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第一庄 > 分节阅读 182

分节阅读 1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冯氏一族历代功绩。再下来,用了四十页写下了冯盎的生平,有过有功,没有任何感悟色彩,就象是史官在记录一份历史。

当看到武德三年,自己平叛那一段时,冯盎的身体在颤抖。

许多自己都不记得的细节,信中却写的详细,那些士卒因为冯盎而不战,因为冯盎而让百姓安居乐业。信中更是写着,冯盎,拥有家奴过万,辖地二千里。可却不骄不纵,对于子女管教甚严。

冯盎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这信中对自己评述的言论。

这位大唐秦王,对自己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将军。

再往下看,冼夫人。就是冯盎的奶奶,李元兴的信中高度评价了这位巾帼女豪杰。并列出洗夫人领军的四大功绩。

一、擒杀高州刺史李迁仕,配合陈霸先平定了侯景之乱。

二、与陈将章昭达配合,内外夹攻,击败了广州刺史欧阳纥的反叛。

三、打破徐璒的封锁抗拒,迎隋将韦洸入广州,为隋的统一全中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四、番禺俚帅王仲宣和土著酋长陈佛智反隋,冼夫人“在帅堂村点将台起兵救应广州”,击杀了陈佛智,并与隋将鹿愿会合,联手击败王仲宣,事平,冼夫人又亲自护卫诏使裴矩巡视岭南各地,抚慰亡叛,各州首领纷纷出迎参谒。

冯盎哭了,他九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地太守,可冯家在最危难的时候,却是他祖母洗夫人一力支撑下来了。

洗夫人遗书,只有四个字。中华正统

武德三年,唐皇李渊加封冯盎为上柱国,封越国公。

仅仅就只有这一纸文书罢了,冯盎看不到大唐的诚意,冯盎的部下们全部上书请冯盎自封越王,效仿大秦赵佗自立为王。

可冼夫人的遗书,中华正统四个字却是深深的印在冯盎心中。他不会反,也不会自封为王。但同样不承认李渊的诚意,拖了两年,大唐那边也没有再有动静,为了保持一个平衡,冯盎随便选了一个小妾生的儿子送去了长安。

到了武德五年,又来了一纸加封,这不过是空头文书罢了。

这一次,却是不同。

这位大唐秦王的书信,最后十页竟然写的岭南的发展之道,这是一个五年计划。特别是最后一句,如果你按计划作到了,百姓年收不翻倍,差额本王补上。如果你没有作到,你自己去向百姓谢罪。

冯盎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他想去长安,他想见一见这位秦王。

“来人,命智戣、智戴、智或三位公子,挑选精税、准备礼物,本公要亲赴长安。腊月二十七日前,必须赶到长安城。智戣守高州,智戴与智或随本公入长安,命二人带妻妾同往。”冯盎下令的时候,传令的将官愣了一下。

带妻妾同往,这就代表着将会留在长安,难道要当人质吗

第280节拯救名相杜如晦第二更

冯盎的一道命令引起了整个岭南的震动,不到半个时辰就有数百将军,几十个参谋,还有冯盎的三个嫡亲儿子来到了他的书房门前。

“怎么,想造反吗”冯盎冷冰冰的语气让喧闹的众人立即安静了下来。

冯盎带兵多年,那双如鹰目一般的眼睛扫过众人,再无刚才书房之中那份感动。只有冰冷的命令:“大唐秦王邀请本公赴长安,让本公去看一看盛世大唐。你们怕吗怕本公一去不复返吗”

下面的将军开始窃语

冯智戴站了出来:“父帅,大唐新秦王。论阳谋天下无双,突厥二十万精锐挥手之间灰飞烟灭。唐军唯一的战损过万的只有右武卫,却还是在出现叛乱的情况下。其余几军,战损最多不过千人。儿自问,就算给父帅三年时间准备,带我岭南全部精税死战,最多不过个惨胜罢了”

“胡说,我岭南精锐,可一以敌十”冯智戣大声的反驳着。

“闭嘴”冯盎冷喝一声:“智戴说的有理,本公还有自知之明”

“父帅,阳谋无双者,阴谋当如何”冯智戴又问道。

“鬼神莫测”冯盎一字一句的回答着。

冯智戴双膝跪地:“为我岭南,为我冯家。智戴自愿长安为质子,只肯求父帅面见秦王,为智戴求学。”

“明日起程腊月二十七日前,赶到长安”冯盎冰冷的下了命令,转身回到书房去了。那厚厚的书信,冯盎再一次拿了起来,这书信百读不厌

冯盎准备起程去长安了,作为岭南实际意义的统治者,王。冯盎的命令打不得半点折扣,他敢带着自己的儿子们去长安,就根本不会怕自己不在的时候岭南会有半点乱子。他更想当面问秦王,这蛮族之治,当如何治

长安县秦王庄中,李元兴也在准备回家自然是回现代了。

虽然还有两三天时间,可李元兴这一次却要作许多准备,先是把自己暗中拍下的大婚,还有武曌暗中拍下的整理,转存。

因为视频过大,时间过长,u盘的存储空间过小根本无法满足。

所以李元兴一块移动硬盘。可自己的移动硬盘全装的是资料,有必要清空出来一个。这个工作量不算小,最重要是李元兴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资料库。

另一边长安城之中,李元兴的信使已经到了皇宫。

很巧,很不巧的是,这信使在皇宫前院与后宫的花园处正在等待长孙皇后宫中的管事太监。身为秦王的信使,长孙皇后宫的太监总管是一定会出来亲自接信的。

可巧合就在此时,李二从书房准备去后宫。

关于那个狼王的故事他还没有给李渊讲,在讲之前他需要先听一听长孙皇后的意见。

秦王府的近卫,特别是李元兴身旁的亲卫,身上自然有着特殊的标志。虽然是身穿皮甲的,但李元兴的亲卫左臂上,必须是一件镶着精钢的皮制护腕。大唐军士左臂残废的特别多,就是在战斗危机的时候,人会用左手去挡手。

这个镶着精钢,长度直到上方达到肘部,而下边一直到手背的护手,实用性极高。也成为了大唐秦王近卫的一个标准。

而另一个标志则是在左侧肩膀之上,是一个足有半斤重的铁制护肩,护肩是一个咆哮的虎头,威武不凡。秦王近卫军被称为铁臂军,而最厉害的亲卫则由李元兴命名为虎贲军,因为与汉武时代一样也是由忠勇之士的遗孤精锐组成,所以学自汉武帝最精锐的汉武虎贲军之名。

李二看着那虎头,就知道是李元兴身边的人。

眼下,李元兴身边有资格穿这样铠甲的,不过三十人。

“五郎那里的过来的”李二停下了脚步。

那军士行了一个军礼,然后回答:“圣上,小将从秦王庄来,为殿下送信”

“送信送给谁”李二又问道。

军士那里有半点犹豫,立即回答:“奉殿下令,送信与皇后陛下,并且等亲笔回信”

李二微微的点了点头:“来,赐膳”

“谢圣上”军士再行了一个军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