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304

分节阅读 30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们就可颠覆政府。”

周佛海则说:“其实委员长本人也不是真心抗日,只是被gc党、桂系以及一切失意分子给逼的。那些人都很明白地知道,抗日是倒常的唯一手段。他们因为要倒常,所以高唱持久全面的抗日战争。常先生本想以更高的调子压服反对他的人,而这些人就利用常先生自己的高调,逼着常先生钻牛角尖。调子越唱越高,牛角就不得不越钻越深。当抗战到底的调子高唱入云的时候,谁也不敢唱和平的低调了。”

胡适听了甚合口胃,举杯道:“周老弟此言大妙来,来,来,我们再干一杯”

“干”

“干”

酒过三巡,胡适又问道:“高司长,听说汪先生准备与日和谈停止七七事变以来的战事。”

高宗武点点头说:“我们确有这个想法,只是困难重重。民众对我们不理解。一说起和谈就骂汉奸。”

胡适摆手说:“民众目光短浅,怎么看并不重要。现在国家屡战屡败,大半国土沦丧,再奢言抗战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梅思平插嘴道:“适之兄大才,汪先生也是这认为的。汪先生说主战有主战的道理,不过主战的目的是什么呢为的是国家能够独立生存下去。如果能达此目的,和日本言和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陶希圣说:“那些一味主张焦土抗战的、唱高调的应该再坦诚一点,要说老实话。依我看来,日军占领区日益扩大,重要海港和交通路线大多丧失。财政又日益匾乏。在战祸中喘息着的四万万国民,沉沦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再不求和,追悔莫及啊汪先生和高司长若能玉成此事,必然是民族英雄”

见大家都一致表示支持。高宗武也感到有些振奋。表示将努力追随汪副主席实现中日和平。他还神秘地透露了一下好消息。说:“诸位,外交部长的张部长今天跟我说,有人打算调停中日战事。实现远东和平这对于我们的行动无疑大有好处”

众人忙惊讶地问道:“是谁英国人,还是法国人”

胡适猜测道:“难道是美国人”

高宗武摇头笑道:“都不是,来的是希特勒元首的特使,冯戈宁先生”

“德国人”胡适奇道:“他们不是调停失败了吗怎么还不死心”

高宗武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迷惑道:“具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据说跟刚打了胜仗的郑卫国有关。”

胡适嗤笑道:“郑胡子就他切,一个土包子军阀怎么可能搭上德国人的线。”

高宗武也哂笑道:“谁知道呢算了,不说他了。适之兄,来,我再敬你一杯。”

胡适忙举起酒杯,说:“干祝你和汪先生早日成功”

武昌,珞珈山半山庐,委员长官邸。常凯申委员长和夫人正在招待一位来自远方的贵客。这个人就是高宗武提到的希特勒元首特使冯戈宁。除了委员长夫妇亲自接待以外,还有桂永清和韩香梅负责配同,并充当翻译。

历史上这位冯戈宁特使也曾来过中国,不过不是今年,而是39年,为了替日本说降而来。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英美法执行绥靖政策,苏联和日军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日本以为中国已经走投无路,就改军事攻势为政治攻势,企图利用国际压力迫使中国投降。

而这次却有不同,用冯戈宁的话讲,他是为了“中德友谊”而来的。友谊自然只是托词,是幌子,真要有友谊就不会坐视中国被日本欺压多年了。

冯戈宁首先恭恭敬敬地给委员长行了一礼,然后叽里呱啦地说了几句德语。

韩香梅翻译说:“常元帅,首先我得向您转达希特勒元首的问候。其次我个人要向您表示歉意,因为我不会说中国话。”

委员长笑道:“这没什么,更能体现希特勒元首的诚意。嗯,也请戈宁先生代我转达对元首的问候。”

冯戈宁又从身上掏出一封密信,解释说:“这是元首的亲笔信”

委员长接过又让韩香梅翻译,在信中小胡子元首表示念及长期的德中友谊,不希望常元帅遭灭顶之灾,将出面斡旋,中日缔和,结束战争。具体举措是向日本施压,迫使他们放弃七七事变以后侵占的中国领土,然后双方建立正常邦交,并与德国结盟,成为世界轴心的一部分。

小胡子承诺必要时德国甚至可以派军队前来调停,但是需要中国的配合。为此,元首还提了几个小小的条件,第一,任命郑卫国将军为中国驻德大使;第二,建立中德联合矿业公司,全权管理中国钨矿开采及进出口,该公司还可以收购其它资源,比如桐油和猪毛;第三,元首特别喜欢中国的西藏,打算派一支科考队去实地考查,要求中国政府予以支持,最好驱逐那里的英国人。

常凯申听完,眉头微皱。疑惑道:“小韩,你是不是念错了德国人需要钨矿我是知道滴,但是跟郑卫国和西藏有什么关系”

韩香梅忙重新看了一遍,摇头说:“委员长,信上就是这么写的”

宋小妹也懂一点德语,拿过来看了看也是大惑不解,只好又递给“德国将军”桂永清。桂永清忍不住对冯戈宁说:“戈宁先生,如果德国愿意伸出援手,一点钨矿和猪毛不算什么。只是为什么要郑卫国将军去担任驻德大使呢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但并非外交官。至于西藏。也请戈宁先生解惑。”

冯戈宁耸耸肩说:“噢。这没什么,只是元首的个人兴趣而已。郑将军前段时间出售了一种药品,元首非常满意,想邀请他到德国去参加一个学术研讨。”

桂永清又追问道:“那西藏呢贵国想得到这块土地”

冯戈宁忙道:“我以上帝的名义保证。绝无此意。你们可能知道。元首不仅是优秀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同时还是一位画家。他只是对世界屋脊的风景有些着迷,如果贵国能满足这个小小的要求,元首一定会非常高兴。”

常凯申见问不出什么。就说:“这样吧,戈宁先生一路鞍马劳顿,请先下去休息。至于这三个条件我们需要讨论之后才能答复。”

冯戈宁又鞠了一躬,说:“如您所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