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390

分节阅读 3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战斗力也不行,就是靠着这股子拼劲打出来的。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

军旗之后,才是各师级单位组成的方阵,各由一面稍小的军旗引导。时有微风徐来,旗帜猎猎作响,平添了几分威严。

“勿忘国耻,还我河山”

“全体都有。正步走”

哗将士们利索地将手中的钢枪推上肩头。迈开正步向主席台方向走来。只见刺刀明亮,步伐整齐,引绳棋布,其进如墙。主席台上众将领们偏头看去。只觉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扑面而来。不由地连声叫好。

张文白副总司令拍手笑道:“这个正步好。气势磅礴,正显我军风彩”

周参谋长在一旁解释道:“这是总座亲自制定的,既采各家之长。又加入了一下符合我们民族特征的东西。”

张文白赞同道:“嗯,先前那套也好,只是略显含蓄了。如今正值国难临头,军人应该挺胸而出才是”

周参谋长笑道:“是的,总座也是这个意思”

郑卫国最初在第33师制定正步规范时,采用的是后世的正步走法,特点是头部端正,两眼目视正前方,手臂摆动到胸前,脚向前踢75厘米,距地高度25厘米。这套动作的好处是易练易精,像之所以走出独步天下的42横列大方阵,与这套步法不无关联。

而新式正步则更加张扬:在正步走时,上体躯干保持正直;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水平,一直要甩到与下巴平齐的高度;向后摆臂时,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35厘米;当脚向前方踢出时,腿要绷直,脚尖上翘,腿与地面平行,踢出一个刚性的直角来;通过检阅台向右看时,头要上扬30度,以充分体现军人的自豪感。

不是的那套正步不好,而是的正步规范在建国后的和平时期确立的,认为欧式正步有“趾高气扬”的嫌疑,与我军“人民子弟兵”的身份不符。从文化上讲也不符合的中国传统的“含蓄美”。

但现在是战争时期,要的不是含蓄,而是需要充分展现我军英勇顽强,百战不殆的男子汉气概。郑卫国认为这种个性张扬的气质,有利于增强军人的自信心和老百姓对军人的安全感。

很快,第一步兵方阵出现在主席台前,引导军旗的旗套上注明番号为“荣116师”。

左参谋长眼尖,一眼瞅到,忙悄声对彭老总说:“老总,过来的是荣116师。”

彭老总问道:“就是在三分区与日寇周旋数月之外的那个师听说这个部队硬得很,主官阵亡了还是死战不退,愣是打得小鬼子没脾气。”

左参谋长轻轻点了点头,说:“嗯,就是这支部队当时的师长是赵绍宗少将,牺牲得非常壮烈。手下的兵也很厉害,据说战后人人带伤,却没有一个人投降。”

彭老总那张刚硬的面孔终于有一丝动容,点头道:“怪不得有股子士气呢”

主席台前,讲解员冯雪梅介绍道:“正在走向主席台的是第53军荣116师,这个非同寻常的番号,是第53军116师独有的殊荣”

该部曾在大清河以北与日寇血战数月。由于敌强我弱,时任师长赵绍宗少将以下3000人血洒沙场、壮烈牺牲,部队一度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第116师将士们掩埋好战友的遗体,继续与敌浴血奋战,最后终于迎来了胜利。战役结束后,第116师损失惨重,活着的战士几乎人人带伤。

为了表彰第116师全体将士的英勇顽强和赫赫战功,郑卫国特地向军政部申请,给第116师的番号前加了一个“荣”字,以示特别嘉奖。

方阵很快来到主席台前,领队大声喝道:“向右看。敬礼”

唰、唰将士们利索把枪向前一推,然后扛枪上肩,高扬着头继续向前迈进。看着这些威武不屈的战士,主席台上郑卫国等将领忙举起右手,回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祖国万岁”

“中国必胜”

第53军、63军、97军的代表方阵先后通过了主席台,接下则是炮兵、装甲兵、骑兵、工程兵、辎重兵、医护兵的代表方阵。

观礼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一阵骚动。原来,炮兵部队已经出现在场边。排在最前列的是山炮部队,虽然没有把手上的部队全部派出来,但也足足派了一个团的部队,一共24门75毫米斯柯达c6系列山炮。编成两个炮营、一个弹药营。由骡马牵引着从主席台前走过。然后是野炮团、重炮团、加农炮团、高炮团,浩浩荡荡,有如长龙,看得来访将领们羡慕不已。

第一战区代表、战区参谋长郭寄峤看了一眼。羡慕地说:“二战区全靠自力更生。竟然搞得如此兴旺。我辈有中央扶持却只能苟延残喘,岂不愧煞”

陪同他的韩参谋笑道:“这还不算什么,参座接着看。郑长官手上还有更厉害的杀手锏呢”话音刚落,只听一阵呼呼的马达声,韩参谋笑道:“看看,来了,说曹操曹操到”

郭参谋长忙抬头看去,原来是装甲部队,轮式装甲车在前,履带式装甲车居中,坦克在最后压阵,一道道钢铁长龙轰鸣而过。主席台上的将领们情不自禁地拍起巴掌来,更有不少人被莫名戳中泪点,只好偷偷用手擦去。

本来这次阅兵搞得非常棒,没想到最后却了状况。因为条件有限,这个阅兵场是土质的,结果前段时间刚好下了一阵春雨,把地面给泡软了。炮兵过去的时候问题还不大,坦克一过就立马变得泥泞不堪。

等到辎重部队过来的时候,马车已经不好走了,只好紧急铺设一条煤渣路,改为徒步检阅。轮到驮手营就是驾马车的车把式的时候,营长看台上那么多长官,心里一紧张,居然把口令给忘了。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急越想不起来。眼见驮手代表队就要走到主席台前,营长急中生智,手做扬鞭状,嘟嘴道:“吁”

搞笑的是,驮手营的战士们居然听懂了,全部立正站好,然后向主席台行礼。大伙儿开始一愣,随即哄笑起来。后面医护兵代表队的护士们更是笑弯了腰。

郑卫国是又好气又好笑,大手一挥说:“接着检阅”

检阅结束之后,众将领们又聚在一起开了个会。事实上,大伙儿齐聚衡水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这个。单是阅兵就没必要来这么多高级将领了。

会上,大伙儿一起讨论了如何应对敌军此次规模空前的“扫荡”。因为涉及到好几个战区,部队多,事情杂,会议从白天一直开到半夜才结束。郑卫国本来打算把第四十一集团军的将领们召集起来再议一议,好把有些事情在内部先通个气。

周参谋长抬手看了看时间,笑道:“总座,都这么晚了,今天就到这吧你也好早点回去陪陪弟媳”

郑卫国抬手一看,果然很晚了,笑了笑说:“那好,你们先回去休息,不过明天要早点起来”

去年,也就是1940年,经组织批准,郑卫国已经和张芷兰结婚了,而且芷兰现在已经有了七个月的身孕。这让郑胡子在这个世界上也多了不少牵挂。

回到司令部后院,郑卫国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却发现里屋的油灯还亮着。进去一看,只见芷兰正一手托腮坐在桌前,可能是等的时间太长,已经睡着了。郑卫国看了有些心疼,忙伸手去扶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