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看一下”

郑卫国说:“好啊这里的情况你们比我要熟,当然是以你们的意见为主。”

吕司令让秘书拿来厚厚一叠文稿,然后从里面翻出几页递给了郑卫国。郑卫国接过一看,见里面提出把根据地划分四个军分区,然后把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各整编成十二个团。这跟历史上的情况差不多,等过段时间第五军分区一成立就全齐乎了。

看了没有多长时间,出去“准备”的干部们陆陆续续回来了。郑卫国注意观察了一下,发现很多人都有点儿无所适从。但也有一些人是真正做好了准备工作的。这些事情都很简单,却能很好地体现一个人的能力。

见时间到了,郑卫国便宣布开会。第一事情就是清点人数,结果一个不少。郑卫国打趣道:“我本来还想立个下马威的,你们怎么来得这么齐,也不知道配合一下”

这个年代的笑点都很低,大伙儿一听都呵呵笑了起来。不管有多少是真笑的,起码会场气氛要融洽许多了。因为大家都发现这个新上任的军政委员会主席不难相处。

郑卫国听大伙儿都叫他主席,总感觉有些怪怪的,所以开会第一项就让他们换个称呼。大伙儿想了一下。决定改称他为司令冀中军区司令员。

这个称呼从此伴随了他很长一段时间。比以前的什么团座、旅座、师座、军座加起来还要长。而且也最出名,河北、山西、河南、山东越来越多的地方都传开了他的大名。

不少游击队经常打着他的名头吓唬鬼子和汉奸,动不动就拍着桌子大骂道:“好大的狗胆,郑司令的队伍你也敢惹”别说。还真有不少人被这个名头给吓尿了。就连伪军们赌咒发誓也常说:“我他妈要是说谎。出门就让郑司令给收了去”

第二项工作是划分防区。历史上。冀中根据地最初被分成了四个军分区,后来又在平南一带得到发展,变成了五个。郑卫国却觉得这样划分有些多。而且也缺乏有份量的人独当一面,所以决定只设三块军分区。

第一军分区北抵保定,西止平汉铁路,东面以深县,衡水县为界,南面是冀南根据地,主要应对平汉线之敌。第二军分区在第一军分区以东,北面以大城县为界,南面是德石线,主要应对津浦线之敌。第三军分区在前两个军分区的北面,主要应对北平或者天津之敌。

这样一来三个军分区呈品字形,背靠背,各当一面,互为依托,同时也便于向外发展。另外,蠡县、高阳、任丘、肃宁、安平六县划为军区直辖,算是97军的自留地。这六个县都处在根据地腹心,主力部队可以安心休整,而且向四面增援出击都很方便。

大伙儿对比了一下,最终通过了这个提案。至于是好是坏,还要通过战争的检验才知道。

划分好了军分区,接下来就是各区的人事安排了。这一点,郑卫国之前也有成算,机灵一点儿的从军分区的划分就能看得出来。

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吕镇曹,政治委员孙志远,副司令吕云起,参谋长王树章,政治部主任段玉琪,下设由人民自卫军改编的十二个团,以及炮、辎、工各一部。

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孟庆山,政治委员侯平,副司令员许佩坚,参谋长闫九祥,政治部主任王志,下设由河北游击军改编的十二个步兵团,以及炮、辎、工各一部。

以上两个军分区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马,郑卫国暂时没打算掺沙子,不是不想,主要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至于第三军分区,郑卫国打算让段双虎去当司令员,怎么着也得有个嫡系手下不是不过三分区那边的局势更为复杂,一些名义上归冀中军区指挥的部队却并没有接受改编。番号是五花八门,来源是五湖四海,想要整出一个局面来还要看段双虎的本事了。

除了这些大事,还有很多琐碎杂事,会议整整开了一晚。郑卫国根本没时间休息,第二天一早又带着部队继续北上,一直走到蠡县才停了下来。蠡县可是块风水宝地啊,百团大战的时候冀中四十余县只剩两个县城还在八路手中,其中一个就是蠡县。

周参谋长安顿好部队后忙过来请示,问道:“军座,接下来您有什么打算”

郑卫国说:“就地发展,扎下根来。你马上制定一个作战计划,争取尽快控制军区直辖的六个县。这以后就是咱们跟鬼子抗衡的本钱了。”

周参谋长点点头说:“是,军座。”

未及离开,杨教授突然匆匆赶来,满头大汗地说:“司令,晋察冀军区传来重要情报,说是冀东将有大动作,特来征询您的意见。”

郑卫国接过电报看了一眼,“冀东大暴动”五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s:大哭,漏更了一章。别的不敢说,这个月内一定补上来。

第二百九十六章 北上发展

杨教授见郑卫国面色凝重,心中一紧,忙问道:“司令,怎么,这个计划不妥吗”

周参谋长好奇地凑了过来,瞅了一眼,惊讶地说:“冀东在敌占区搞暴动这个难度恐怕不小吧”

杨教授解释说:“嗯,是有难度,不过我们在冀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并且组织了几支小规模的游击队在当地活动,有一定的军事基础。据当地的党组织报告,冀东人民深受亡国奴的苦难,早就想奋起抗争了,只是没有人领头。”

早在1935年日本人的魔爪就伸向了冀东,并于当年11月由著名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使得冀东余县脱离了中国政府的管辖。

别的地方是八年抗战,冀东是十年,这里的人民受得苦更多、更重。所以抗战才开始,冀东人民就已经忍无可忍了,不满情绪已经蓄积到了极点,只要有人肯振臂一呼,一定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响应。

周参谋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这么说,还真有可能搞起来。”

郑卫国说:“冀东现在就像是一个火药桶,搞起来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只是那里地势狭窄,周旋的余地太小,一旦日军重兵进剿,起义部队又该如何自处呢”

杨教授说:“组织上也考虑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想趁日军进攻武汉时再发动。”

“武汉”郑卫国叹了一口气说:“那能撑多久而且日军在东北囤积了大批军队,随时可以入关。根本不需要从华中调兵。”

杨教授想了一下说:“您是不是太悲观了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进山打游击嘛”

郑卫国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我猜您肯定没有去过冀东,那里的山区人烟稀少,根本养不活人,更别提大部队了。”

历史上,冀东地区成功地组织起了大暴动,至少有20万人参与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抗争,并组建起了一支七万余人的大部队。但日军随后调集重点反扑,部队大都是新兵,甫一接敌便损失惨重。只好向山区退却。

可大山里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大部队随后又试图撤回平西,结果一路上不断遭到日伪军的围追堵截,几乎损失贻近,数万大军最后仅剩一千二百余人成功地抵达目的地。

杨教授素来佩服郑卫国的军事才华。忙道:“司令。你分析得对不行。我得向上级报告,希望还来得及。”说着匆匆告辞而去。

等他走后,周参谋长说:“司令。您看这件事情还有转机吗”

郑卫国叹了口气,说:“箭在弦上,还能停得下来吗我们还是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吧”说着冲外面喊道:“柱子,去把段双虎给我叫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