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穿越之富甲天下 > 分节阅读 76

分节阅读 7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陆芜菁淡淡的说着,将一双妙目看向岳陵。很奇怪的感觉,在她此刻心中,并无如戚仝和向涛二人那般惶惶。似乎眼中能看到那个男人的身影,她心中便似有着难言的依靠,相信他一定能将难题解决。

这种信任没有理由,就那么自然而然,却又无比坚定。

第134章:卖不成便买好了1

第134章:卖不成便买好了

小屋中微微有些沉闷,唯有酥油灯的火焰时而爆起个灯花,发出啪的轻响。

当陆芜菁清冷的声音向着岳陵发出后,几个人不约而同都满怀期望的看着那个,总是能给他们意外希望的少年。

“三成啊”

岳大官人静静的坐在那儿,两眼似阖非阖,嘴中喃喃的重复着。一手扶在旁边的矮几上,两指上下错落,时急时缓,轻轻敲打着桌面,于是,笃笃的敲击声,便如这庙中的木鱼梵音般轻响起来。

戚仝等的心焦,眉头一轩,便要催促。却见旁边陆芜菁忽然转过头来,对着自己轻轻摇了摇。

陆芜菁早已发现,这是岳陵思考问题时的一种小动作。这种细致的观察,不单是她心中钟爱于这个男子的收获,其实也是长久以来,她以一个女子之身,能经营如此之大规模生意的法宝。

旁人都说她的成功,全是靠着家族之力,还有公公镇南候的背景而成。其实没人知道,细致入微的观察,敏锐的捕捉商机,再加上凌厉果决的决策,才是她真正制胜的不二法门。

“卖不了,那就不卖好了。”

半响,岳陵敲打的手指忽然一停,缓缓睁开眼睛,淡然的说道。

戚仝一呆,皱眉道:“不卖不卖咱们来这儿作甚那蜀中那些大商,又如何对付难道说要向他们低头”

陆芜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她知道,这个小男人胸中锦绣万里。既然说出不卖,便一定会有后招。她要做的,就是等他说出计策,然后进行分析,并去执行就好了。

这种感觉,实在令她有些沉迷。多少年来,事事都必须自己一个人去决断,从没人能给予自己任何帮助。很多时候,陆芜菁累的,甚至会在某些无人的夜里,偷偷的独自流泪。

而就在那日的午后,那个蜀中的客栈小屋中,当眼前这个小男人笑吟吟的侃侃而谈后,她忽然心中似是松开了一道闸口。望着他那双清澈的不含任何杂质的眸子,她没来由的便有种感觉,他一定会帮自己。以后,再也不用独自去背负那些沉重,因为,这个男人的眼睛告诉他,他会和她一起去面对,不论任何时候。

这种奇怪的感觉,陆芜菁也不知为什么会兴起,就是那么自然而然的知道。

是不是在那一刻起,自己便对他起了某种感觉不然,怎么会在之后,就那么认同了戚老提出的认为姐弟的建议又怎么会一旦答应,就那么快的融了进去,却毫无半点防范之心

陆芜菁思绪忽然有些飘,眼神中忽而闪烁,忽而温柔,白皙的玉颊上便霎那如红枫浸染,淡淡的浮起惊艳的流丹。

“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一种爷,他的名字叫采购”耳中飘过那小男人清朗的语音,陆芜菁心中一惊,这才发现自己竟然走了神。连忙心虚的偷眼看看左右,见向涛和戚仝都没注意自己,这才微微松口气,静下心来,仔细听着。

第134章:卖不成便买好了2

“咱们卖不成,那就买大批的买买一切能买的”岳陵笑眯眯的说着,言语中充满了坚定的自信。

聂弃师赞算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每天都要按照极严格的规程,将诸般功课做完。

郎里又只是个小镇,小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几乎没什么需要他处理的事儿。除了每年几个重大的节日,需要他亲自带着进行祭祀,大部分的琐事,都会有他的几个弟子去完成。

但是,今天,便在他刚刚做完早课,正踱步准备到正殿给两个最小的弟子讲经时,却忽然被外面传来的阵阵惊呼声引动。

“仁增,仁增”他微微皱着眉头,沉声呼喝道。叫的便是他的大弟子。仁增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持明,这个大弟子一向代他主持外务,向来稳重,倒是极符合这个名号。

门外脚步声响起,仁增喇嘛快步走了进来,对着师父深深一礼,恭敬的道:“师父,弟子有礼。”

聂弃微微颔首,瞥了外面一眼,沉声道:“外面再闹腾什么难道不知寺里住有贵人吗这般吵闹,扰了客人如何是好”

仁增喇嘛一愣,随即躬身笑道:“师父错怪了,外面却正是寺中贵客所为,非是民众失礼。”

“嗯”聂弃一呆,急急问道:“怎么回事”

仁增道:“回师傅,今儿一早,那位恩义翟王便带着人,在寺外设了一案,收购各种药材、犀角、角胶、牲畜等物。所给出的价格,比之寻常商家高出几近一倍不说,还可以上好滇茶以物易物,这才引起大伙儿的喧嚣。”

“什么以上好滇茶换换那些东西”聂弃听的一呆,不由又再追问了一句。

仁增点头道:“正是,不敢欺瞒师父。甚至”说到这儿,仁增不由一顿。

聂弃催问道:“甚至什么”

仁增迟疑一下道:“甚至,他们连佛经都要。”

“什么”聂弃听到这儿,不由失声惊呼了出来。要知方才前面说的,总还靠些谱儿。毕竟药材、犀角等物汉地也是需要拿去配药,角胶可以制造弓弩等物,而牲畜可以卖肉、耕种。

但是,佛经呢据闻汉地虽也信佛,但与吐蕃所信却并非同源。汉地所修乃是传自天竺的大乘佛教。而吐蕃所承的,却是本地源自天竺佛教之前的苯教。

两者虽都是宣讲济世救人、导人向善的基本佛法,但终归在许多细节上,绝然不同。这位据说是来自大周的古戎异姓王,竟然要换取本地的佛经,难道他有往中原之地,传播我苯教之心吗

一念至此,饶是聂弃师赞修为高深,也是不由的顿时怦然心动。须知宗教中人,无时无刻不以宣扬自身教义为无上功德。若能在此途上稍有寸功,不啻于一国政治上的开疆拓土之功,必将万载流芳。

此刻猛然听闻竟有这般事儿,你让聂弃如何能再保持冷静当即二话不说,拔腿就往寺外跑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