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第一庄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量,上千蒙学之童子,就是他太原王家宗家的学堂也达到这样的数量,这样的规模。这何其壮观。

再细看,离祠堂最近那一外,大约有四五百个年幼的小童,人手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正在朗读的就是三字经,两位教书先生一前一后,不断的在走动着,那一定是在听那个小童念错,或者是没有出声。

左侧,是年龄更大一些的,约有岁的样子。有一百多人,每人面前放着一个沙盘,手上用竹棍正在沙盘上练习写字。

王及善靠近,看到那个娃娃正在写永字。

“好,好一个永字八法。”王及善惊呼一声,那童子却转身作了一个嘘的手势:“先生说,写字之时要禁声可静心。”

王及善感觉老脸一红,拿过那童子的竹板将沙盘抚平,然后慢慢的写了一个永字。

特别是在第三划的时候,特别是慢。正是那个童子写之时有瑕疵之处。

童子正衣襟,那怕穿的是破布衣,也整理衣襟双手并,抬于额头上对着王及善长身一礼,然后轻声说道:“谢先生指点”说罢,抚平沙盘,再一次写了一个永字。

真好不是因为字写的好,而是这心性真好。

退后几步,王及善退到了门旁,因为秦王李元兴也站在门口,所以有看到的先生都没有来询问王及善是谁。教学的规则就是,学习的时候任何也不能来打断。先生们遵守这个规定,李元兴也一样。

右侧是一个个的小隔挡,每个隔挡只有不到二十个学子,一个先生,似乎读的书更高深一些。

而最中间,只有不到二十人,每个人面前有纸,有墨。

可这些学子每个人都闭着眼睛安静的站着,王及善知道这是在心写,用心先写出字来,等真正用心感觉到了,然后才会提笔。

这个学堂,天下无双。

王及善相信,别说是自己王家,就是七大世家也不可能有学堂有上千幼童同时读书。

就算以后会有,现在也绝对不会有。

“五郎大善”王及善退出来之后,对李元兴一礼。这是一个老儒生对向学之礼。

李元兴摆了摆手:“这一礼我不敢受。这所有的花费都是农庄自己出的,我只是提前借了些钱给他们,帮他们规划了一下。最难的,还是十位村老,要知道半大的小子是半个劳力,是他们一家家说服,送娃娃来读书的。”

王及善转身,对着十老又是一个拱手礼,以王及善的身份这个礼已经不轻了。

十老吓呆了,赶忙跪下还大礼。能和秦王并排走的人,绝对不是普通人,他们这点眼色还是有的,给他们这些老农行大礼实在是吓人。

是作秀,还是真正被感动,李元兴看不出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王及善在向自己示好,那么过一会的谈判可能会更难。

王及善此时脑海中想的却是前几天收到的一份情报,关于崔、卢两家的。这两家在他们的地盘上大肆兴建书院。

看来,崔、卢两家这是在打寒门仕子这张牌呀。

高明,很高明。

那么,太原王氏也不会落后,论家族底蕴王家不比崔家差,那神印术王家也能搞,只是现在有个天智院在,无非就是多花一些银钱的事情,但书院却是一定要搞起来的。寒门士子,这一块好大肥肉呀,绝对不能让崔、卢两家咬了去。

有些走神,王及善在想什么为何如此专注。

李元兴不想去猜,如果要猜的话太累,能成为世家的家主之人,那脑袋真的换算成现代人的智商数字,那阴谋道道可以达到三百智商了。

“王老”李元兴轻声呼唤了一声。

王及善依然还在思考,他正想着,除了太原以及周边,那么书院还可以开设在那里,京城是不敢想的,要开也是几大世家联合,或者是由朝廷甚至是皇家来看。

这个眼前看不到利,就占下了地盘,就如同在地里种上金种子。

那结出来的果子就是金果子。

一个功成名就的学子,入朝为官。往下可以管一县之地,往上可以成为朝堂之助力。

五年就可见初效,十年就有大效力,三十成后

“王老”李元兴声音提高了几分,王及善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说道:“老夫走神了,刚才那朗朗书声,真是震人心魂,老夫惭愧呀。别说是助寒门读书,就是我王家许多子弟都没有书读。惭愧,惭愧”

李元兴笑笑,心说这话再信了,我就真傻了。

此时,已经来到了地头,李元兴亲自下地掰下一个玉米。

“此物称为玉米,我已经上书皇兄,请皇兄赐名,唐玉米。”说话间,李元兴将玉米外皮撕开,此时的玉米已经可以吃了,就是青玉米用水煮熟直接吃。

“不知此物如何食用”王及善好奇的问了一句。

李元兴这片田,来窥视的人不少,但守卫森严。异邦人被捉了不少,大唐各世家的人自然不愿意在这种事情得罪李元兴,所以严禁自家人再靠近。

所以有传闻,却从没有见过实物。

李元兴亲手掰下九个,交在亲卫手中:“快马送长安宫中去”

第一百四十八节唐玉米第一更

安安静静求月票,周末快乐

这是仙粮,至少在大唐知道此物的人都这么叫。

李元兴让里正在地里随机选了五十四株玉米,连杆砍断拿出来。然后自己在地边上砍了两株,手上拿着四根玉米棒子:“用水煮了”

往前几步,地头搭了一个棚子,很干净。这就是事先准备好的。

李元兴与王及善来到棚子坐下,有亲卫奉上茶退到一旁。

这里有一个煤炉,王及善细心观察了,此物与王语烟回来描述的有所不同。这是陶器炉子,不是那样的一个圆桶形,这是一个方的。

“此物是工匠新设计出来的。”李元兴亲手将玉米外皮给撕掉,留下最里面两层嫩皮扔在铁锅之中。两个亲卫在李元兴的示意之下将锅抬了起来,李元兴又说道:“这是三层的,最里一层是炉瓦,耐火烧的。”

王及善点了点头,他看到了明火,还有那通红的炉膛。

“然后第二层是陶器炉身,与第一层之间有约一寸厚的泥土。用为保证炉膛的热量尽可能多的烧在锅上,而不是浪费了。”

王及善又点了点头:“此物大善”

“这还有一层是方的,里面装的是水。工匠们真正是手极巧,有设计加了一个陶管,也有设计加一个洞可以取水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