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249

分节阅读 2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下令从97军和53军各抽一个团跟63军新组建的两个团对调。一来可以加强63军的实力,二来,顺便完成了“全面交流”的第一步,加快了第四十一集团军的融合。

与此同时,冀中行署也紧急征调了一批物资,保障了63军的后勤需求。在根据地军民的齐心努力之下,这支英雄的部队终于踏上了通往冀东的征程。

关于行军路线问题,参谋部原计划是打算让63军从蠡县东进,到河间城再沿平大公路即北平到大名,是当时河北重要的交通线北上。这条线路路况好,行程短,能在最短时间杀入冀东。

但最后进行综合评估时,周参谋长还是决定放弃原计划改走滹沱河。主要是因为后勤的原因,走陆路就必须征集大量的马车和民夫。如果有河流的话就要简单得多,大部分物资都可以放在船上,部队只需轻装跟进就行了。即安全又便捷,这也是古代行军经常依河而行的原因。

当时的滹沱河水量流沛,是冀中通往天津最重要的通道之一。民国时期有人曾描述说:雨季水势一望无际,旱季沙洲浅滩罗织,沿河渡口轻舟横渡,上下游则风帆相济。河中船舶500有余,往来于正定高家营、深泽乘马等码头。

晨曦夕照时,滹沱河泊船如龙、波光如鳞、灯火星流、往来吁号、行业繁多、铺面林立、热闹非凡。河内鱼虾鳖蟹成群,水面天鹅鱼鹰游弋,两岸飞禽走兽栖息,河滨之地绿草繁茂、间杂牛羊

郑卫国此时就被这安宁详合的景象给吸引住了,忍不住赞叹道:“多美的风景啊就算是为了这一方热土也不能让鬼子在此地横行。”

周参谋长点点头说:“是啊,总司令滹沱河自古有名,南宋文天祥丞相曾在此地吟诵道:始信滹沱冰合事,世间兴废不由人”注:这是文天祥滹沱河二首里面的句子,道出了诗人对历史运行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无奈。

郑卫国笑道:“诗是好诗。不过后半句我可不赞同。事在人为,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我们,压不倒中华民族。”

“说得好,总座”冯占海军长恰好走了过来,听到此番妙论,忙鼓掌赞同。

郑卫国问道:“寿山,部队都准备好了吗”

冯军长指了指码头,解释说:“报告总座,骑兵团已经护送第一支船队出发。第二支船队还没到。所以卑职打算让步兵暂缓前进。以确保物资安全。” 因为物资比较多,还在搬运,加上现在船只紧张,只能分批运输。

为什么要带这么多物资呢因为从蠡县到冀东。直线距离长达五百余里。其中一多半的路程还处于敌占区内。途中很难获得给养。为此,军区不得不准备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几乎占到了根据地总储备的一半。

此时的码头上。几处货栈已经堆满了各种军需给养,外面的大车还在不停地往这边搬运。急得货栈的伙计们大声喊叫:“老总们,快别搬了,里面连站脚的地儿都没了。”

负责押运物资的辎重营长进来看了一眼,见确实堆不下了,只好出去对战士们喊道:“就堆在外面吧,不要往里面搬了,等下往船上搬还能省几分力气。”

副营长提醒道:“可是鬼子三天两头的派飞机侦察,万一被他们发现怎么办”

现在华北地区异常空虚,日军警惕性很高,生怕敌后武装搞什么大动作。特别是冀东地区开始暴动以来,几乎每天都有飞机在各根据地侦察,看有没有大军集结的迹象。虽说冀中这么大,恰好被日机发现的可能性很小,但凡事都怕万一。万一被碰上,必然给物资和人员带来极为惨重的损失。

辎重营长说:“有伪装网的尽量用上吧,没有伪装网的让战士们自己动手做一些简易伪装,总比没有的强。”又说:“你在这儿看着,我去向军座汇报。”

冯军长听了汇报后对郑卫国说:“总座,其实我军在途中兴许还能缴获一些,根据地的物资也很匮乏,要不就留下一部分供集总集团军总部的缩称周转吧”

郑卫国断然拒绝道:“不行,物资一定要多尽量多带一些,以防不测。货栈堆不下可以想办法,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周参谋长笑道:“军中的老规矩,都是上面拼命的卡,下面拼命的要。你们两位倒好,完全颠倒过来了。”

冯军长忙道:“这是总座对我们63军的厚爱,职部等定然铭记在心。”

郑卫国哈哈一笑,说:“肉麻的话就不用讲了。”又建议道:“要是进入冀东确实能够获取一些缴获,物资又搬运不便的话,你们千万不要随意丢弃分发物资,而是要想办法建立秘密的物资供应点。”

冯军长疑惑道:“您是担心我军返程的时候会缺乏物资冀东也算是富庶之地,应该不至于吧卑职还想着给集总搬一批物资回来呢”

郑卫国解释说:“到时候日军追着屁股穷追猛打,四面堵截,场面必然是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下能保住部队不溃散就不错了,有多少物资能够撤下来”

冯军长点点头,忙道:“总座说得对,卑职一定谨遵训示。”

郑卫国摆手道:“一点建议罢了,你也用不着当成金科玉律,具体怎么做还是以当时的实际情况为准。你们能从吉林突破层层封锁,一路杀到华北来,这点困难肯定是难不倒你们的。”

冯军长听了非常高兴,正准备谦虚两句,河面上突然传来了一声突突的汽笛声。码头边上的战士们都大声欢呼起来。

周参谋长笑道:“应该是船队到了。”

这支船队很奇怪,打头是一艘大沽船厂建造的微型汽艇,后面却拖拽着十几条木船。这些船只首尾相接,排出去老远。远远看去,恰似一条蜿蜒在河中的长龙。

辎重营的营长走到河边,有些不满地喊道:“你们是怎么搞的,这个时候才来”

汽艇上站起一名军官,伸手打了个招呼,笑道:“老牛,是我。不好意思啊,途中有事耽误了一下。”

牛营长见是熟人,就没再埋怨,挥挥手说:“算了,你们快把船靠上来吧,我们还等着搬运呢物资不能老堆在这里,太显眼了。”

船队迅速靠了上来,码头的伙计们忙取来跳板搭在船上,示意战士们可以搬运了。因为滹沱河河面比较窄,不需要太正规的码头,随便找个地方搭上木板就能上下货。

战士们忙将岸上的物资往船上搬运。一箱箱弹药和一袋袋给养迅速将十几条木船装得满满的,吃水线不断地变化,生生压下了十几寸。

船上的那名军官惊讶地说:“我的乖乖,怎么会有这么多物资,幸亏我多带了几条船,不然还得跑一趟”

牛营长正准备答话,余光突然瞄到郑卫国一行走了过来,忙呶呶嘴,没敢做声。

冯军长见物资都搬上了船,非常高兴,对郑卫国和周参谋长说:“总座,周参谋长,千里送行,终有一别,您二位就送到这儿吧卑职向你们保证,一定把儿郎们平安地带回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