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第一庄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点了点头,当真就写下了一份将玄奘逐出大慈恩寺的文书来,专声明日后一切与大慈恩寺无关。

玄奘出寺门,面对大慈恩寺正门跪下,默默的念了一段佛经。

就在玄奘念佛经的时候,长安城朱雀大街方向传来了震天的锣鼓声,秦王聘礼车队进了长安城,长安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在朱雀大街两侧锣鼓喧天。

说到顺序,崔敦礼已经与各世家说好了,以入长安明德门距离顺序为主。事先也列了顺序请七世家过目,自然是不会出错的。

听到这喧天锣鼓,玄奘的心乱了,默念的经文也出错了多处。

向着天空施了一礼:“佛祖,难道这是上天给我大唐佛门降下的天灾吗”

天灾,都没有错。

李元兴是天上下凡的星君,这就是上天的惩罚。说到,自然就大唐秦王府痛下杀手。

纸一张金纸,上书兴盛大唐,然后有秦王落印,天策上将落印。

普通百姓没有人有资格靠近七世家正门,这一张由秦王府长史双手递出,七世家极有身份的人双手接过,然后置予檀木盒中的金纸,更是坐实昨天长安新闻报上的传闻,一纸聘礼

就是这一纸聘礼,却是所有礼节之中最复杂的,因为这是主礼。

崔君肃代表清河崔氏接过这一纸聘礼,郑重的将其入在盒中,在与崔孰礼互礼的时候小声问道:“就在刚才,魏长史飞马入宫。难道今日出了什么变故”

崔敦礼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互礼之后两人分别问了亲近的随从。崔孰礼之边已经有秦王庄派来的人,非常简单的说道:“大吉之日,那件事情提前了。”

两崔得到消息之后,对视一眼。

几乎就是同时,两人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秦王的袍服,那红色绝对不是普通的红

第249节红红火火第三更

全福之人,是纳征之礼中最重要的人,甚至超过了媒人。

清河崔氏府上,一辆华丽至极的花轿,这就是为崔莹莹出嫁作准备的花轿。这一次秦王大婚在许多古礼之上,又有了一些细微的改动,为的是更加的吉利。

六位全福之人先是在崔莹莹房中细心的整理了崔莹莹出嫁时的衣物。

然后开始清扫这花轿。

花轿自然是全新的,肯定不会有污垢,可这个清扫却是极重要的仪事。

全福人在新娘出嫁上轿之前,进行“扫轿”、“熏轿”、“照轿”的工作。

“扫轿”是指全福人用扫把将轿内尘土象征性的拂去。

“熏轿”是指全福人在扫轿之后,用一把高香将轿内熏染一下,充盈香气。

“照轿”则是拿一面手持镜子,将轿内角落照射一遍,以避免传说中的污秽之物藏身于轿内。

通过这一扫、一熏、一照,轿内即刻便会充盈着所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祝福,按传统要求由全福人担任这个职位,更是体现出对新郎新娘新生活的美好祝愿。

这是大礼,就是崔君肃与崔孰礼都非常郑重的站在一旁。一直到轿子再次被抬走,小心的存放起来之时,崔君肃说道:“户部应该选择静观,还是跟着下手”

“等”崔孰礼轻声说道:“殿下出手,总是连环计不断。第一招就算是重手,也仅仅就是试探。我们也观察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只是这一次天下人万万想不到,秦王殿下会在自己大婚之时出手”

崔敦礼这一句我们,却是在指七世家,而不是指他们两人。

“或许这就是殿下高明之处,我等静观吧。或许也可学到一二”崔君肃这不是单纯的恭维,说到心计李元兴或许不够高,但李元兴在境界上绝对远远的超过了他。

崔敦礼也点了点头说道:“自然是可以学习一二的。”

清河崔氏之后,就是卢家了。在崔敦礼离开之后,崔君肃也命令自家的嫁妆车队开始出发。就这个嫁妆车队何时出发一事,七世家讨论过,崔敦礼也代表秦王府讨论过,最后决定就在纳证之礼时,送聘礼,回嫁妆。

没有选择亲迎当日,只因为嫁妆太多,多到如果放在那天,怕是到了晚上嫁妆的车队还没有完全进入秦王庄。

世家回的嫁妆,俗礼在后,嫁礼在前。

每个世家八位全福之人坐在华轿走在最前面,她们的任务是去秦王庄为各自家中的王妃整婚房,铺床。然后把秦王庄那几位全福之人对花轿干的事情,再作一次。

如果是小门小户,男方送聘礼的时候不一定有全福之人。

所有的事情自然都是由女方这边的全福之人去办了,可李元兴是大唐秦王,这福自然应该是双福临门更吉利,所以秦王府一方也派出了全福之人。

在八位全福之人后面,是嫁礼。

茶叶、生果、莲藕、芋头和石榴各一对再就是贺维巾、长裤:意即长命富贵。

鞋一对:意即同偕鞋到老

扁柏、姜、茶煎堆、松糕回聘金槟椰受一个,余数则全回给男家:意即一郎到尾注:贺维巾是什么作者找不到资料,只是在三书六礼之中找到这个名词,请书友之中的大能,有知道的让大伙科谱一下。

第一个出长安的不是崔氏,而且是陇西李氏的队伍排在第一位,因为他们距离长安城朱雀门最近。然后是郑氏,崔氏其实已经是第五个出城的。

就在这嫁妆的车队出城的时候,魏征见到了李二。

很简单几句话后,李二当场就怒了。你佛门可以胡闹,你佛门可以愚弄百姓,但是你竟然敢拿前朝的事情来让本朝免税。

“混帐”李二怒砸了一个杯子,指着魏征问道:“天策府兵员可足够。”

“回圣上的话,下臣已经让尉迟将军调三千人作好准备,只等圣上的允许,就封寺拿人。”魏征将布置详细的说了一遍。

李二默默的点了点头:“很好,不要让其逃掉一个。明日大唐报整版就说此事,让六部尚书都写一份策论。让叔宝去盯着,朕要听一听长安城的声音”

“是”魏征起身回了一礼。

他只需要去管天策上将府的事情,对六部尚书还有秦琼的旨意,自然会有人去传的。

尉迟恭接到命令后,看着命令半天都没有反应,牛进达在他身旁提醒了三次,他才呆呆的说了一句:“今日,殿下纳征大礼呀,杀人这种事情”

“还是先点将吧”牛进达提醒了一句,尉迟恭赶紧下令点将,然后就是等魏征的正式通知了。

点将就是点兵,尉迟恭说了四个营,自然就有副将去下命令了。这是李元兴订下的规矩,占将多一营,如果那一个营状态不好就备选的营顶上,打仗不是送死,所以只挑最精锐的出战。这原本是朔方城大战时订下的规矩,被天策上将府众将军所延用。

尉迟恭围着军帐在打转。

这时,原先就在这里汇报天策府四卫挑选工作的席君买此时说道:“将军,某认字不多。但是某却知道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说来”尉迟恭坐回到中军位置。

席君买先是向着长安城方向一礼,然后又是向着秦王庄方向一礼,这才说道:“某知道三位秦王,无一不是盖世人物,所以殿下今日动手就不为怪了”

三位秦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