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353

分节阅读 3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了。不过力度还要加强。从石家庄到安阳。两百多公里长的铁路才扒掉八分之一,实在太少。”

陈大旅长遗憾地说:“主要是我们的运输能力不足,扒掉的铁轨来不及搬走。”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这个不用担心,下回你们告诉乡亲们,冀西和冀中都敞开了收购铁轨,隔得远的补贴运费。”

现在兵工厂正在自己研制炮弹,需要大量的钢材。轨道钢虽然偏软,但是做普通的榴弹弹头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处理之后,还能改成枪管钢。毕竟有了钢的基础,比从生铁直接冶炼要简单得多。

陈大旅长点头说:“成”又笑道:“这样的话,咱们做笔交易吧”

郑卫国警惕地看了他一眼,问道:“什么交易”

陈大旅长说:“我帮你运钢轨,你给我再添十门火炮那种百禄式战防炮就成”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太小家气了,我们干脆来笔大买卖。十公里铁轨一门炮,运费另算,怎么样”

后世的铁轨每米大约是七八十公斤,所以有七零轨、八零轨的叫法。民国时期铁轨要轻得多,大约是40公斤一米,十公里就是400吨。而一门百禄式战防炮不到300公斤。这笔生意也做得忒黑心了。

不过陈大旅长显然不这么看,他愣一愣,试探着说:“按单条轨道算”

郑卫国点头说:“嗯,十公里长的复线铁路就是四十公里铁轨,干不干”

陈大旅长大喜,一拍桌子说:“干,就冲你这句话,我非把石家庄以南的铁路全扒光不可我算算,嘿,少说也有一千六百公里长的轨道,到时候你可不要心疼火炮,哈哈”

郑卫国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做生意就是这样,要大家都觉得值才好。

由于急着赶往中条山,郑卫国在冀南只歇息了一晚,次日便匆匆往冀西赶去。路过平汉线的时候,发现日军正在拼命抢修。不过看样子一时半会儿还真修不起。历史上日军为了修通从石家庄到德州的石德铁路,不到两百公里的距离就足足花了八个月。现在铁路不仅被扒走了三十多公里,又有大量路段和桥梁被损毁,够他们忙活一阵子的了。

日军都忙着恢复铁路,戒备得并不严。部队轻松地突破了日军的封锁线,然后从元氏直转赞皇,又朝平安县而来。自打去年夏天离开平安县,郑胡子已经有半年没回来过了。

“总座,张团长和李副团长他们来迎接您了”柱子驻马远眺,有些兴奋地喊道。

张团长就是前34旅旅长张海岩。李副团长则是前34旅副旅长李大壮。郑卫国当初进兵河南时有四大主力,虽然战斗力最强的是由西北军余部改编成的第33旅,但说到底,东北籍士兵组成的第34旅才是真正的老底子,是跟随他多年,又同在平安县起兵的老哥们儿。自打34旅改编成平安县抗日保安团以后,大家就天各一方,说不想念是假的。

“总座”李大壮急驰到郑卫国跟前,猛得一个急停,跳下马来,激动地敬了一个军礼。

“大壮,你还是这莽撞性子”郑卫国捶了他一拳,又来了个熊抱。

“总座,总座”张海岩和李三牛等几个老兄弟也先后赶到。几个人激动地抱在一起。眼角都忍不住泛起一阵泪花。不一会儿,县委书记王达和县长李震安等人也先后赶到。久别重逢,大家都是兴奋异常。

李震安感慨地说:“总座,没想到您一走就是半年,大伙儿都想念你呢”

郑卫国笑道:“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李三牛兴奋地说:“是哩,还升了战区总司令搁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郑卫国打趣道:“三溜子,要不要给你也升一个官儿”

李三牛老脸一红,忙道:“我哪是当官的料啊不过能不能让俺也出去带兵打仗,憋在这山疙瘩里,闷也闷死了”

郑卫国歉意地说:“现在还不行。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平安县呆两年吧”又解释说:“我知道这种安排对你们很不公平。想当初几个旅长,甚至副旅长都成了主力团团长,段双虎还是军分区司令员,赵云祥当上了师长。你们几个却只能守在山里。确实是委屈你们了。”

张海岩忙道:“总座言重了。平安县是我们大军的后路。又是兵工厂和最大的物资储备地。我们不守谁来守”

郑卫国欣慰地点了点头,又问道:“我走了这半年,平安县的变化大吗”

王达笑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还是请总座亲自看一看吧”

郑卫国点头笑道:“也好”

经过半年多的发展,平安县确实有了很大变化。以往的村落都是土坯房,现在新修了很多砖瓦结构的房子。

李震安解释说:“主要是由工程兵部队修的,各村也提供了一些壮劳力。大家齐心协力,也没花多长时间。之前被小鬼子焚毁的房屋都重建了,以前住在草屋、牛棚的乡亲们也搬进了新房。”

平安县的部队大概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抗日保安团,约三千余人;第二是由县大队、区小队、各村民兵连为主体的民兵;第三就是工程兵部队,主要负责建设。这支部队采用部队的编制,但管理上是按工人对待的,实际上相当于一家建筑公司。

张海岩又讲解道:“各村落之间都挖通了地道,另外还有辅助的交通壕。上回组织代表参观过永清地下长城之后,我们又在进行加固工作,最迟在明年夏季就能全部完成。”

郑卫国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部队这么多,任务又这么繁重,乡亲们的负担大吗”

王达笑道:“部队虽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民兵,脱产的不多,所以我们现在只收田税和增值税,比周边根据地的负担要低得多。很多周边区县的老百姓都跑到我们这里来了,搞得八路军冀西行政公署找我们抱怨了好几次。”

郑卫国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说:“他们有什么意见,可以来学习一下咱们的政策嘛”又问道:“兵工厂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张海岩说:“我去看过几次,挺红火的,但他们是独立管理,具体的情况我们也不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