西贵重的程度超乎想像。崔莹莹叫了两个厨子,四个点心师傅。研究了好多天,用了奶粉,精糖,果汁,勉强接近了冰淇淋的味道,但还是差的很远。依然还在不断的努力当中。

冰点,自然就是在努力试验之中制作出来的东西了。

就是冰制的点心,就这样的点心在秦王庄可是执行贵客的,因为李元兴带来的靠电力支撑的小型机器只有一个分体式冰柜,一个制冰机。另一套工业制冰机,短时间内也用不成。

并不是李元兴无法再带,而是秦王庄的电力是一个瓶颈,而且这种东西太多了也未必好。

李元兴没有坐软轿,而是自己走。

等李元兴走到前院小会客厅的时候,连崔君肃都到了。

进了小会客厅,李元兴开口就说道:“统一货币,才是商业的根本。一两银子在大唐,最多的可以换到一千四百钱,最少的可以换到八百钱,这个差额实在太大了。”

崔君肃看李元兴猜出了他的来意,也紧着说道:“主要是钱的成色相关太多。好一些的铜钱有七分铜,差一些也有四分铜。但还有一些钱,用的铜不到一分,多是铅、锡之类,自然换不了太多的银子。”

“各位请坐,本王已经吩咐厨房准备几个好菜”

众人坐下,崔君肃又说道:“一个商人卖出货物,另一个商人拉来一车钱,一车钱不过几百贯。可这几百贯钱,却是有好钱,有劣钱,还有那些极差的钱。”

说到这里的时候,菜已经上来了。

四个人,准备了两个凉菜,然后热菜两荤两素,再加一个汤。

凉菜一盘是木耳黄瓜,另一盘是尖椒变蛋。

荤菜是土豆烧排骨、小鸡炖蘑菇。素菜是西红柿炒蛋、蒜蓉西兰花

当然了,在大唐这些菜都起了极好听的名字,而且都是非常有诗意的。

最后一道汤,是酸辣肚丝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