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270

分节阅读 2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批同志去东北都没找着他们。”

郑卫国奇道:“为什么不请苏联帮忙呢”

聂司令员一愣,说:“他们可能有他们的难处吧”

郑卫国撇撇嘴说:“所以我说老毛子不能完全相信,咱们中国人的事情还得咱们自己解决。”

然后就是等情报,毕竟冯锟人在天津,想知道东北的情况还是要下一番功夫。趁着这个时间,郑胡子陪着贺师长和聂司令员在根据地转了转,重点参观了部队和军校,特别是炮兵部队,馋得两位老总直流口水。

聂司令员埋怨道:“上回你送我两门山炮,我还当是天大的人情,欢喜了几天睡不着觉。今天才知道你小子竟然跟我打埋伏,拿的都是最次的货色”

贺师长也回过神来了,说:“我上回帮你在归绥跑前跑后,忙了几个月啥也没捞着。你倒好,转手就从小鬼子那里骗了一大堆武器和汽车回来。你说说,我们是不是该算算这笔账”

郑卫国笑道:“好嘛,我就说今天早上怎么右眼皮直跳,原来两位老总来者不善,竟然打起我的土豪来了”

贺师长哈哈一笑,说:“现在华北就数你最肥,不打你打谁”又正色道:“说真的,我们晋西北条件太恶劣了,120师装备又差,你能不能支援一点还是那句话,以后加倍还你”

郑卫国爽快地说:“行啊,到时候不管去不去东北,我都送贺老总一个旅的装备,外加两门山炮”德国物资马上就要到了,郑胡子打算先让主力部队换装,换下来的旧装备一部队给地方部队,其余的则送给周边的八路,帮助他们尽快壮大起来。

贺师长大喜,忙谢过。

冯锟那边很有回应了,机要电讯员将电报译出,慌忙找到郑卫国,说:“不好了,总司令,小鬼子大举增援华北,光天津就出现了一个师团和三个独立混成旅团的番号。情报还称东北也有师团沿北宁线南下,恐怕是对付冀东的”

郑卫国不等他把话说完,忙接过电报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从北宁线南下的是关东军第11师团,前不久刚从日本本土调到东北。而在天津登陆的则是第110师团、独立混成第六、第七、第八三个旅团,现隶属于北支派遣军。冯锟在电报上说这回的情报绝对准确,他甚至在港口亲眼目睹了这些部队下船。

贺老总、聂司令员、程政委、周参谋长闻讯匆匆赶来,面色凝重地问道:“什么事把我们找来,有紧急情况”

郑卫国沉重地点点头,说:“嗯,日军从本土派了两个师团,三个独立混成旅进入华北。其中一个师团和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已经在天津登陆,另外一个师团从北宁线南下,应该是对付冀东的。”

贺师长一愣,说:“日本的兵力不是都被牵制在武汉了吗那还有兵派到华北来”

郑卫国摇头说:“日本的战争潜力远没有耗尽,现在兵力虽然紧张,但再编几个甚至十几个师团也不成问题。”

聂司令员仔细看了看电报,焦虑地说:“从北宁线南下的第11师团战斗力如何”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是日军17个常备师团之一,编组地在普善寺,驮马制,战斗力较为强悍。起码冀东我军难以匹敌”

聂司令员疑惑道:“你的意思是”

郑卫国说:“冀东必须马上撤军”

第三百五十二章 撤退

一分钟前大家还兴高采烈地商量着怎么收复东北,现在却要从冀东撤兵。这个弯转得太大,大家都有些接受不了。xg子火爆的贺师长气得把心爱的烟斗都给扔了,回过神又来满世界找,哪里还找得到郑胡子哭笑不得,只好让柱子去冀中商社给贺老总重新买了一个。

聂司令员也像挨了一闷棍,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声音嘶哑地说:“老郑,就算小鬼子来了一个师团,难道冀东不能坚持一下,非要放弃不可”

郑卫国忙解释说:“我的意思是主力部队要尽早撤回来,地方部队要游击化,交通要道和各县城咱们是守不住的,硬拼只能白白牺牲,对抗ri大业起不了什么作用。”

聂司令员眼放jg光,沉声道:“如果拼着数万人的牺牲呢,能不能在冀东站住脚”

郑卫国暗暗心惊,没想到八路军方面的决心这么大。凭心而论冀东的地位确实非常重要,如果牺牲几万人能够拿下来也是值得的。即便不能顺势进入东北,也能钳制关内外的陆路运输,甚至威压平津,让华北的ri军动弹不得。但ri本人也不是傻子,这么重要的位置他们难道看不出来

历史上ri军为了阻止八路军向关外渗透,不惜花费重兵驻守冀东。1943年至1944年的最高峰期,驻热河及承德的总兵力约达10余万人。重点地区如兴隆县兵民比例达到惊人的1:7,即七名老百姓就要面对一名ri伪军。密集区域甚至达到1:2或2:1。

同时ri军还采取“多头并进”、“合围聚歼”、“反转电击”等战术对敌后游击区进行疯狂的扫荡。仅43年一年的时间,便向兴隆境内的雾灵山、五指山、狗背岭等抗ri游击根据地进行“讨伐”、“围剿”、“扫荡”438次。其中较大规模的“扫荡”有50余次,先后出动ri伪军达37万多人次。

更加丧心病狂的是,ri军还在长城内外建立了长达千里,宽数十里的无人区,ri本人称之为“无住禁作地带”,即不许居住,不许耕作,不许进入。无人区内的百姓被强制迁入所谓的“集团部落”。亦称“部落”或“人圈”、“围子”,对不服从的百姓进行惨酷的“三光”政策,导致大批无辜百姓死亡。当时有一首民谣称:大好河山敌侵占,烧杀抢掠修人圈,死走逃亡家破产,十七八的姑娘没裤子穿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说了这么多无非一个意思ri军对冀东势在必得,你增兵他也增兵。你建根据地他就搞“无人区”,总之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八路军进入东北。所以历史上八路军虽然在冀东、平西、平北、大青山一带建立了游击区或者根据地,但始终进不了东北,只能眼睁睁看着抗联被ri军剿灭。

思前想后,郑卫国建议说:“聂老总,冀东地势狭小。ri军又极为重视,短时间建立稳固根据地是不现实的。我们抗战不怕牺牲,但无谓的牺牲还是避免。如果这几万人牺牲在关内,我认为价值更大。”

聂司令员叹了一口气,疲惫地说:“事关重大。我必须要向总部和延安汇报。毕竟冀东是同志们付出巨大代价才打下来的,说放弃便放弃。对内对外都没法交待。”

郑卫国点点头表示理解,又强调道:“还请聂老总早做决断,现在撤还来得及,要是等到第11师团赶到山海关,再汇同北平的第21师团、天津的第27师团同时向唐山发起向心攻势,恐怕说什么都晚了。”

聂司令员悚然一惊,忙问道:“那63军什么时候撤退”

现在冀东虽然以李运昌的抗联武装人数最多,声势最大,但均为新兵,没有战斗力。真正起着核心作用的还是冯占海那一万多正规军,其次便是八路军四纵。但四纵装备差,兵力也只有数千人,其作用难以跟63军相比。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我会立即通知冯军长着手准备撤退事宜,不过考虑到你们的困难,七天以内我军仍会坚守在第一线。如果七天之后你们决定撤退,我可以命令63军再掩护一周的时间。如果你们决定死守,那我只能让他们独自返回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