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469

分节阅读 4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事儿又不是我们挑起的,干嘛向我们抗议啊”

郑卫国匆匆把信看完,笑道:“这老头还蛮有意思的,他在信上说因为我们是盟友,所以才向我们抗议。至于委员长那边,他已经只剩下愤怒了。”

众人一听,都有些欢喜,忙道:“这么说美国人是在站在我们这边啰”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美国方面为消灭日本已经付出了这么多,自然不希望平生波折。而且不管东西对进计划是否继续,中国分裂对盟军阵营都没有好处。所以接下来美国政府肯定会向委员长施加压力。”

这就好比历史上的“皖南事变”,罗斯福总统当时便警告常凯申“要援助就不要打内战”,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中国内战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当年的g党实力弱小,美国人的警告也是点到为止,而现在的第二战区已经有了跟重庆分庭抗礼的实力,美方的动作也要强烈许多。

随后不久,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将军被迫辞职。陈纳德将军为中国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跟常凯申夫妇走得太近,五角大楼担心他会因为私谊而损害美国利益,所以将他调回美国,并在中国组建驻华空军司令部,统一指挥第10在东南亚、第14和第16航空队。

为此,罗斯福总统还任命卡尔逊为总统特使,专程赶赴沈阳向郑卫国做出说明。

卡尔逊解释说:“郑,作为朋友,很抱歉我不能够帮助你什么。中国内战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郑卫国点头道:“嗯,内战同样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所以我可以理解。不过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贵国空军的支援,我不知道我的命令在第16航空队是否还有效。”

卡尔逊斟酌了一下字句说道:“只要是对付日本人,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

程政委突然问道:“如果常凯申政府向我们的根据地发起进攻呢”

卡尔逊回答说:“我们已经向重庆方面表明了态度,我想委员长先生应该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郑卫国和程政委相视一眼,眼神中都流露出一丝忧虑。美国人根本不了解常凯申,就跟斯大林不了解太祖一样。或者说西方人总以为中国还是满清,只要他们想怎么样,就得怎么样。

像历史上,美国政府对常凯申政府浪费了他们的美元感到无比愤怒,所以想扶持孙立人来取代常凯申。可是常凯申轻而易举地便将孙立人送进了监狱。涉及根本利益的时候,常凯申怎么可能轻易屈服呢但这个话郑卫国也不好明说,因为说得多了反倒会让美国人误会是他在挑起内战。

不出郑胡子所料,美国人的举动并没有动摇常凯申委员长的决心,“整理华北军政”的计划仍旧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当中。而且国内民众也有不少人支持,毕竟重庆现在是合法政府,打着统一军令、政令的旗号还是很能迷惑一些人的。

就在1943年4月的最后一天,华北形势终于达到了临界点。常凯申委员长亲自乘坐“美龄”号视察了豫东地区,汤恩伯的部队正在那里跟新四军四师对峙。随同的还有四架中国空军的40战机随同保护。此次视察被认为是内战的前奏。

然而,就在机队返航时,两架日本“隼式”战斗机突然从斜刺里窜了出来。

护航大队长高松云惊呼道:“不好,是日本飞机”

“第一小队掩护委座专机撤退,李长城随我迎敌”

“是,队长”

尽管飞机性能远不如日机,但是高松云与僚机李长城还是勇敢地迎了上去,并且通过向右翻滚避开了日机的致命一击。

可等他们再次拉升时,只回头看了一眼便惊得魂飞魄散不知道从何处又冒出两架“隼式”战斗机,“美龄”号正冒着黑烟正螺旋状快速坠地

1943年4月30日下午两点,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常凯申同志遇难于河南项城上空,随同人员还包括军事统计局局长戴雨浓同志。

s:呃呃,从这章起正式进入陨石填坑节奏,这么写可以么

第五百三十六章 沈阳公告

常凯申同志的离奇遇伏和死亡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阴谋论一时间甚嚣尘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常凯申死后留下的巨大的权力真空谁来填补

国家元首没有问题,因为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是林森。不过国民政府当时的体制跟现在的印度有些类似,国府主席只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不负责实际政治责任。

而常校长当时同时兼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长、国民党总裁三个最重要的职务,握有实际而且是绝对的权力。于是这党、政、军三个要职很快引发了国民党内部的激烈争夺。

乱世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军权。当时的军事委员会除常校长以外,还有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白崇禧,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政治部长陈诚,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作战部参谋长封裔忠等。

此外地方上还有陕西的胡宗南、河南的蒋鼎文、汤恩伯、广东的张发奎、江西的顾祝同、湖北的李宗仁、湖南的薛岳、云南的龙云等等都是手握重兵、雄踞一方的实力派。当然,地方上实力最强的还是光复北中国,拥兵近百万的郑胡子。

由于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占据绝优势。在明争暗斗数日之后,何应钦等人终于在美国大使的调节下达成妥协。决定由职务最高、人脉最广的何应钦接任军事委员会委会长,并给了实力最强的郑胡子一个副委员长的安慰奖。何应钦留下的总参谋长由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接任。军政部长由政治部长陈诚接任,徐永昌仍旧当他的军令部长。

其它职务像分大白菜一样,你一颗我一颗,很快瓜分殆尽。由于郑胡子在军委会势力太弱,所以没捞到什么好处,只把张文白推上了军训部长的位置。

行政院长一职本该由副院长孔祥熙接任,但孔胖子在抗战期间利用权力进行投机及发展私人资本让国人倍感愤怒。在参政会上,傅斯年等人突然发难,搞得孔胖子狼狈不堪,只得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和财政部长一职。

不过常凯申尸骨未寒。四大家族还是颇有能量的。最后以宋子文接任行政院长、翁文灏为副院长、王云五为财政部长而告终。

国民党总裁一职则落到了国民党元老、时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张群头上。不过政学系此时已经式微,党内组织人事大权仍然在二陈兄弟的系手中。

这个权力格局一看就是临时性质的,并不稳固。所以美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路线图计划。

第一步,分别由各党派、各省选举新一届参政会议员和国民代表;

第二步。召开全国参政会议和行宪国民大会。由参政会议制定新的宪法。并交由国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颁布。

第三步,依照宪法制定选举法。并依法组建新一届政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