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第一庄 > 分节阅读 252

分节阅读 2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劳成疾不治而亡。”崔敦礼说的自己眼圈都湿润了。

长孙无忌接口说道:“当时,此女入土的时候,入宗祠、进祖坟”

“十八宿老抬棺,太上皇亲旨赞其至善”

李元兴远远的看着那正在向高地上抬着两块门板:“似乎是”

“殿下想说重了吗非也”长孙无忌摇了摇头。

“以两人而言是重了,但以百姓而言,这是在给数万唐军一个感恩。就让他们替这里所有的大唐军士领了这个恩情吧”崔敦礼也说道。

崔敦礼又说道:“殿下,招魂是战国古赋,是宋玉写给屈原大夫的。”

“屈原”李元兴吓了一跳

崔敦礼与长孙无忌同时点了点头,由崔敦礼说道:“此赋根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书,是宋玉因哀怜屈原而作”

李元兴真心想不到呀。

百姓们竟然把两个死去军士放在这样的高度上。

长孙无忌却在此时说了一句极煞风景的话:“似乎是背错了,这一句下面应该是”崔敦礼瞪了长孙无忌一言,长孙无忌也感觉失言,立即闭嘴了。

注:在隋唐时间,招魂都根据汉代的解释,认为是宋玉写给屈原的。但明代之后,却认为,这是屈原写给自己。本书只是借用,这仅仅是小说,请喜欢考据的朋友高抬贵手,别纠结这赋的问题

“上表吧”李元兴非常严肃的说了一句。

“请殿下放心,此事下臣一定为这次战天灾的众军士讨一个公道”崔敦礼施了一礼,暗中向长孙无忌招了招,两人一同离开。

两个军士被抬上来了,满身是泥水,口、眼、鼻中也是泥。

几个职司高的校尉随身带着礼服军装,为了出去办事穿用,此时拿了出来。

更衣之事,百姓们拒绝让近卫军来,则由百姓之中德高望众的宿老完成。

李元兴坐在远处的一块石头上,嘴里咬着烟默默的看着,李元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过去,或者说过去了应该说些什么

不知道谁家准备的上好棺木也在洪水退后从家里找了出来,有匠人重新上漆。

当地的一位七十岁的乡绅来到了李元兴的面前,准备施大礼的时候,李元兴说道:“免了吧,老人家高寿”

“托了大唐平安的福气,老朽七十有四了。我们洛阳有个风俗,盖棺定论,这棺木盖上的时候,这人如何,当有个说法。老朽斗胆请殿下去说几句”

李元兴坐着依然没有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你知道吗这是我秦王府一千六百近卫军头一次军损。战朔方,有人伤,有人残,却没有人死。战辽东,完胜而归。”

老乡绅卟通就跪下了,他听得出来。

面前这位年轻的秦王殿下语气之中的悲伤。

李元兴起身扶起老乡绅:“不要盖棺,送回长安去,让他们的家人再看一眼。说到定论。”李元兴缓缓的抬起头,看着天空。

“上天,自有功过论”

“是老朽糊涂,糊涂呀”老乡绅要再跪,李元兴依然伸手扶着:“让乡亲们不要急着回家,先去排查一下,各村各家少了多少人。然后所有人准备上河堤,田不要怕荒,有本王在,先把河堤修好,才真正安心。”

老乡绅重重的点了点头,哭了。

李元兴却是不明白了,为什么说的好好的又怎么哭了。

“殿下,秦王殿下呀”老乡绅失声痛哭着,把李元兴弄的也很伤感,想来可能是老人家的儿孙有在这次水灾之中死去的,或者是走失的。

可老乡绅却大喊着:“殿下,各乡、各村。没有死一人,没有走丢一人”

第386节好女不嫁兵第二更

百姓没死,没有失踪一人。

这是天灾,谁相信天灾会一人不死呢,谁相信天灾之中所有人没安然无恙呢

看来,这是大唐军人社会地位提升的一个开始吧。

连续三天的晴天,让黄河水位落下去了不少,整个河南道全线排查河堤,要知道历史上黄河洪水最伤人的就是河南道了,黄河改过河道,在下游的地方还有大改道,改过入海口,黄河是母亲河,却是历史上水灾最恐怖的大河。

李元兴已经住进了洛阳城,就在洛阳府邸住下了。

“传令下去,所以前来觐见本王的人一律推后十天,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之外。眼下,本王在洛阳只关心三件事情”李元兴说着,从长安赶来参谋院的年轻人就开始在下面记录着李元兴的命令。

秦王府参谋院这一次来了四十多人,两位皇子都来了。

李恪还带着李愔的信,小家伙显然对推后他的板车大赛有些遗憾,但却没有抱怨,只说了希望五皇叔回长安后,可以几位皇兄帮他co办。

李元兴扫了一眼众年轻人,轻轻的敲了敲桌子:“河务,农务,商务。这三件事情,你们挑吧”

挑自然是以两位皇子为首一派,以新兴勋贵,比如长孙冲等人的一派,最后一派就是以崔壹叶与崔渝杰两位崔氏子弟为首的一派,其中以崔壹叶退居幕后,因为他已经是秦王府有职司的官员了。

三派分成三个圈子在讨论着。

崔壹叶这时说道:“殿下,还有几件小事,似乎也可列为政务与杂务。”

“说来听听”

“吏部大考,洛阳官员的重新考核,虽说是吏部的事情,但秦王府现在却不能不过问,此事不知殿下如何分派”崔壹叶很恭敬的问着。

李元兴想了想:“此时,秦王府的原则是不过问。由崔长史负责协同吏部吧。”

“是”崔壹叶行了一礼,又说道:“殿下,还有一件好事。下臣来洛阳之后,见过伍斌,他告诉下臣,近三天来,有媒婆达到七百六十三人次去过军营。似乎是洛阳许多百姓的家希望将女儿嫁给秦王府近卫军,以及雷骑,还有十二卫的军士们”

李元兴愣了一下,好象没有反应过来。

崔壹叶看到李元兴的反应,也有一些意外:“殿下您似乎很吃惊”

“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嫁兵这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李元兴问道。

崔壹叶点了点头:“虽然各地说法有所不同,但意思一样。”

“你怎么看”

“回殿下的话,臣下以为。吏治混乱之时,前隋末年赃官遍地,之后战乱之年。兵亦匪、匪亦兵。而且自古,兵源多是强征,自愿当兵我盛世大唐是头一朝,强如汉武大帝,也有强征兵卒之时,战国大秦全国皆兵。所以,兵为贱籍。”

崔壹叶的学识不错,回答的深入浅出。

“兵卒们,生,吃不饱,穿不暖。战时,不知道何时会死,随时都把命丢掉的人,有多少人还保持着纯朴,为了生存,或者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兵亦匪、匪亦兵并不难理解,这也是兵为贱籍的原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