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恒星纪元前 > 分节阅读 17

分节阅读 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刘斌见我同意了,就开始检查我的装备情况,清点完毕后,比较满意,他用钦佩的口气说:“你是我见过的最专业的业余选手。只是装车次序和绳结方式需要调整。”

说着,刘斌开始将自己携带的物品转移过来,并对所有装车货物进行了重新的调整,我看见他分拣出一部分货物放在了雪地摩托车相连的拖斗内,将拖斗叠放到雪地摩托上绑扎在一起。然后一起安放在车厢上部,并用一种我从没见过的绳结方式捆绑固定在车厢内,最后从自己的车里取出一顶特殊帐篷换下了我携带的帐篷,并拿出一大包蜡烛放进了雪地摩托的储物箱中。

他看着我露出奇怪的眼神,笑笑说:“这可是救命的东西,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经过一番折腾后,我们开始重新上路,往东出了北京地界后,再开始转头向北,路况开始严峻起来,发现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考验接踵而至。

出了北京后,积雪明显加厚,气温也下降了很多。积雪实在太深了,不时还需要停车下来清理,行车的速度只能已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爬行。北行了四百多公里后,路上已见不到任何的其他车辆,手机信号早已完全中断,我用卫星电话跟苏伦的领导和古司令家联系了一下,又两天过去了苏伦还是没有消息。我拼命压制自己不要往最坏的方向去想,但眼前不时出现的惨况还是让我不断分神,好几次都将车开离了车道,靠导航仪的指引才找回道路上来。

路上看见不少弃置的车辆,我和刘斌都明白,这些弃车逃命的人多半都难逃厄运,但留在车上也是死路一条,想想真让人难受。即便侥幸找到避难点也支撑不了多久,我们在路边一处废弃厂房附近发现一辆空无一人的长途大巴,厂房内一堆燃尽的灰烬旁倒伏着一群衣衫单薄的乘客,一位年轻的母亲还紧紧地搂着年幼的孩子,场面让人不忍目睹。灾难降临得太仓促了,路上的人成为最孤立无援的牺牲者。路边的村镇被几米厚的积雪笼盖寂静无声,偶尔闪过的人影如同鬼魅一般。凌厉的寒风卷起的雪霰搅得四周雾茫茫的一片,不时还看到有刚烧抢过的痕迹,看来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社会秩序还没有效的恢复,我和刘斌不由得提高了警惕。

再往前行就完全分不清道路了,好在已进入起伏平缓的草原地带,履带皮卡车的优势显现出来,辨明大致方向后,选择风口附近积雪较薄的路艰难地往前行进。为节省体力,一开始我还和刘斌轮流驾驶车辆,他在雪地娴熟的驾驶本领让我佩服不已,皮卡一次也没有陷入积满深雪的沟壑和陷坑中,仿佛他有特殊的能力能看清积雪以下的路面。后来就完全交给他驾驶了。

两天后,按照导航仪的显示,我们已接近进入纳若川的垭口位置,但现在四周被白雪所笼罩,看不到任何明显的参照物,尽管曾经这一带的地形地貌我闭着眼睛也不会弄错,但我知道这一带沟壑纵横,在积雪的覆盖下到处是陷阱,完全依靠导航仪是非常危险的,稍不小心就有车翻人陷的危险。我努力辨明方位,从山势的起伏的形状中找到了进入垭口的道路。

第二十二章生死救援

顺利通过垭口后,眼前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苏伦就在纳若川的那一头,看到了希望,我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下。路过陈庆之墓葬时稍事休息了一下。多年前这里已经建立起了一座小型的博物馆,博物馆里早已空无一人,门口伫立着一尊陈庆之将军立马远眺的雕塑。雕塑是由一块巨大砂红色花岗岩雕刻而成,整体设计得气势非凡,这是当初由苏伦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选定的。记得当时我对材质的颜色提出了异议,认为既然是白袍将军就应该选用汉白玉类的材质才合适。

苏伦解释说:“白色是阳光的颜色,炽热的白光经过折射又呈现出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而汉白玉是一种柔和清冷的白,那是属于明月公主的色调。我一直有一种感觉,陈庆之将军是太阳神的化身,代表力量,有气吞山河,雷霆万钧之势。而明月公主是月亮女神,代表和谐包容,有化育万邦的柔和。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阴和阳两种力量的化身。”

雕塑完成后果然效果奇佳,让人过目不忘,成为白袍将军的经典形象。我不由得暗暗叹服苏伦神奇般感悟力和超人的艺术眼光。

我指着雕像对刘斌说:“这位陈庆之将军是南北朝时期的军神,按家谱记载还是我们宜兴陈氏的三世祖。”

接着我把陈庆之和明月公主的事迹,我们夫妇俩和他们之间的渊源关系等统统告诉了刘斌,然后说:“白袍将军与明月公主遥相守望,庇护着这片世外桃源和逃避战乱的各族人众。你看,雕像远眺的方向就是明月公主所在的地方。苏伦这次就是为把他们的历史事迹发掘出来,才去到那里,让自己陷入危险的。”

刘斌听后大受感动,点了三颗烟供在雕像前,祷祝说:“吉人自有天相,苏伦老师的一番苦心想来白袍将军和明月公主都能体察,你们是这方土地的守护神,一定能保佑苏伦老师平安归来。”

接下去的路更加困难,进入了这次灾害的核心区域。整个原野好像亘古以来未曾有人踏足的冰冻星球,居民点全都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和冰盖,大地已经完全看不出人为的痕迹。只有出露一小截的电线竿提示道路和居民点的位置。为了防止车辆陷入冰雪中,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一边探路一边前行,但是仍然屡次陷进积雪中,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脱困出来。三天才行进了一百公里,我俩差不多快精疲力竭了。好在车况很好没有出过任何问题,燃油也很充足。

刘斌找到一条迎风面的背斜地带,风已经把大部分雪吹开了,剩下的都已冻成了冰盖,履带车行进速度加快了。突然,“喀喇”一声冰层断裂的声音,车身一震直往下滑落,“坏了”,还没容我们反应过来,车辆滑落了几步的距离,又晃晃悠悠停住了。往车外望去,一侧已经悬空,我和刘斌小心翼翼地从另外一侧离开了驾驶室。刺骨的寒风卷起的雪雾立刻迎面扑来,一下我们都睁不开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