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第一庄 > 分节阅读 119

分节阅读 1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个侍女将崔莹莹扶到圆凳上坐下。

洁面,洁牙,洁手崔莹莹坐着一动不动,六个侍女围着圈伺候着。

然后一排十个侍女进来,捧着十件不同的衣服。崔莹莹只是侧目看了一眼,她的侍女很紧张的注视着崔莹莹的目光,当崔莹莹目光在那件衣服上停留时间长一些的时候,命令低等侍女将那件衣服留下来。

然后是首饰,再然后是香囊,最后是鞋子。同样都是十个侍女捧进来。

穿好衣,早餐已经准备好,大小盘碗十八道。

崔莹莹伸出纤纤玉指,点了其中几道,每一样只有一小口,崔莹莹张开嘴有侍女给她喂到嘴里。其余的全部拿走,然后开始上水果,快马送来最新鲜的水果,崔莹莹挑中那来自西域,六百里加急送来的蜜瓜。

只吃了最中间,软软的,亮亮的,用银勺挖出的那一小块,水果就撤下了。

从起床到现在,吃完水果。崔莹莹脸上依然没有半点的表情,木然

“小娘,秦王府送来的”有侍女双手递上一个请柬。

崔莹莹眼睛一亮,伸手拿过请柬快速的翻开。李元兴亲笔,邀请参加秦王府秋收大祭。

“速去准备都用心一些,这关系到日后在秦王府的地位。想来她们六人也收到请柬了,还有两天时间。”两天时间很短吗

赴约,只是一个赴约。

放在现代,提前十分钟打个电话,其余的时间就是在路上消耗的时间了。

可此时,崔莹莹却认为,还有两天时间,时间太紧张了,真的很怕不够用。

非但是崔莹莹这样想,其余六女也一样。

特别是那四个连秦王见都没有见过的四女,更是火烧眉毛一般,这初次见面,自然是要留下一个好印象。更重要的是,要把因为自己入选晚而在秦王面前丢失的印象分抢回来。

这是一场战争

此时的李元兴正在干什么

李元兴身穿一身用大唐粗麻布制作的,现代牛仔服样式的短衣,脚上穿的是鹿皮软底短靴。一只手上拿着一只玉米棒子一边走一边啃,还在一边对身旁的里正说话:“我说老李头,你要给秦王府长脸,我皇兄来秋收不是小事。”

“是,老朽这些日子将农庄里外都检查了数次”

“别太累着了,我还指望你多干几年的。这庄稼种的不错,明年给你一个八品官职,去洛阳指挥他们把地种好了,亩产只要过五百斤就记你的大功。”李元兴看着玉米地,心里挺高兴。

这片玉米是他的心血呀。

里正老李头已经习惯了秦王的随和,如果自己此时太过计较礼节身份之类,反倒会让秦王殿下不高兴。农庄里的人也都知道,让秦王高兴才是正事,其余的都是小事。

“分粮是大事,不要让庄户们失望了。我吃亏不要紧,大伙高兴就行。给娃娃一定要作上一身新衣,女娃娃至少要再多一条头巾。”李元兴笑呵呵的说着。

里正眼睛一转,心中默默的计算着,突然对李元兴说道:“殿下,老朽有个提议。这次大丰收,世家会来换粮,洛阳那边的那位老将军也会派人换粮,算一算就是明天到,老朽以为分粮之事,不如就放在后天圣上驾临秦王庄那天”

第185节老农的梦

里正今年六十了,经历过战乱,经历过饥饿。

现在就是他算是一个孤老头了,老伴饿死在武德元年,四个儿子有一个没有成年,因为饥荒所以送人了,这些年也根本不可能再联系到了。

另外三个,都死了。死在战场之上,为李唐江山而死。

还有几个孙子在身旁,倒是老头的一些安慰。其中有两个孙子都作了小武官,其中一个还在秦王府亲卫当中作到了校尉,八品上的校尉。

要有老李头还有什么念想,那就是几个孙子都没有娶亲,因为家里穷。

当兵的,身份也低下。

秦王建庄,老李头的孙儿查了三代人,评为优秀。然后派入秦王府当亲卫队正,手下管着十几号人马,老李头则成了为秦王庄的庄户。对于老李头,还有这里一万多户的庄户而言,秦王、齐王还是什么王没区别,反正是当庄户就对了。

可这个秦王却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谁见过亲王下地,虽然那干活的把式外行,可当真是抡过锄头,玩过板锹的亲王呀。

这会终于快秋收了,秦王庄每个庄户都有好几张欠条,按着手印的欠条。

欠下有粮、有布、有屋、有钱。

秦王农庄,清一色的四开小院,有马房、没牛棚。门口那小片地,可以种菜,但不许脏乱。脏水要倒入专门的暗渠、净水是用陶管引入。院中无柴房,因为秦王农庄不让烧柴,要用煤,说那个干净。

这不,家家户户又打上了欠条,欠下秦王庄煤饼三千块,折一百文钱。

秦王农庄第一个村子是秦王看着建好的,之后又建了七十八个村,每个村一百五十六户。一个村子负责秦王农庄一万亩地,现在各村良田已经占了四成,想来明年,每村良田就满数了。

村子可能还会再建,每个村都要照着老村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错。

院子多大,渠多深多宽,路打几层土,有多宽那都是有定数了。秦王殿下是喜欢规矩的人,这定下的规矩那个后生敢改了,里正老李头会打断他的腿。

马上秋收了,这玉米老里头尝过一次,也就尝了那么几粒,还是上次有个大人物来庄子,秦王殿下煮了赏给的。看着这田,老里头不敢吃,也不让任何一户吃,谁敢吃了,打断腿,绝对没有半点商量的。

这几天,村里吃上白米了,还有细面,烙饼子的香味让学堂里的娃娃都不老实读书了。

圣上要来,这是大事。

老李头就一个心思,咱也长长脸,给秦王殿下长长的脸,让圣上知道秦王庄的农户过的好,这秦王仁厚。听说秦王让罚俸了,不知道秦王殿下家里粮食够吃不,就在圣上那天来的时候分粮,要是粮多了,那怕各家少些,也要求圣上给秦王多留点。

这马上过冬,明天青黄不接的时候,秦王庄里可不敢断粮了。

说要罚俸,庄里的农户有许多都是军里出身,也懂一些道理,听说是杀了一个什么都督,那种货色打仗的时候拖了程大将军的后腿,要说这种人,杀他全家都不为过,所以庄户里的农人们都认为秦王冤,这罚俸一定是那些酸书生们干的坏事。

这些话,老李头自然不会给秦王讲。

他只是说:“殿下,老朽就让想圣上看看庄子的兴了,圣上也高兴”

很简单,很朴实的一句话。李元兴没有拒绝的理由,秋收,本身就是一个喜事,大唐皇帝与民同乐,史册上记载之下也是一段佳话。

“准了。”李元兴回头对身边的亲卫说了一句:“给那洛阳来的说一声,晚一天进庄子。还有让长安城那些来换种子的,都在后天进庄。头车要披红,整的喜庆些。”

亲卫跑着离开了,李元兴背着手继续往田里转着:“收了玉米,修渠今年冬里良田种麦子,先深耕下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