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超自然科技强国 > 分节阅读 77

分节阅读 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哲美森见宋汉章狮子大开口,当即也不客气,表示美国政府有的是钱,20亿美元可以商量,但是美国军方要求龙啸卿正式承认美国海军亚洲舰队在宁德三沙湾内的三都澳开辟海军基地,在此之前美国海军已经在事实上在三都澳修建了油料、煤炭等军用码头供美国军舰住泊。虽然未经清政府同意,但是清政府选择了默许。

宋汉章对此表示将转告大总统知晓,具体事宜将会安排龙啸卿视察福建时再作安排。

这么多钱日本政府是拿不出来的,正金银行作为日本唯一的对外货币结算银行,手中的美钞总额也不过5亿美元,刨除日本政府国债和其他地区的贷款,流动资金不过2000万美元,差了一百倍顿时被吓傻了。

不过,日本桂太郎内阁对于上次低估了龙啸卿的实力错失广东大借款而感到惋惜,这次得知龙啸卿又抛出了福建大借款的诱饵后表示支持正金银行,表示尽量帮助正金银行拿下这笔巨额贷款。

在桂太郎内阁的活动下,日本帝国一方面让各大银行纷纷集资,另一方面向其他列强国家游说,表示不能让美国人独吞了这次的贷款,希望各国通力合作。

要说借款的事情,必须要有国家主权债务信用。国际上对某个国家的借款额度是有上限的,就像信用卡一样,可以透支的额度有上限。

像美国强大的国家工业实力和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他的国家主权债务信用额度就非常高,各国都乐意借款给美国。

一战前,美国的国际主权债务信用为170亿美元,英国为155亿美元,德国135亿美元,法国103亿美元,意大利88亿美元,沙俄88亿美元,日本2亿美元,清政府为3亿美元。

清政府主权信用高于日本让人有些疑惑,实际上如果知道清政府的社会财富总量高于日本,加上日本接连动两场大规模战争就明白二者为何出现反差了。

国家主权信用是国际银行贷款的主要考量,一是看国家的社会财富,可以理解为看gd总量,二是看国家的社会稳定情况,战争、通货膨胀将被降级。日本连续动日清、日俄两场战争,被降级到了2亿美元,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日本资源匮乏,本身的社会财富太少的缘故。别看日本比清帝国强大,在经济上清帝国依然相比日本富得流油。

不过,清帝国的国家主权信用只有3亿美元,加上辛亥革命爆,中国陷入内战,按理说不被降级就不错了,但为何龙啸卿能够在广东大借款中直接借款15亿美元呢

这是因为龙啸卿手中有固定资产抵押,就像现代管银行借钱一样,拿有价值的如房子等固定资产来抵押肯定能够借到钱,这不用怀疑。

龙啸卿唯一能够让列强们认可的不是他的信用、也不是他的军力,而是他手中掌控的矿山,囊括了全世界现有记录的多有工业矿种,还有全世界目前没有找到的工业生产的稀有矿石。

尤其是稀有矿石,英德两国对它的需求最大,全部用于军事武器的研制,因此龙啸卿治下的军政府的主权信用被猛提高了几十倍,就像银行临时提升了你的信用卡额度用于消费某件商品一样的道理。

换句话说,假如龙啸卿没有这些矿山做抵押的话,那么他能够借到1000万美元都要烧高香了。

第119章 北伐

1911年8月15日,民国联合政府临时参议院南下抵达广州。

龙啸卿会同广州官员在码头迎接各省代表们,并在大总统府设宴款待他们。

当天下午,宴会结束,龙啸卿陪同各省代表来到广州咨议局。

咨议局大楼已经经过了扩建,专门为迎接各省代表团来粤组建临时政府参议院。

大楼修缮的十分豪华,让各省代表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广东军政府非常有钱,他们推举龙啸卿担任临时大总统的选择是正确的。

当天参观完临时参议院大楼后,龙啸卿又安排各省代表们入住为他们专门提供的政府官员公寓,依山傍水环境优雅。

当夜,龙啸卿会同广东军政府官员们再次同各省代表欢聚一堂,感谢他们推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6日上午,各省代表纷纷进入参议院办公。9时,各省代表宣布中华民国联合政府临时参议院正式成立,正式任命龙啸卿为临时大总统,并发布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宣布任命书。

11时,龙啸卿身穿大总统服即海陆军大元帅服出席新闻发布会,宣布大总统训令和誓词,以及接受国内外新闻媒体照相。

当天下午,宋教仁在武昌宣誓正式就任副总统,代表民国联合政府总督湖北战事。

民国联合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了,长江以南除浙江、江南和上海三地外,全部落入民国联合政府之手。

这样一来,湖北前线不再是孤军作战,他们有了战略大后方。尤其是龙啸卿就任大总统后,湖北革命军认为他们不会在饿肚子打仗了,充足的武器弹药和补给物资将会很快运抵前线。

有了盼头的湖北革命军,在抵抗清军的进攻上面分外卖力。

消息传到袁世凯的耳朵里,这个治世能臣乱世枭雄立即命令冯国璋发动了一次猛烈的攻击行动,准备给新生的民国政府一击重拳,来个下马威。

然而,这时在湖北前线上,符大柱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他下令粤军独立混成团作为主力挡在清军的正面进攻阵地上,在重机枪和迫击炮的配合下成功的守住了阵地,挫败了袁世凯的阴谋。

武昌城内,粤军战地观摩团变成了教官,帮助湖北新军官兵们教授重机枪、火炮、迫击炮的使用方法,让他们尽快适应广东援助的武器装备。

袁世凯的进攻意图没有得逞,考虑到江对岸已经不是革命军的中心了,夺取武昌的战略意义已经远不如以前的重要,因此袁世凯下令停止了攻势。

此时,袁世凯已经看到了南方革命形势的强大,尤其是龙啸卿担任大总统,从国外借款15亿美元,他不管龙啸卿怎么用这笔钱,在他眼里这笔钱足够同清廷划江而治分庭抗礼。

剿灭革命烈火已经没有意义,袁世凯需要为自己的将来谋划了。

此时,清廷禁卫军和第一镇已经在广东折戟沉沙,清廷唯一的依靠就是袁世凯手中的北洋新军。

袁世凯当上内阁总理大臣后并不甘心,趁着清廷北京首都兵力只剩下御林军一个混成协之际,按兵不动要求摄政王下台,要求清帝国将最后的权利都交给他才行。

8月18日,清帝国迫于压力,宣统再次下诏罪已,同时摄政王载沣宣布下野。这样,袁世凯的内阁总理大臣再无羁绊,清帝国的军政大权落入他手里。

划江而治,这是袁世凯的幕僚团给他出的主意。

袁世凯已经掌控了整个大清帝国半壁江山,与其跟南方革命政府对抗,不如先保存实力再徐徐图之。

于是袁世凯点头,请求列强政府调停,表示愿意停战议和。

英国公使朱尔典一直在游说南北政府,因为南北政府在长江开战,损害的无疑是大英帝国的利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