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347

分节阅读 3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眼神,怒气顿时消散,忙道:“总座言重了卑职刚才出言无状,还请总座责罚”

郑卫国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话就见外了。你能当着面指出我的失误,说明还是我的好兄弟。”又感慨道:“哎。现在官当得越来越大。听到的批评却越来越少。有时候我就在想,是我愈发接近真理吗显然不是只是我能听到真话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周参谋长感动地说:“总座”

郑卫国笑道:“算了,咱们就别肉麻了。等下那些专家要到蠡县来,我们准备迎接一下。”

周参谋长一愣。说:“您打算把兵工厂搬到冀中来”

郑卫国摇头说:“兵工厂搬过来嗯。暂时恐怕不行。完全没法保证嘛我是有些武器和工业构想,想听听专家们的意见,面对面的交流一下。”又解释道:“本来应该由我亲自去一趟平安县的。但是你看,事情一忙起来,根本就走不开。”

周参谋长说:“今天晚上能到”

郑卫国点头说:“已经派汽车去接了。嗯,不过他们一路奔波,恐怕也很疲劳,今天晚上就不开会了。明天一早我们再去拜会好。”

周参谋长笑道:“总座想得可真周到啊我还是头一见您舍得为非军事行动使用汽车。”

郑卫国摆手道:“这些人都是咱们民族的瑰宝,一点儿汽油算什么”

都说民国时期人才匮乏,其实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是有不少的,只是大部分都没能人尽其用,白白浪费了惊艳卓绝的才华。

像冶金学家周仁在获得硕士学位后,为了祖国早日有钢铁,他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及美国摩尔公司的重金聘请,毅然回国。回国后,他满怀激情地想去当时中国唯一的钢铁公司汉冶萍公司工作。没想到经多方接洽,均无结果,最后只能在江西九江电灯公司当工程顾问。

周仁是中国现代钢铁冶金学家和陶瓷学的开创者之一,包头钢铁和攀枝花钢铁冶炼就是来自他的技术指导,其水平连苏联人都感到震惊。新中国的特殊钢、合金铸铁、球墨铸铁都是在他的带领下研发出来的。这样的人,竟然只能指导别人安电灯,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而且他不是上面没人,他结婚的时候是宋美龄当的伴娘

还有一些人因为反感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转而搞起了政治,结果成了枪下亡魂。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物理学家、弹道学家周均时。他曾在1913 年和 1922 年两次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学习力学、弹道学和相对论原理,并且直接听过爱因斯坦的讲学。1924年,他归国后以科技兴办工业,试图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但这个理想不出意外的破灭了,在周仁都只能去当个电工的时代,实业怎么办得起来呢

当然,也有比较幸运的一直活到解放后,经历比较短暂而辉煌的日子。然而国家随即陷入动乱。这些老专家不是不是丢了性命,就是关进了牛棚。中国现代物理学四大泰斗之一的吴有训在1977年对家人无不遗憾地说:“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可惜我已80岁了,若能年轻一点就好了。”可是就在第二天他便因动脉瘤破裂导致大出血,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84号的家中与世长辞了。

这些人,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是他们的不幸。而让他们当电工、蹲牛棚、死于非命,则是我们民族的不幸。如果从民国时期起,中国就能走上健康、科学的发展道路,那我们国家又将是怎样一个光景呢只怕离中国梦已经为之不远了吧

见郑卫国在那儿发愣,周参谋长忙伸手在他眼前一晃,说:“总座在想什么呢”

郑卫国叹了一口气,笑道:“老周啊,你惊扰了我一个好梦啊”桌上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郑卫国忙接起电话说了几句。

周参谋长问道:“专家们已经快到蠡县了”

郑卫国点头说:“嗯。我已经让地方上安排好住所,并让第341团前去护卫。”

当天晚上抵达的专家有两批,一路是从平安县直接过来的,还有一路则是从石家庄前线赶回来的。因为路程和出发时间的关系,两拨人几乎是同时抵达蠡县。尽管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但是专家们还是特别兴奋。尤其是从前线回来的那几位,都是头一回上战场。尽管只听了个响,但是均感到热血沸腾。特别是看到自己研发的炮弹摧毁了敌人的仓库,自豪感油然而生,一路上顾不得休息。兴奋地说个不停。

汽车一路奔驰了三个多小时。在蠡县南郊一个小村庄停了下来。大家刚下车,又有一列车队赶到。大伙儿借着灯光一看,发现竟然都是熟人,忙欢喜地迎了上去。

化学家庄长恭推了推眼镜。仔细一看。欢喜道:“树人。正之,哈,你们也到了”

树人是物理学家饶毓泰的字。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在气体导电过程,对低压汞弧放电机理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在倒斯塔克效应、分子光谱等方面取得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正之就是物理学泰斗吴有训,他参与了康普顿的x射线散射研究的开创工作,以精湛的实验技术和卓越的理论分析,验证了康普顿效应。并于1924年与康普顿合作发表经过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a射线的波长。康普顿非常赞赏吴有训的才干,晚年曾向杨振宁说:吴有训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学生。

“哈哈,丕可君适,叔伟,叔永” 饶毓泰、吴有训高兴地迎了上来,一一拥抱,神秘地笑道:“嘿,听说你们几个这回立了大功,是不是真的”

丕可就是庄长恭的字;君适是物理学家、弹道学家周均时;叔伟是化学家曾昭抡;叔永是化学家任鸿隽,此次的实验炮弹就是出自他们几位的手笔。其中除了周均时是弹道学家外,曾昭抡、任鸿隽、庄长恭均是化学家。他们三个再加上发明联合制碱法的侯德榜,就是民国时期化学界的四大天王。可惜这次侯德榜忙着办企业没来成。不然集起民国四大物理学家,四大化学家,四大工程师,也是一件美事。

庄长恭却避而不谈,笑道:“嘿嘿,这个么,需要保密,你们懂得”

物理学家、工程师周仁刚好从车上跳了下来,佯怒道:“哼,现在晓得要保密了,当初求我制造特种钢的时候怎么不说要保密的话”

吴有训和另一位物理学家严济慈是周仁的学生,忙上前扶住,说:“老师小心”

周仁摆手笑道:“没有事,别看我比你们痴长几岁,我这身子骨好着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