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278

分节阅读 2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发装置。使用时让炮身倾斜,并将炮弹慢慢滑入,然后一拉绳子,尾管里的撞针就能击发炮弹上的底火。

程政委亲自给大家演示了一翻,曲射时射速很快,而平射时则很准,百米之内甚至精确地从炮楼的射击孔里飞进去。

120师研制的50毫米迫击炮也有类似的功能。当然,这种武器叫掷弹筒可能更准确一些,因为它的击发方式是按发用按按钮的方式击发,而非迫击利用炮弹重量撞击撞针击发底火,迫击炮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相对于50毫米超轻型迫击炮而言,这种武器具有曲平两用的优势。相对于日制50毫米掷弹筒而言,它的稳定性和精度更好。

周参谋长愣了半晌才失笑道:“怪不得老程敢跟我打赌,这样的点子我们工人累死都不出来。”又对装备部一名军官吩咐道:“去,把我们兵工厂生产的装备搬上来”

由于不缺乏步枪,平安县兵工厂就只生产了四种掷弹器材和60、82两种口径的迫击炮。山炮炮弹性能还不稳定,就没拿出来演示。

首先测试的迫击炮。让郑卫国感到欣慰的是,平安县兵工厂生产的产品在精度、射程和重量等方面均比八路军生产的要略好一些,只是没有平射功能。不是造不出来,而是因为第四十一集团军有的是平射炮。

由此可见平安县兵工厂的整体工业水平还是略强一些的。论工人水平,双方差距不大,主体都是太原兵工厂的工人。八路军方面有喝过洋墨水的专家,平安县兵工厂也有德国来的技师,虽然他们近段时间闹着要回国。八路军有各地的能工巧匠,郑胡子也在四处搜罗了不少高人,像前段时间有个老师傅用手工打磨出一个关键炮件,愣是修好了一门四一式山炮。这手艺怕是不比那位手工造冲锋枪的差。

论及机器先进程度,晋察冀兵工厂的最好,一二零师其次,平安县兵工厂可能只比一二九师的兵工厂强一些。想当初周公从太原兵工厂搬起了一千多台机器,是郑胡子的十倍有余,其中不乏新式设备。据说最开始打算搬回延安,后来发现不好搬运,只好就近转移。由于晋察冀和晋绥即120师的地盘两大根据地离得最近,得的好处最多。聂司令员就曾说了漏嘴,表示仅新式设备就有两百多台。贺师长嘴上不说,也是个闷声发大财的主儿。

一二九师的兵工厂虽然名义上是总部兵工厂,但只得了一百余部较轻的设备,跟郑胡子最初搬回来的那批差不多,可能还没郑胡子搬回来的齐全。毕竟郑胡子当时是有步骤、有目的地去搬的,各种机械配置合理,搬回来就能派上用场。而八路当时就有些贪心,逮着什么搬什么,导致有些种类的机器过多,有些则偏少,还有的像子弹机这种稀罕货色根本没有。更让聂司令员郁闷的是,大部分新式机器工人不会用。

那批机械现代化程度非常高,是阎老西儿在36年才买回来的。历史上,太原兵工厂的工人直到太原沦陷为止也没掌握这种技术,近4000台新式机器只能当摆设。八路虽然惯于克服困难,但想让这些新机器动起来,起码也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攻关。

而平安县兵工厂起初虽然都是轻型设备,但陆续从天津、汉口,甚至德国补充几次之后,工业水平已经有了很大地提升。就拿双方研发的迫击炮来说,虽然都是用的轨道钢,但平安县兵工厂却能造的更轻更薄,承受膛压的能力还更大。在德国技师的帮助下,兵工厂甚至应用了高低压发射原理,别说各类国产货,就连外国的同类产品也比不上。

除了迫击炮以外,兵工厂自制的新一代掷弹器材也非常有特色。第一种掷弹器材是悬挂式掷弹器,体积很小,使用时直接套在步枪的枪管上利用空包弹发射;第二种跟第一种非常相似,但发射药是弹体自带的,只是利用步枪来稳定弹道和提供瞄准;第三种则是日制掷弹筒的改进版,加装了两角架和瞄准具,可以像德制50毫米超轻迫击炮一样精确瞄准;第四种则有些夸张,整体看上去像是一枝巨大的左轮手枪,一共可以装填六枚榴弹,并像左轮手枪一样连续扣动扳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对敌军阵地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火力覆盖。

程政委他们一看,都很新奇地说:“这设计也挺新颖的啊,不比八路军的军工差”

冯军长也点头笑道:“是啊,我看西方列强也没有这样的装备。只是这样一来,两位长官打的赌却是不好定输赢了”

周参谋长摇头笑道:“其实这些装备都是总座定下来的思路,兵工厂的工程师们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要单论设计水平,自然是八路方面更胜一筹,所以明天我请大家吃顿好的。”

战争时期,蠡县作为冀中首府必须进行灯火管制,晚上聚餐多有不便,所以周参谋长就定在了次日。

郑卫国笑道:“好啊,那就还定在聚仙楼吧今天杨教授和程副司令晚回来了一步,算是没口福,明天正好去补回来。”

程政委忙道:“这怎么好意思呢让参谋长吃点儿亏,咱们还是算平手吧”

周参谋长笑道:“老程你先别忙着客气啊,我还有事相求呢”

程政委哈哈一笑,说:“就知道你惦记上那些军工了,我可以帮忙穿针引线,成不成可不敢说。”

周参谋长解释说:“不光是军工的问题,我的想法是把双方掌握的人力、物资和技术等资源全部整合到一起”又将右手举起,说:“攒成一个拳头”

第三百六十一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

程政委听了周参谋长后,跟杨教授相视一笑,欢喜地说:“好这件事情要是办成了,我回请大家十次。嗯,就去那个聚仙楼好了。”

柱子回想了一下午饭的滋味儿,馋得直流口水,忙插嘴道:“真的么可是聚仙楼很贵呃”

程政委回答说:“再贵能贵到哪儿去,一年的薪水还不够么大不了我以后天天在总部食堂吃,哈哈”

郑卫国笑道:“要是办成了,不用老程出钱,我让后勤部在聚仙楼包一个月的席面,让你们都吃个够。” 大伙儿一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柱子,你带人加强警戒。”郑卫国安排了一下又对大家说:“择日不如撞日,我看现在就去会议室谈一谈吧早点确定下来,也方便以后的布局和发展。”

一行人早有此意,于是匆匆赶回司令部。冯军长临进门的时候犹豫了一下,说:“总座,我就不进去了吧,改日再向您汇报工作。”

郑卫国疑惑道:“为何不进去啊”

冯军长解释说:“卑职既不是集总的长官,又不是根据地的领导,这种场合不太合适。再说,周军长不是也没来吗”

郑卫国摆手道:“老冯你想多了。你有多年带兵与日军鏖战的经验,刚刚又在冀东与日军交过手,军工的事情上正好帮我们把把关。免得我们几个闭门造车,与实际情况脱轨。”

程政委也劝道:“司令员说得对周军长在大清河一线戒备日军。来不了是客观原因导致的。都是自己人,多了解一下情况没有坏处。”

冯军长本就是洒脱的人,就没多推脱。众人也没怎么讲究,各自找椅子坐下。

郑卫国见大家都坐好了,便问程政委说:“关于合作的事情,八路军总部定下章程了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