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236

分节阅读 2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9师师长赵毅亲自到武汉去活动,花一大笔钱打通了门路,调来了全部徒手的预5师补充109师。

事先讲好条件,赵毅仍为109师师长,原预5师的团长以上主官全部留任。刘多荃将张少帅以前留下的一部分武器装备该师。补充后的109师一水的捷克式步枪,每连六挺捷克式轻机枪,每营配有重机枪连,团有迫击炮,堪称装备精良。

然而刘多荃、赵毅没高兴多久,在下令让109师开拔时,原预5师留任的四个黄埔生团长全部告长假,部队完全指挥不动。事情反映到常凯申那里,常凯申非但不处分故意闹事的团长,反而借机将赵毅撤职,换上了嫡系李树德,刘多荃任命的其他东北军军官也都被撤换掉,接着又将109师划归第1战区刘峙指挥。

“操”郑卫国忍不住骂了句粗口,气愤地说:“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儿啊打压也用不着这么明显吧”

赵参谋长叹了口气说:“谁让咱们丢了东北呢当初一招棋错,现在就到了咱们还债的时候了。”

s:非常感谢山中一老农所投的月票和命里注定的打赏,同时要向大家道歉,更得太晚了。不过山人并非有意,只是这一章的查资料耽误太多时间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畅谈合作

郑卫国站起身来在客厅内走了几步,突然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四分五裂的东北军还有重新走到一起的时候。”

在郑胡子原来生活的那个世界里,东北军最终烟消云散,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打回东北去也成了一句空谈,堂堂国土最终竟由外人收复。以至于大批资产被掠夺,人民被戕害,旧耻未雪,又添新辱。

这些事情赵参谋长自然不知,笑答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大势所趋啊”

金师长恭维道:“应该说是钧座众望所归才对。”

郑卫国摆手道:“嘿,你们可别给我戴高帽子,灌汤。我问句老实话,你们会绝对服从我的命令吗”他刻意在绝对两个字加了重音,希望知道对方的态度。

赵参谋长正色道:“钧座,只要您的决定对抗战有利,我们绝不敢有二心。”

金、赵两位师长也点头道:“对”

郑卫国笑了笑,没有评价。他们的意思很清楚,你说的对我们就听你的。换言之,如果我们认为你错了,那就对不住了,还得按咱们的路子来。

赵参谋长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忙解释说:“钧座请放心,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我们绝对不敢质疑您的命令。”

郑卫国点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道:“那这个意见是代表你们,还是代表整个东北军呢我的意思是有多少人愿意跟咱们一起干”

赵参谋长有些兴奋地解释说,目前东北军内部已经进行了秘密的串联。各部的师旅团一级军官基本达成了共识。军长一级的大佬们虽然还有分歧,但除了57军军长缪澄流强烈反对以外,其余的元老们大多倾向于支持。

郑卫国眉头微皱,问道:“这个缪澄流是怎么回事”

金师长讥讽道:“想舔蒋光头的腚眼儿呗,亏他还是奉天今沈阳人呢”

缪澂流在东北军内部显得比较另类,早在西安事变之前就强烈反对跟红军合作,还说张汉卿是在给gc党做豆腐。张汉卿被拘押在南京后,缪澂流又迫不及待地投靠了常凯申。

他常埋怨张汉卿说:“要是没有双十二,gc党早已消灭了。国民党根本不应该听信gc党的挑拨离间,去跟日本作战。中国的敌人是gc党。是赤匪。中国今天还是应该剿匪,攘外必先安内。”

赵参谋长闻言有些尴尬,因为他的顶头上司万福麟军长以前也是“亲蒋派”。西安事变爆发时,他不仅公开反对张汉卿。还扣压了张的心腹。时任53军副军长的黄显声。

不过万的亲蒋立场并没有得到什么善意的回应。对于53军常凯申还是往死里打压。这让万福麟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心灰意冷,一度想要退出军界。

郑卫国听了这些消息之后冷笑连连。暗讽道:“有些人总是鼠目寸光,到时候被委员长卖了,还得替他数钱呢”

又问道:“赵参谋长,你们53军北上,是军委会直接下达的命令,还是你们自己要求的”

赵参谋长说:“我们当然希望北上,不过”说着神情有些困惑,似是陷入了思索之中。

郑卫国奇道:“不过什么”

赵参谋长解释说:“不瞒您说,当时我军内部尚有分歧,所以还没来得及向上峰请命。可就在这个时候军委会突然发来电报,让咱们北上冀南,并改隶冀察战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伙儿才彻底对委员长和中央死了心,决定到冀中闯出一条活路来。”

郑卫国笑道:“这么说还是委员长成全了我们”

赵参谋长尴尬地笑了笑,说:“虽说很难理解,但事实就是这样。不过不管委员长是何打算,我们53军上下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打回东北谁阻挠我们打鬼子,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郑卫国拍案而起,大声道:“好就冲你这句话,这个风头我是出定了只要你们不嫌郑某本事低微,郑某愿率东北健儿们与日寇血战到底,不收复国土誓不罢休”

赵参谋长和金、赵两师长闻言大喜,忙站起来向郑胡子道谢。53军现在的处境其实非常艰难,如果郑卫国执意不肯收留的话,他们就只能去流浪了。

郑卫国摆手说:“本是一家人,还谈什么谢那我们接着谈一谈合编之后的事情。人事安排方面请你们放心,或许会有一些变动,但我决不会刻意打压53军。成立集团军以后,也不会胡乱插手53军的内部事宜。”

按照他的设想,除委派一位政治部主任加强该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外,53军军部成员均继续留用,以免引起大的波动。53军下属的三个师91师、116师、130师大体上也保持不变,但郑卫国会抽调部分军官和部队进行对调轮换。

这一招说起来还是跟现任军政部长陈诚学的。陈诚在黄埔时期不过是个上尉,根基浅薄,却愣是靠着18军11师起家,发展起了规模庞大的土木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